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镇 首页
李凤鸣:垫江篮球第一人

    李凤鸣在篮球场练习打球。

李凤鸣带领球队获得第26届全国友好城市中老年篮球赛亚军

  李凤鸣指导青少年练习篮球。

  李凤鸣担任篮球比赛技术代表。

本报记者 刘学 实习记者 向静/文 首席摄影记者 孙凯芳/图 
夜幕降临,县城内主次干道的街灯逐渐明亮起来,垫江县DBA篮球赛又开始了。县城内数百名市民早早吃过晚饭,从四面八方直奔体育文化公园的室外篮球场,尽情享受着“篮球大餐”。 
在人们喝彩声及裁判的鸣笛声中,市民们总会在工作台看到,一位头发花白、身材瘦高、精神矍铄的老人在那儿忙活着,他有时当解说员,有时当计时员,有时举犯规次数牌…… 
他就是被称之为“垫江篮球第一人”,结缘篮球52年,16岁就成为篮球二级运动员,现任体育总会秘书长的李凤鸣。 
    结缘篮球师承名门 
李凤鸣,生于1948年12月,现年68岁,原桂溪镇人。他一生与篮球为伴,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李凤鸣初中就读于垫江民中(现县职教中心)。在读初二时,李凤鸣的身高突然长到178cm,比同龄人高出很多。 
时值全县召开中学生篮球运动会,因为身高的优势,李凤鸣代表垫江民中参加比赛。垫江中学的教练李泽三老师,看到李凤鸣的表现后,觉得他是一个体育苗子,就将其“挖”到了垫江中学篮球队, 
1964年,年仅16岁的李凤鸣考入垫江中学就读高中,在代表垫江中学去涪陵参加中学生篮球比赛期间,被地区教练王时看中,对他很是欣赏,决定带李凤鸣到地区体校参加训练,把他培养成一名专业的篮球运动员。 
王时是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篮球代表队队长,也是沈阳部队的队长兼教练,在中国篮球领域很有地位及影响力。1963年转业到涪陵,在当时很重视体育的年代,他挑起了涪陵地区篮球教练的重任。 
“其实当时母亲并不赞同我去打篮球。”李凤鸣说,母亲觉得这不是正当职业,还没有固定收入,同时还担心自己在外面受苦。“我小时候家里很贫穷,父亲早逝,靠母亲摆凉水摊维持生计”。 
当时县里很重视体育发展,虽然群众篮球基础好,但技术水平不高,得知县里有人被选到地区体校参加训练,非常高兴,县领导主动给学校和李凤鸣做思想工作,并为他在垫中保留了学籍。 
同时,教练王时也是求才若渴,为了做通李凤鸣母亲的思想工作,王时亲自来到垫江,和当时的体委专干吴兴模,连续6天早晚,到原川剧团附近帮其母亲摆摊收摊,目的就是让他母亲明白,自己会好好照顾李凤鸣。 
最终,王时用诚心打动了李凤鸣的母亲。就这样,李凤鸣开始了他的篮球生涯。
刻苦训练赢得认可 
“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要想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往往需要无数次汗水和泪水的浇灌,李凤鸣也不例外。 
“最开始,除了自己身高在球队中排第二外,其他什么优势都没有。”李凤鸣告诉记者,自己当时并没因此气馁,作为农村的孩子,他比别人更懂得吃苦。那时体校的男子篮球队有5名专业队员,女队有11名队员。“训练条件很差,白天晚上都是在灯光球场水泥地板上练球,生活条件也非常艰苦,最好的待遇就是每个月还有5元的补助费。” 
当时全国体育训练都遵循“三从一大”——“从严”、“从难”、“从实战”、“大运动量”的训练模式。李凤鸣为了站稳脚跟,提高球技,除了完成教练安排的训练任务以外,总是抓住一切时间练习。晚上没有灯光有月光,没有开水喝自来水,从早到晚都是训练,他每天都比其他队员多训练1至2个小时。 
李凤鸣说,王时老师要求很严,反复强化他的手、脚和投篮等基本功的训练。在王老师的训练下,他对篮球的战术也逐渐熟悉,对篮球的领悟能力也逐渐提高,并熟悉了各个位置的打法,球技不断进步。即便如此,他在全县篮球领域也还算是“新人”,并不为人所知晓。 
“自己在篮球方面被人认可,享誉篮球还是那次比赛过后。”李凤鸣清楚地记得,1965年12月举行的全地区篮球赛,时值地委召开四干会,全涪陵地区辖区内的县委、政府以及乡镇干部几千人齐聚涪陵。 
那次篮球赛有10个县和秀山部队、926武警部队2个部队,共12支篮球队参赛。在篮球赛的开幕式后,垫江和926武警部队在涪陵灯光球场进行首场比赛,前来看球赛的观众将球场围得水泄不通。 
“926部队篮球队球技精湛,战术、配合都很好。”李凤鸣告诉记者,当时垫江篮球队由体委专职干部吴兴模当领队、易德惠当教练,双方练球结束后,很快确定了李兆熙、皮广顺、姜兴才、陈盛才4名首发队员。因为老队员很少看到李凤鸣打球,不了解他,所以最后由一名老队员成了首发。 
上半场垫江篮球队打得并不好,输了10多分。下半场,在王时的力主下,换了李凤鸣上场。虽然最后这场球还是输了,但李凤鸣在场上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第二天早晨6点钟,领队、教练和全体队员被县领导叫到南门山宾馆开会。当场确定了李兆熙、皮广顺、姜兴才、陈盛才和李凤鸣为每场比赛的首发队员。同时,他还要求首发的5名队员,如果不是5次犯规不准换下场。 
后来,在涪陵地区的比赛中,垫江篮球队战胜了其他九个县的篮球队。获得了十个县第一名,不久,李凤鸣获得了篮球二级运动员。 
