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丰社区 首页
祝周光召院士九十华诞生日快乐!

周光召院士,生日快乐!

今天是2019年农历5月15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核武器设计理论家、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律奠基人周光召先生九十华诞。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宁乡文史》谨以此文祝周院士生日快乐!

求学清华北大

周光召院士是宁乡人,1929年5月15日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周凤九是著名的公路工程专家,曾先后任湖南大学教授、湖南公路局总工程师、公路局长。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交通部公路总局副局长等职(请点击:周凤九传略)。母亲陶振昭是一位善良温和的家庭主妇,终日为全家辛勤操劳。


周光召兄弟姐妹6个,他排行第五。由于父亲的工作性质,也由于战争,他的童年生活在迁徙动荡中度过。小学学业辗转于湖南、贵州、四川等几个地方才得以完成。其中在宁乡的生活给周光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很多年以后他在《宁乡县志》序言中写道:“童年的记忆真不少,山肴野蔌、溪蟹塘菱、村烟渔火……而常在心头流淌的,第一要数沩江。她是宁乡河流的主轴,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宁乡西陲的沩山。少时,我与村童们常在双江口那段沩江边戏水、摸鱼。在沩江边听到的故事很多,比如,煤炭坝的煤,要供半个湖南烧火;草冲的仔猪,宋朝就出了名,畅销邻近几省;还有沩江源头的沩山毛尖茶,明清时候推为贡品,名著一时……宁乡留给我的记忆,永远是美好的,不能忘怀的。


童年的周光召非常淘气,下塘捉鱼,上树掏鸟巢,常因此遭父母的斥责。关于父亲,周光召说:“在我的记忆中,那时的父亲忙着修公路,我能跟他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至于说到他对我有什么影响,也说不出太多。但他修路一向认真,这种工作态度给我以深刻印象。”


父亲前往西昌修川滇公路时,周光召和哥哥留在重庆,并于1941年进入重庆南开中学就读。周光召在这里际遇了第一位良师——数学老师唐秀颖。唐秀颖讲课生动,长于启发学生思考,常常使同学们着迷。这引起周光召对数学的极大兴趣。他不仅特别喜爱数学课,而且喜欢钻研,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循常规,独立思考,独辟蹊径地解一个又一个数学难题,这锻炼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唐秀颖发现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学生,更是悉心引导,因材施教。老师的培育之恩,周光召终生难忘。半个世纪后,已是中国科学院院长的他在一次访谈中还深情地说:“我在南开中学待了有5年。在所有的课程中,我的成绩都不是非常好。当时那个学校的数学老师非常好,是一位叫唐秀颖的老师,她给我的帮助最大,影响也最深。因为她的关系,我对数学的爱好也就比较强一点。”


父亲的熏陶和老师的教诲,不断开拓着周光召的视野,养成了他独立思考而又踏实进取的精神。

1946年秋,中学刚念到五年级的周光召回到湖南以同等学历报考大学,因为国文成绩不够好,只考进了清华大学的先修班。自尊的周光召以不能马上当清华大学的正规学生为耻,觉得自己很笨,所以更努力地学习。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他自告奋勇去管理系图书馆。因为那样就可以每天头一个走进系图书馆,最后一个离开。功夫不负苦心人。一年后,他便以优异的成绩转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周光召最初的兴趣并不是物理专业。也许是耳濡目染,他想跟父亲一样学工程,觉得工程对社会有用,将来也更容易找到工作。1945年,美国人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原子弹。原子弹爆炸的冲击波不仅震惊了世界,也震撼了中国许多年轻人的心。正在读高二的周光召与同窗好友陈远一起讨论。陈远思想活跃,从原子弹爆炸这件事中认识到物理学科的重要性,认为学物理最有前途,就对周光召说:“去学物理吧,我们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当时高三才开物理课,对物理一无所知的周光召,因为好朋友陈远的一席话,热血澎湃,决定改学物理。

