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河口村 首页
老照片,百年前德国人镜头里的湖南各地建筑风采,看那时湖南风情

图为湖南长沙府,文昌宫。这组照片是德国著名建筑师、旅行家、摄影师和汉学家恩斯特·柏石曼所拍摄,他是第一位全面考察中国古建筑的德国建筑师。

   

图为湖南长沙府,陈家祠堂。1902年,德国建筑学家柏石曼首次途经印度来到中国。直到1906年,一项酝酿已久的考察中国建筑的计划才在德意志帝国政府的支持下开始着手实施。 

 

图为湖南长沙府,左文襄公祠照壁。在1906-1909年(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元年)间,柏石曼花了四年时间,穿越中国京、晋、陕、川、渝、冀、鲁、湘等12个行省,行程数万里,对中国古建筑进行全面考察,并拍下了数千张古代皇家建筑、宗教建筑和代表各地风情的民居等极其珍贵的照片。

   

图为湖南醴陵县,大桥。柏石曼发现,在中国,人们认为太阳是生命的创造者。这一点表现在所有房屋、宫殿、城市的位置上,它们的中轴线都是指向南方,即正午的太阳。

   

图为湖南醴陵县,家族祠堂和文昌楼。这种建筑观念对于生活的外部形式产生了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就连在最小的家庭里,主人也会在门口迎接客人,然后陪送他沿着建筑的中轴线走到轴线顶端的客厅里,然后坐在客人的旁边,在交谈的时候他们都面朝南方。 

 

图为湖南衡山,南岳庙正殿。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中轴线设置是在北京。京师的内、外两城都被一条巨大的朝南中轴线一分为二,位于这条中轴线顶端的皇城也坐落于五个山峰的煤山脚下。

   

图为湖南衡州府,湘江边上的渔船。在这儿的雕龙宝座上,皇帝可以朝南远眺辽阔的帝国,从而君临天下。在皇帝的生日或过年的时候,文武官员和天下的百姓就会**在每个城市或村庄的寺庙里,向皇帝顶礼膜拜。他们在行三跪九叩大礼的时候,都是面朝北方,以便能朝向天子这面太阳的镜子。

   

图为湖南,某家族祠堂。柏石曼在中国的广泛旅行也使得他能够对于南北各地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理念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图为湖南洞庭湖。例如他认为华北的建筑风格比较凝重,看上去显得雄伟壮观;而到了华中,建筑风格就已经变得更为轻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这类建筑的最完美范例可见于四川这个最美丽和最富饶的省份。

   

图为湖南洞庭湖湘江口,江面上千舟竟发,场面壮观。柏石曼对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宝塔建筑也情有独钟。认为它们虽然起源于印度,但经历了一种真正中国式的发展。事实上,它们已经成为中国人对于完美风景不可分割之组成部分的一种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