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升村 首页
你有一些“不合群”的经历吗?

从众很容易,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平庸的。

平庸没有错,但那可能并不是你想要的。

上个月有个姑娘在微信上问我:“我在一个小城市的一所完全不知名的大学里读书,想申请国外的研究生。但周围的同学每天都逃课挂科,宿舍的其他女生除了谈恋爱吃火锅就是在宿舍看电视剧刷微博。我每次在宿舍复习托福的时候她们都会笑话我,说我们这么烂的大学还出什么国留什么学。

我现在只好去自习室学习,但是这样一来和她们越来越远了,也没什么共同话题,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太不合群了?”

“不合群。”

应该有很多人有着或者曾经有过相同的困扰,并且不合群带来的压力可能会改变你的很多行为。


小到穿衣风格,大到事业发展。

记得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我老爸去意大利出差,给我买了一双手工小皮鞋。现在想起来,那双小皮鞋无论是款式、做工还是皮质都特别好。

我生长的地方是一个处于城乡接合部的国企大院,那时候不要说出国的人很少,连商场都没有,买衣服和鞋都是去农贸市场。

那段时间小女孩除了穿小白鞋以外,还流行着一种亮晶晶的粉色漆皮鞋,模仿成年人的鞋而设计的略圆的尖头,上面装饰着很多塑料珍珠,还有一点小跟,那时候谁穿着这种鞋,简直就是fashion icon (时尚偶像)了。

而我爸给我买的那双手工鞋,就是纯牛皮的,鞋底厚实又柔软,深褐色系带,有些棱角的圆鞋头,没有任何装饰。


我拿到那双鞋的时候特别开心,觉得它好看极了,而且那时候没有人穿过这种鞋,所以它有种别致的感觉。第二天我就高高兴兴穿着它上学去了。

结果到了学校,其他女生发现我穿的既不是小白鞋,也不是粉色漆皮鞋,而是一双她们从来没有见过的鞋子时,就忍不住开始吐槽:

“丑死啦,都不是漆皮的!”

“头好方啊,你爸买成男生穿的鞋了吧。”

随着班里的两个“意见领袖”的吐槽,其他女生也加入了笑话我鞋子的队伍里。现在想来,她们其实没有恶意,也就是小孩子更喜欢夸张地表达自己,也更喜欢起哄。


但遭到嘲笑后,不管爸妈怎么劝,我死活再也不肯穿那双小皮鞋了,甚至连自己都觉得那双鞋丑丑的一点也不好看。直到很多年以后开始流行Vintage(复古风),我才突然想起来自己小时候的那双手工小皮鞋,那样的款式和做工,可能很难再找到了,而我的脚也长到已经穿不下那双鞋了。

我认识的另一个姑娘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她却有着和我不同的解决办法,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她的故事。

她生长的环境比我的更偏僻。读高中的时候,她偶然在旧书店看到了《西方哲学史》,出于好奇,顺手翻了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于是陷入了对哲学欲罢不能的喜爱中,用零花钱接二连三买了《苏格拉底的申辩》《谈谈方法》之类的书,课余的时候经常拿出来看。

“呦!你还看哲学哦,哲学家哦,啧啧啧……”

这是她一开始听到的最多的话,后来有人开始给她起外号叫“破拉图”。


她并没有像我一样被人笑话后就停止了,每次有人这么说的时候,她就嘻嘻地笑着说:“对啊,就是哲学家呀,是不是很厉害呀,羡慕吗?”

然后依然在看她的书。

很快,别人也就不再嘲笑她了。虽然依然会被叫作“破拉图”,她也并不在意。

就像你们想的那样,她之后考上了一所著名院校的哲学专业,一路第一读下去,最后公派留学去读哲学博士了。

我相信按照她的性格,就算不一定会成为柏拉图,但她一定会在哲学领域上留下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而不只是混混日子。

从众很容易,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平庸的。

平庸没有错,但那可能并不是你想要的人生。

古文里也翻来覆去都是这个道理,学的时候背得很牢,遇到实际情况却又忘记了。“道不同,不相为谋。”


如果觉得自己在某方面的成长速度已经超过周围的人,那就赶紧努力,换个环境,去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才是解决这种“合群”问题的唯一办法。

以礼相待,客客气气,足够了。

“人各有志,不能强勉。”

自己喜欢什么,不必要非得“安利”给他人,也不要期望别人能够理解甚至喜欢。

你以为你在分享,别人觉得你在炫耀。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不管做什么,如果你坚信它是对的,是好的,就不用理会他人的嘲笑,不要轻易放弃,也用不着争辩什么。

你以为你是合群,其实只是在被平庸同化。


来源:灼见

编辑:随便起了个名字

耒阳蝴蝶云

201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