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街道 首页
合肥:寒冬养生顺其自然


春节将至,游子们都将陆续回乡,为了孝敬双亲,不少子女都会买上各种补品,甚至人参、冬虫夏草等名贵补药。“养生不一定要高级补品,很多老年人反而不适合。”成都市中医名医馆治未病中心主任、主任中医师曾上劼表示,大寒前后适合进补养生,但要顺应冬季的自然特性保阳气;固护阳气;清理秋季湿热秽浊余邪;躲避寒冷。

大寒过后 多吃肉补阳气

古代劳动人民在大寒期间,为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大寒作为一年中寒气最严重的时段,适合进补养生。当今的老年人更是注重养生,究竟该怎样在冬季闭藏、内养呢?

曾医生介绍,很多老年人有个共同的特点,怕冷。主要因为人衰老之后,新陈代谢减慢,很容易形成气血不足。加之冬季是一年中阳气闭藏的过程,人的阳气,也随着这种自然变化开始回收闭藏,因此人体的功能活动明显趋于下降。此时,老年人或者久病患者容易反应出抵抗能力不足,除了容易鼻塞、流涕、咳嗽、咯痰之外,还容易出现怕冷、手足寒冷等等症候。同时往往还容易出现心累、气短、腰腿酸软等阳气不足的证候特点。

“孝敬长辈不需购买名贵药品,特别是身体虚弱的老人根本不能大补。”曾医生却认为,不过,从大寒节气开始,阳气将逐渐攀升,这个时节适宜多吃辅助阳气、补足阳气的药物或药膳。曾主任说,人的衰老,从根本上说是肾的虚弱。冬季主闭藏,正是补肾抗衰老、健体魄的好时机,“多食一些羊、牛、鸡、鸭等肉类。”

食肉有讲究 多清炖少红烧

食肉就能进补,但怎样烹饪就有讲究。曾医生赞同老年人在煲汤或炖肉时,添加当归、黄芪、党参、附片、大枣、枸杞等药材,但他说,“中医强调‘认清体质,辨证进补’,进补切忌千人一方。”他认为,不同的人体质不一样,所添加的药材也需因人而异,因此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选择性的酌量添加。同时,在烹饪肉类食物时,不宜过多添加佐料。尽量多清炖,少红烧,保持食物清淡。

食肉除了在烹饪上有讲究,进食方面更有学问。曾医生认为,食肉前提是在合理的饮食搭配基础上,不能光吃肉不吃饭。当每个人在每餐饭量一定时,首先要保证足量蔬菜和米饭,再选择一定量的肉。他还提醒那些出现外感、咳嗽、发烧、呼吸道疾病、胃肠道不适的患者,在患病期间,不要食用一些扶助阳气的肉类食物。此外,还提醒有痰湿、湿热、慢性支气管炎的老患者、风湿关节炎等患者注意,尽量少食或不食腊肉、香肠等腌制品。

大寒养生 注重细节

曾医生补充道,大寒前后养生,老年人除了多吃肉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养生细节。

1、起居的养生。冬季睡眠至关重要,早睡晚起才能潜藏阳气,必须保证在晚上11点前进入深度睡眠,睡眠时间6-8小时,其中老年人和小孩可以更长。同时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要将皮肤暴露在外面,特别是腰腹部、背部、腿部和脚。胸腹部受寒,易诱发心脏病、胃肠道疾病等;背部受寒,易受风寒感冒;“寒从脚起,冷从腿来”,腿脚的血液供缓慢,一旦受寒,容易导致慢性疾病的复发。

2、饮食养生。避免寒凉伤阳的食物;进食一些当季的蔬菜瓜果以及一些肉类和热量高的食品。提醒:大寒进补,晚上一定要控制食量,以免影响睡眠与排泄,否则,进补会适得其反。

3、运动养生。不提倡晨练,不支持晚上的任何锻炼活动;运动量不能过大,不能大汗淋漓,以稍微出汗为宜。提醒:锻炼时间上午10点左右,下午4点左右。

4、精神养生。冬季,老年人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一定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经常思想清静、调神养生,可有效地增强抗病能力,有益身心健康。提醒:子女应多陪伴老人,尽量使其每一天的生活在轻松愉悦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