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湾社区 首页
小镇的"垃圾分类艺术馆"为何引来小学生"打卡潮"?

用废旧洗衣液桶改造成的“花盆”,用易拉罐和纸片组合而成的“帆船”,用一次性纸杯制作的袖珍桌椅摆件……山西太原一座小镇上的“垃圾分类艺术馆”,凭借其趣味性和科普性,吸引了不少小学生前来“打卡”。

  这座垃圾分类艺术馆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虽然只是一间几十平方米的小屋,却容纳了几百件垃圾分类后制成的艺术品。

  李良毅是姚村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不久前在学校的组织下,他和同学们参观了镇上的垃圾分类艺术馆。

  “垃圾变宝源自分类,呵护环境始于点滴。”李良毅记住了这句标语,回家后便开始琢磨,如何能设计出这样有趣的艺术品。

  与此同时,姚村小学与晋源区环卫局、姚村镇环卫所合作,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小学生与家长分享垃圾分类常识,和家长商量做什么样的手工,日积月累,带动更多的人学习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姚村镇环卫所所长郭志刚说,通过举办这样的环保活动,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片区”目标。

  据了解,姚村镇在2017年被评选为全国文明乡镇,2019年4月,这里举办了太原市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现场推进会。据太原市晋源区城乡管理局环卫队副队长时中旺介绍,姚村镇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运行体系,逐步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

  此外,姚村镇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进村庄、进学校、进超市、进机关、进社区的“五进”活动。“一般来说,生活垃圾主要有四大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但是在初期宣传过程中,我们将其简单划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逐步引导,帮助老百姓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分类理念。”时中旺说。

  如今,在姚村镇垃圾分类艺术馆的展墙上,又多了一件精美的风车模型,这是李良毅收集了十几双一次性筷子后,自己设计并制作的小艺术品。

  郭志刚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学生来到馆里,携带着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心得,拍照留念。“尽管大家都知道垃圾分类是‘举手之劳’,也能‘变废为宝’,但真正坚持下去却不容易,培养垃圾分类意识一个长期的过程。”郭志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