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河里村 首页
宁乡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先生】

  王大仁先生九十余岁,是九州大学考古专业的资深教授,他精研考古数十年,涉猎广泛,可谓著作等身,尤其在青铜器领域,更是成果斐然,曾主持挖掘了炭河古城,整理出土大量珍贵青铜器。先生现在虽然退休,但是他仍然授徒不倦,因此,成为学界一面旗帜。但是这样一位大学者,却没有人知道他的师承,他自己也很少谈起,简介上只是说曾在宁乡云山书院读书。

  王先生如同他研究的青铜器一样,锈迹苍然而又古朴厚重,他平时不苟言笑。但授起课来很有特点,首先是上课不按铃声,随性而定,感觉来了可能讲一天,没感觉就一句也不讲,让学生自己参悟。讲课风格也颇有古风,三尺讲台,时而长啸高歌、时而沉郁冥思,很受学生欢迎。在他的影响下,九州大学考古专业俊彦云集,学生之中,做博导、硕导的大有人在。因此他也被学界同行尊为大仁先生,或直接叫其为大先生。

  但是,今天大先生面对着满堂弟子,却再也无法登台授课了。这些年,严重的老肺病没有一天不摧残着他的身体,现在他气若游丝,彻底卧床不起了。大先生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紧紧地盯着那排老酸枝书架,那里除了一大叠未整理完的残稿、古器,还有一大摞古书。他强撑着呻吟道:“把东西拿来。”

  弟子们赶忙去将那一卷残稿拿来,先生摇了摇头,弟子又将古书一本本地拿来,先生还只是摇头。折腾一会儿,先生突然如回光返照一般,重重地说道“书架最上面那个盒子。”

  大家赶忙将盒子取下,打开,里面真的有一本书,是一打拓片,说旧不旧,说新不新,拓片大多是草纸订成,偶尔还夹的有烟盒纸做的笔记。学生们们都不理解,这样一本粗糙的书,大先生为何如此看重。

  看着学生们疑惑的样子,王先生开始断断续续地讲他求学时的故事。

  “其实我算不上什么大先生,大约是民国三十二年,我到省城求学,遇到很多著名的大先生,他们知识渊博,交游遍天下。跟着他们学习的三年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后来更是有幸在湖南大学陈先生门下求学,并帮他整理家藏古器和手稿,在他那里,我收获很多”

  说到这里,王先生陷入回忆之中,脸上泛出儿童般幸福的微笑。那些松散的皱纹挤在一起,真如同盘曲的老梅树皮。

  “原来老师您的学问是从陈先生及湖南大学诸位大先生那里继承而来的,怪不得如江海游龙,不见其行迹,而又能随心所欲不逾矩……”站在床边的年轻弟子迫不及待地赞扬道。

  先生略有不快,说道:“小子何知泰岳之高,南溟之深。陈先生及诸位大先生的学问固然浩瀚,但是能授其形而难授其魂”

  他接着说;“手稿整理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我本想留在陈先生门下学习,但是陈先生让我先停下读万卷书,去行万里路。于是我离开了湖南大学,开始游学,逛了几个附近的学院,总觉得无甚可学。后来就打算去做野外考察。曾滞留于宁乡,住在云山书院对面。书院里有个须发全白的老学究,在那里授徒讲地方史和青铜器知识。我闷在旅社也无聊,就去那里看看热闹。没想到老先生课上座无虚席,很多市井贩夫都来听讲。他的课堂常常妙语连珠,笑声不断,将幽古玄奥的知识讲的生动热闹。但笑过之后,又能发人深思。当时一些看似笑语的故事,细想都十分高妙,我一时也不能参透,于是就记在各种纸上,临行前老先生将他收藏的青铜器拓片给了我,我将笔记和青铜器文饰拓片钉在一起。”说着,王先生摩挲这那本粗糙的笔记,怔怔地躺在床上,脸上好像轻松了许多。

  学生们都沉默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后来,还是须发斑白、已任北方大学青铜器研究所所长,著名博导的大师兄严回先开了口:“老师,您说的这位老先生叫什么名字?这本笔记很重要吗?”

  “我问过他,他只是说自己是乡村野儒,不足以留姓名,故而未曾告知。这本笔记确实很重要,里面都是当时我听他讲课时记下的故事和疑问,这些东西是我这么多年来治学的题纲,我的每一本书,都只是解决里面一个疑问、一个故事、一张拓片而已”王先生颤抖着说道,显然他体力有些不支了,但是他依然不想离开他的学生。

  “老师,您将这本笔记给湖湖南大学学陈先生看过吗?他是怎么评价的?”严回师兄小心翼翼地问道。

  “知我者,回也,处处问到我心里。我确实曾将这个笔记给陈先生审阅过,他在后面题了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乎’”王先生说着,就开始翻书找陈先生的题字。

  枯竹枝一样的手指伸到嘴巴里蘸了几下,手指尖依然是干的。翻了几下,还未找到,王先生竟阖然长逝。

  书掉在了地上,抖出里面一封信来,弟子们打开一看,正是王先生的遗书。

  “今吾驾鹤西去,求学于大先生矣,甚可乐也,诸生毋悲。我之收藏尽数归国家,此笔记吾已用至第九十九页,请将一至九十九页与陈先生提拔一并撕下,同我长眠地下。余下部分众弟子一人一页,盼诸君勉之切切”读到此处,众弟子泣不成声。

  丧事办完,弟子们开始整理先生的著作,加上未完的残稿,刚好九十九本。在那本草纸订的笔记之中,弟子们发现一枚书签,书签上写着“礼失而求诸野”。而那枚书签,刚好就夹在笔记的第九十九页。

来源:宁乡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