“从此以后,我也在篮球界有了点名。在七八十年代,垫江男子篮球队在涪陵地区乃至川东都是名列前茅。”谈及此,李凤鸣脸上露出自豪之情。 
    以赛交友培养人才 
得到球队和市民认可后,李凤鸣并没有停下脚步。 
1965年起,李凤鸣先后代表涪陵地区男子篮球队多次参加省运动会。随着球技的提高,李凤鸣成为了王时最得力的弟子和助手,被涪陵地区篮球界称之为“大师兄”。 
多次比赛的历练,让李凤鸣取得了许多成绩。1972年至1974年,李凤鸣任涪陵地区男子篮球队队长、助理教练;1974年,参加省运会乐山赛区获全省男子篮球第九名;1974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8670部队男子篮球队教练。 
为了改变我县篮球水平滞后的状况,1972年底,在当时众多县领导的支持下,经李凤鸣提名,从全县机关、厂矿、农村抽调了近30名男、女运动员,由他任男、女篮球队总教练,由体委负责生活费,进行了3个月的集训。 
集训结束后,李凤鸣带队先后到长寿、重庆、涪陵、南川、丰都等地进行友谊赛。“球队水平的提高,必须与高水平的球队进行实战,这样可以学习好的球技和结交很多朋友。”李凤鸣说,只有通过比赛,才会积累经验。 
经过几年的“南征百战”,李凤鸣和队员的球技越来越好,而他也熟练掌握了各种技术,能打各个位置,打出不同的配合,特别是在1973年至1975年,观众看他们打篮球简直是一种享受,李凤鸣当球队的组织后卫,准确的投篮、出神入化的传球,飞一般的快攻,都给市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作为教练,他安排队员很有针对性,球友都称他“老栓”。 
“每与一个球队打球,我们都会交到很多朋友。”李凤鸣说,前年,我县举办第25届中老年篮球比赛,他还专门邀请了几十年前交的两个老朋友钟亚光、肖诗树来垫相聚。“过去在重庆打比赛,都是他们无偿的用车接送我们球队,我很感谢他们,我们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李凤鸣说。 
通过专业的训练,李凤鸣培养了众多篮球运动员到涪陵地区篮球队。“1973年的时候,鲁大明、黄天贵、陈绍奎、邓守权等,这些都是当时的涪陵地区男子篮球队队员,来自垫江的占了整个球队的一半。”李凤鸣掰着手指介绍道。 
    传承精神打造品牌 
1982年,李凤鸣任县体委主任期间,他牵头成立了垫江县篮球协会,并担任协会的副主席、教练委员会主任。随后,先后创办了“五县篮球赛”和党政机关的“十县篮球邀请赛”。1991年,他主办了首届“工矿杯”职工篮球赛,至今共举办18届,深受群众喜爱。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在2008年退休后,李凤鸣又被县文化委返聘回来从事全县“一运会”和群众体育工作。2009年,他被评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01年至2004年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2013年当选为重庆市篮球协会中老年理事会副主任。 
为了发挥老一辈篮球人的示范带动作用,2012年,李凤鸣牵头组建了垫江县体育总会中老年篮球队,在2014年垫江举行的重庆市第25届中老年篮球赛中,取得了女子第一名,男子第二名的佳绩;2015年参加在洛阳举行的全国友好城市第26届篮球赛,获B组第二名,2015年参加在丰都举行的重庆市第26届中老年篮球赛获一等奖以及体育道德风尚奖。 
“这些成绩不是一个人的,是大家的,我非常感谢县文化委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还是精神方面的。”几十年来,李凤鸣从不与别人谈及自己对我县篮球所做的贡献,总是埋头做自己深爱的篮球事业,很少有市民知道他的事迹。
李凤鸣认为,篮球是一个团队项目,必须要有团队精神,搞个人英雄主义,赢不了比赛。比赛中,队员之间要相互信任,每一个队员,都要有担当。 
“比如说,我既是组织后卫,也是教练,是球队的核心。每次输了球,我从不埋怨别人,我只会反省自己,主动揽责,从不推卸责任。”李凤鸣说,在他的带领下,球队从未发生过打架、斗殴事件,队员之间非常和谐。 
如今,李凤鸣又接受了新的重任,打造全民健身群众体育活动品牌——垫江县DBA篮球联赛。 
“我县有浓厚的篮球运动氛围和良好的比赛场地,加之文化委高度重视支持,这是我们办好这个活动的有利条件。”李凤鸣说,通过举办DBA篮球联赛,提高了我县篮球竞技水平,也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前几个月搞了季前赛,现在举行的是常规赛。这和NBA一样,在季后赛还有明星对抗赛、三分投篮赛、有篮球宝贝等。目前有25支队伍近400余名运动员参与进来,这在全市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谈及此,李凤鸣有些自豪。 
“尽最大的努力,把DBA办成全重庆市全民健身活动的一个体育品牌。”李凤鸣坦言,自己虽年近七旬,但身体尚好,今年还将参加全国友好城市第27届中老年篮球赛,只要自己的身体条件允许,将继续为办好DBA出力,把篮球技术和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