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社区 首页
永顺老司城城墙为啥800年不倒?这个发现或许可以告诉你答案

永顺老司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又传佳音!建于山体上的老司城为啥能800年不倒?面临山洪威胁为啥能化险为夷?原来都是因为这个先进设施~


老司城遗址


2015年7月,

湖南湘西永顺老司城遗址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实现了湖南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



"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

老司城的断壁残垣间,

透露着八百年神秘历史。


它被喻为中国的“马丘比丘” ,

完整地反映了土司

及土司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全过程。



然而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

老司城那历经近千年仍旧屹立不倒的城墙。



永顺老司城遗址发现大型排水设施!


今年10月31日,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老司城遗址启动新一轮考古发掘。据湖南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透露,永顺老司城遗址中大型排水设施的重大发现,或许能揭开老司城城墙800年不倒之谜。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项目负责人张涛介绍,新一轮的考古发掘区域在老司城的土司生活区,这个区域地形陡峭,是老司城最险要的地方。在此地建筑堡垒,显然有战略上的考量。只不过,经过历史的巨变和岁月的磨洗,昔日盛景已不复存在。在考古现场,只能看到一片废墟。


老司城电脑复原效果图


老司城电脑复原效果图


隔河而眺,老司城依山而建,周边山脊线形成自然城墙,灵溪河两岸悬崖峭壁,成天然护栏。依托这些自然天成的环卫,又设立了墙堞、碉堡、烽火台等一系列军事设施,体现了自然地形与军事防御的完美统一,至今仍依稀闪动着当年角鼓齐鳴、流矢横飞的情景。


老司城遗址总面积25平方公里,核心城区面积25万平方米,依山傍水分布宫殿区、衙署区、司法区、墓葬区、宗教区、教育区、居民区、作坊区八大功能区,布局合理,建筑精巧,功能完善。地面历史遗迹有祖师殿、摆手堂、古墓群、古街道、古城墙、彭氏宗祠、德政碑、“子孙永享”牌坊等。城墙以红砂岩错缝平铺叠砌,西北部城墙保存基本完整,最高处达6米,尽显土司宫城的恢宏气势。


老司城遗址鸟瞰图



老司城早已繁华不再,但遗址仍弥漫着久远的气息,透溢着昔日的昌盛。


老司城排水系统发达


湘西春夏多雨,依山而建的老司城在建设之初就已经设计好了完备的排水设施,遗址中仍能看到当年修建的宽敞的排水沟,虽经千年风雨冲刷,仍基本保持原貌。


经过1个多月的考古发掘,考古队在土司生活区北部发掘出一段城墙。北部城墙长约44米,宽约3.8米至5.6米,残高2.8米,由内、外两道城墙组成。内墙比外墙建设得略早一些。内、外墙之间较宽的空间形成一条大型的排水沟,沟底用土坯砖堆填,并用沙质黄土夯实。


老司城遗址北城墙发掘现场航拍图(资料图片)


老司城遗址排水沟(资料图片)


老司城排水系统令人叹为观止(资料图片)


排水沟被设计成了阶梯状(资料图片)


在多处陡峭地段,排水沟被设计成了阶梯状。坡度越大,阶梯的间距越短。坡度小、地形平缓的地方,阶梯的间距相对较长。


在排水沟内部接近出水口的位置,有很多圆形或方形的大型石块。张涛分析,当山洪暴发时,巨大的水流通过北部城墙中的排水沟倾泻,到排水沟尾部被大石阻挡,向四周形成散流。如此反复多次,水势逐步得到减缓,从而减轻了洪水对城墙、城门以及城门入水口的冲击。


“老司城建造在坡度很大的山上,虽利于防御外敌攻击,但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这就是山洪的威胁。一旦山洪暴发,将对山坡上的土司宫殿和街巷造成严重破坏。”张涛介绍,大型排水沟和其尾部减缓水流冲击的大型石头的设计,有效地保护了城墙。这或许就是老司城城墙能长期经受山洪考验、屹立不倒的秘密所在。


来源:发现家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