新春社区 首页
老张店:不曾远去的城市记忆

来源:网络

一个城市的味道,往往是最终停留在记忆深处的东西。品味淄博,不需要太过隆重的仪式感,只需要时间。

小平房、筒子楼,你住过没有?喇叭裤、蝙蝠衫,你穿过没有?窝窝头荤油渣你吃过没有?抓特务、滚铁环你玩过没有?……那些散落在角落里的各种往事本身就是城市最鲜活的诠释。

 

老张店:不曾远去的城市记忆

 

一座楼——

作文里的“张店在飞跃”

“大概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吧,在一片平房环绕之中,淄博科技器材大楼建成,在当时引起了特别大的轰动,很有些鹤立鸡群的意思,再加上外观呈圆形,所以老张店人都叫‘圆楼’。”王先生告诉笔者,圆楼的出现让张店人特别激动。“当时我正好上小学,这座楼盖成之后,老师特地带着我们到四宝山那里俯瞰张店,一眼就能看到圆楼。”王先生饶有兴趣地说,他当时特别激动,回到学校就以此为题,写了一篇叫做“张店在飞跃”的作文,因为情真意切,作文得了高分。

“一条马路一座楼,一个公园一只猴”所谓“一座楼”,就是现在中心路淄博利群购物广场南邻的科技大楼,俗称圆楼。

“据我父亲说,这应该是张店最古老的大楼之一。”80后小李同样对“圆楼”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告诉笔者,身为专业技术人员,他的父亲70年代初来到淄博,正赶上圆楼建成不久,“一来淄博就能到当时最气派的楼去工作,据家里人回忆起来,在当时是一件倍有面子的事!”

 

    一辆公交汽车——

看公交,追闻汽车味儿

    “小时候,路上好久也来不了一趟车,汽车一来一群小伙伴就特别兴奋,等汽车一过去,大家就追着汽车,闻汽车尾气的味儿,那时候觉得那味儿真好闻!”今年63岁的王先生说,“看公交车”是他童年游戏的保留节目。

同王先生一样,孙老师对淄博公交车也有着鲜活的记忆。

    开始张店城区就只有一路公交车,也就是现在的2路车,其中一个公交车司机还是个女同志,大辫子,特神气。孙老师称,相对于当时的物价来说票价偏贵,因此乘坐公交车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奢侈的事情。“为了坐一会公交车,我们都把用完的牙膏皮攒着换钱,等凑够5分钱以后就去坐公交车。因为坐了公交车就能在小伙伴那里神气一阵子。”

据了解,1964年淄博市公共汽车站成立,当年10月,张店到博山的公交车也就是现在的1路车开通,1965年,2路公交车开通,从火车站到西大楼。“一辆汽车来回走,一个警察看两头。”中的“一辆汽车”说的就是当时的2路汽车。

 

一个运输工具——

攸关城市运转的地排车

“结婚那天坐的是地排车,一年后生孩子出院坐的是地排车,再后来家里拉煤拉木柴用的还是地排车。”刘女士至今还记得1976年生完孩子出院那天的情景——她抱着孩子躺在地排车上,盖着厚厚的红花绿叶被面的棉被,“当时,这样的场景太常见了。”

坐过地排车的人记忆犹新,而拉过地排车的人更是深有感触。

“拉地排车可是个苦力活,你不用力,车轱辘就不动,差一点也不行。天热的时候拉上坡路,汗珠子吧嗒吧嗒直往下掉!”孙老师对至今还记得拉地排车的辛苦。“一入冬,到湖田那里拉煤,再到四宝山那里拉土,两个混到一起,就是冬天生炉子用的煤饼子,全靠地排车。”

“地排车也是个稀罕物,家里没有这东西,要用了,一般就是到单位上借,还得赶周末,因为平时单位也得用。”新华制药的一位老员工称,当时的地排车是主要的市内运输工具,砖瓦砂石、钢材煤炭、粮食木柴全靠它,关系到整个城市的运转。“那时,如果地排车停止运营一天,菜店里就没有蔬菜,副食店里就没有食品,煤店粮店就会缺煤断粮……”

 

一种娱乐方式——

拿着板凳围观电视机

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三转一响”是很多人的家庭梦想。所谓的“三转一响”就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四件东西。在那个年代,收音机是很多人家里唯一的电器。“样板戏、京戏听了一遍又一遍,我儿子三四岁的时候都能哼唱。”当时,冯阿姨家里的收录机一度给全家带来了乐趣。

后来电视机的出现又让人们的生活起了变化。

“当时电视还是个稀罕物,都是要凭票买的,很多人有钱也买不到。”70年代中期,刘先生家买了一台9寸电视机花了200元,当时刘先生的父亲每月工资65元,已属高工资,因此200元也不是个小数目,但是全家都喜滋滋的,一点不心疼。

“靠的近点的对着电视指指点点,离得远点同样看得入神,吸烟的人忘记了掸烟灰被烧着手也是经常的事。”刘先生说,每当夜幕降临,家有电视机的好客人家便敞开了门让人来看,满屋满院子的人,大板凳小椅子全派上用场,睡觉前还要喊上一句“明晚还来看”。

(文/朱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