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洲村 首页
初中的生活之乐趣之处
  一、初出家门
    1988年9月,我结束了小学读书生活,考入沿溪乡初中,对于我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同读小学考入的同学只有3个,本村一起在初中读书的也只有5人。第一次独立寄宿生活,想家的思绪,终身难忘。那时,社会秩序有点乱(年轻不太懂的,念叨8989,6464就明白),学校学习氛围不太好,还经常有社会上打罗的到学校捣乱,很不适应,为止,常常一个人偷偷流眼泪。第一学期基本上是数着日子度过的,每星期都是一、二、三、四、五,盼着到星期六下午就可以放学回家。为了早回家,好几次,我不愿与我村大我两届的几个同学结伴,因为他们其中一人要顺路到一亲戚家打个转,我就一个人先走,争取早回到家。这种想家的感觉,经常同我妈妈吐妈露过,我说:以后工作绝不离家远,绝不离开江西。我妈妈说:长大以后就不那么想了,人家都是喜欢到远方、大地方工作。

    二、上学
    初中位于沿溪乡镇,俗称沿溪渡,离家约二十里路,开始一年多,还没学会骑自行车,每星期上学和回家都是走路,要走近两个小时,一般和村里另外一个同学结伴一起,回家路上的时光是最快乐的,有说有笑,很好玩,一路上,有时,哼着流行歌曲,至今,还记得有一首“我家住在黄土高坡”的调调;有时,说着英语对话,学着一年轻女老师的腔调,碎碎念;更多的时候,是唧唧歪歪,说着少年时期特有的话题。

春天的时候,一阵暖风吹来,舒爽醉人,有时真想在路边草地睡上一觉再上学,夏天,喜欢脱了凉鞋打赤脚光着脚走路,还记得路上遇到一个村民打趣的说,你们有鞋还提着,终究还是父母给的脚底走不穿。冬天,特别是雨天,就特别冷了,到家了,这手指冻的不听使唤,耳朵也发痛。

    后来学会了骑自行车,二八载重的那种,开始只能半踩着骑一半,慢慢的能全踩骑了,还经常搭着同村的另一同伴回家。那时还有一种二六全包链的高档自行车,上学没骑过,参加工作后还经常骑着自行车回过家。

    三、寄宿生活
    初中是寄宿生活,学校没有男生宿舍,教室白天上课,晚上兼当宿舍。记得开学报名时,要交竹床板费,买学校的竹床板。晚自习后,把竹床板搭在课桌上睡觉,竹床板搬来搬去,后来散架了,就只能拼几张课桌睡觉。那时教室还没有水泥地,白天被子和床板就堆在教室的后面,下课后,同学追打嬉闹,一下子,叠起很高的被子,轰然倒塌,滚在尽是黄土灰的地上,顿时变成了“米粉肉”。初入中学校门,对于这种环境很不适应,学习也不安心,为此我只能偷偷地抹眼泪。记得还与一本家同学拼铺,挤在一起睡,得了疥疮,痒了大半年,个中滋味难名。

    后来,辗转到学校边上一肖姓远亲家借宿,一个人住在一间荒废的老屋中,一次打饭回来,关正厅大门后走到一半,身后的大门还在“嗯…”地响个不停,吓得我半天不敢回头,身子凉了半截。后来又来了两个彭、郭姓同学,也借宿一起住进来,因为我有疥疮,他们要求分开睡。他们两个是一伙的,没办法只有他们睡床上,我搭着床板,睡在床外,这样对我来说,已经是够好的了,人多有伴,日子可以过得快一点了。再后来,随着感情交流的深入,加上我学习更好点,他们两个对我也还好,其中有个同学还对我说要刮目相看。

    四、抢饭
    初中是在学校集体打饭吃,每月交20-30斤米,每餐由食堂称好饭,班级值日生到食堂,把饭桶扛出来,然后由值日生分饭。由于学校克扣,加上身体开始发育,初中时期,“饥饿”伴随了我整整三年。本来食堂给的饭总量就不足,值日生分饭,还会根据亲疏厚薄,多分少分。分饭工具是一个搪瓷把缸,打饭给要好朋友,搪瓷缸是远远地挖过来,结结实实的一缸米饭,打饭给不玩在一起的同学,搪瓷缸是近处轻轻一挖,再在桶边一按,看着装满了,中间都是空的,倒在碗里,盛饭的同学心里是一千个草泥马在骂。还有,集体饭,饭团多,打饭给要好朋友,总是紧紧实实一碗散饭,打饭给不要好的同学,是大饭团加空心的一碗。

        因为离乡镇远,乡音也不一样,本村同伴少,所以也经常受到欺负,饥饿难耐,心里暗暗准备抢饭。下一餐,值日生扛来的饭桶刚一落地,我早有准备,第一个冲上去,深深地挖了一碗赶紧走人,身后的人一拥而上,盆碗交错,嘁咔有声,争先恐后,抢了个桶底朝天,留下叫骂声、踢桶声一片,管他哭爹骂娘,先吃饱饭解决肚子再说,这真是一个小江湖!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吃饱了以后,通知到班主任处训话,记得班主任总是“气急败坏”地说,你是抢饭王吗?再抢,我要写大字报张贴在墙上,让全学校知道,这时最好的辩解就是一声不吭。

    那时的我,真是饿怕了,饿慌了,每次回家吃饭,哪怕没菜,我也会吃得吃伤吃痛,直到返校的时候,走在路上,从胃里返上来的气味都是腐败的酸味。记得有次周末参加比赛,食堂可以多吃饭,我是足足吃了三大碗,吃得打饭的师傅一边打饭一边直摇头。
分饭也有不够的时候,那么没分到饭的后面几个同学就要借饭,借条要班主任签字。我是既喜欢借饭,又怕借饭。因为借的饭,饭量足,可以饱餐一顿,借得多了有点怕找班主任签字,会被训话,不给好脸色看。一次,我自认为临摹班主任的字很像,模仿签字后拿着借条去找食堂师傅,谁知条子一眼就被食堂师傅识破,不过饭还是借到了。还有几次,为了增加米的重量,有的同学往向学校交的米里掺沙子,这可害惨了大家,煮出来的饭,咬着沙沙着响,一边是饥饿难耐,一边是难以下咽,真是有苦说不出!要问初中我巴结谁,食堂打饭师傅肯定是其一,小小年龄,也会和师傅套近乎,腆着脸求着加点饭。

    有段时间,可能是吃饭问题有人反映了,学校印发纸质的饭票,四票一联,中间盖红章,每餐一票,由学校勤杂老师来分饭,这样,吃饭问题稍有改善,但是还是吃不饱。后来,想出一个办法,用白纸盖在饭票上,透过光用黑笔照着画出来,找到其他圆形章,沾上红印泥,对着画出来的饭票一角,轻轻一按,稍稍一拖,模糊一下,一张饭票就出来了,通过这种办法就可以吃双份饭了,好几次都成功打到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