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浒村 首页
黄家蒸笼:千年技艺 重铸辉煌

村民在制作蒸笼

  宁德文化产业网消息(闽东日报见习记者 杨 洋 通讯员 林翠慧 文/图) 记者走进蕉城区虎贝乡黄家村映入眼帘就是道路两旁齐齐摆放的柳杉或毛竹薄片,这成为村子一道奇异的景观。此时,村里的男女老少在自家的庭院里,忙着制作黄家传统的工艺产品——黄家蒸笼。外面下着大雨,但村民仍加班加点在赶着客商们的订单。一层层米黄色的蒸笼整整齐齐地堆叠着,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靓丽。

  宋时技艺 经久不衰

  黄小化,黄家蒸笼手工技艺人。他从爷爷的手上传承了这项技艺。“黄家蒸笼的制作技艺,看似简单,实则繁难精湛,凭手工制作出合格的产品绝非易事。”黄小化说,以制作一只内径为25厘米的代表性蒸熟器“饭甄”为例。大体上,先后要经过盘制腰箍、盘制上下墩、盘制底座(即水座或下包)、盘制笼盖、插板、制底屉等工序,最后才能完成一只完整的蒸笼。而每个环节,又包含着十多道小工序,制作一只原生态的黄家蒸笼,从备料到最后装入底屉完工,需要多达80多道大小工序。

  “制作蒸笼需选用多年生的杆直、节长、无虫蚀成竹,按大小规格截成不同长度。”在该村的一处厂房内,一村民熟练地用刀将一段竹子破开。黄小化说,这是制作工艺其中一个,先要将竹子开片、去青,制成宽几厘米的竹片,然后将竹片放到刨床上进行刨光。

  过去,这些都需人工用刀细细加工的,没有熟练的手艺可不行。现在,这些一般都由机器来完成。竹片经过机床刨光,成为规格一致、薄而柔韧的竹片。这些竹片不能马上使用,需经蒸煮、晾晒、风干,去除多余水分,这样制作而成的蒸笼才会耐久而不变形。用柳杉片制作流程也与其大同小异。

  说起黄家蒸笼的风光历史,黄小化充满了自豪。黄家蒸笼手工技艺在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就有,由石洋村人黄一府发明始创。据资料记载,石洋即是黄家村的古称,又称熟洋。当地海拔800多米,山岭连绵,潮湿多雾,气候湿润,尤其适合柳杉和竹子生长。丰富的柳杉资源,为黄家蒸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材料,在黄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蒸笼,至清朝乾隆年间,更能制作包括蒸笼在内的碗、杯、盘、盒、碟、瓶、壶等日常器皿,这些柳杉制品均可做到随物赋形,争奇斗艳,甚至一度成为当时皇家贡品。到上世纪末,闽东不少农家中,还能见到这些。2009年,黄家蒸笼传统手工技艺更是获得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文章来源:宁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