清华大学物理系,名家云集,拥有许多出类拔萃的老师。周光召一进入物理系就得到名师的教导,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王竹溪和叶企荪。王竹溪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作风严谨,对学生要求也非常严格。他教的是热力学,旁征博引,知识丰富,上他的课要聚精会神才能学好,所以周光召特别喜欢他的课。周光召除了从王竹溪那里获得学问之外,还领悟到了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叶企荪当时是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他的最大特点是非常爱护年轻人。周光召由衷地爱戴这位老师,说:“我那时候是二三年级的学生,一方面我觉得他讲课有他自身的特色,非常联系实际;另外一方面我觉得他对学生非常关怀,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年轻的周光召如海绵吸水般地汲取有益的养分。在清华园,他的表现非常优秀,同学都管他叫周公,做题的时候,题太难了,就用“周公都做不出来”来形容它的难度。


为了学好为新中国服务的本领,1951年7月,周光召在清华本科毕业以后,开始在本系读研究生。院系调整后,周光召去北京大学研究院,师从于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教授,进行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北大自由的学术风气让周光召受益匪浅。彭桓武是个了不起的科学家,他看问题深刻,解决问题机智灵活,对学生循循善诱,关怀备至。周光召与为人随和的彭桓武无话不谈,亦师亦友。他不仅从这位杰出的师长身上学到了知识,而且彭桓武强烈的爱国心、在事业上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学术上的民主精神及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深深地影响了周光召。

1954年7月,他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了研究生的论文答辩。8月,周光召走上了工作岗位,留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讲师。

扬名杜布纳

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杜布纳成立联合原子能研究所,聚 集当时12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科研人员进行高能物理研究。中国也派出了几十位学者参加联合研究工作。中国第一批来这里任高级研究员的理论物理学家胡宁,推荐了周光召。北大领导和周光召的导师彭桓武都表示支持。1957年春,28岁的周光召带着祖国的重托,带着对妻子和未满周岁女儿的眷恋之情,踏进了杜布纳联合原子能研究所,在理论物理研究室从事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


杜布纳联合原子能研究所的设备和科研力量在当时虽然算不上世界上最优秀的,但它远强于国内;同时还有一些有名的学者去那里作报告,可以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因此,肩负国家使命的周光召很珍惜这次机会。

那个年代,在苏联老大哥的眼里,中国人是来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的,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大师,明显带有几分瞧不起人的神气。但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天生不服输的性格让周光召陡增了一种豪情,他的想法是不能让苏联人看不起,而要改变苏联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必须要努力做个样子给他们看,为国争光。他深知“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杜布纳有丰富的资料,他就夜以继日地阅读、研究,绞尽脑汁地思索,严格地论证。实验室里有一台大型高能加速器,他就伴随着高能加速器低沉的轰鸣声做实验,如痴如醉地沉浸在奇妙的物理世界,探寻其规律,生活紧张又充实。


慢慢地,勤奋而又聪颖的他渐入佳境。周光召在这里工作虽只有短短4年,但已展现了他在物理学方面的杰出才华。他两次获得联合研究所的科研奖金,发表了33篇论文,其中有不少文章得到国际上的好评。《静质量为零的极化粒子的反应》最先提出螺旋态的协变描述;《关于赝矢量流和重介子与介子的轻子衰变》是最早讨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PCAC)的文章之一。他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的部分赝矢量流守恒律,直接促进了流代数理论的建立,是对弱相互作用理论的一个重要推进,得到国际上的承认和很高的评价,引起国际物理学界的普遍重视。


此间,周光召较重要的学术成就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严格证明了电荷共轭宇称(CP)破坏的一个重要定理,即在电荷共轭宇称时间(CPT)联合反演不变的情况下,尽管粒子和反粒子的衰变总宽度相同,但时间(T)反演不守恒,它们到不同过程的衰变分宽度仍可以不相同。二是简明地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世界公认他是PCAC的奠基人之一。三是他第一次引入了相对论螺旋散射振幅的概念和相对的数学描述。四是最先提出用漏失质量方法寻找共振态和用核吸收方法探测弱相互作用中弱磁效应等实验的建议。五是用色散关系理论对非常重要的光合反应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工作。

在科学研究中,周光召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坚持真理。

高能物理是一门当时正在发展的学科,相对性粒子的性质是一个比较前沿的课题。苏联有一位教授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得出了研究的结论。周光召组里的负责人马尔科夫对这个问题有兴趣,让周光召去了解情况。周光召接触后却对专家的结论不很认同,所以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方是一位知名专家,一个权威忽然受到一个年轻人的挑战,所以会上一片哗然,周光召的不同看法被斥为无稽之谈。



来源:宁乡啊寧鄉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