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社区 首页
她用剪刀,剪下了中国的一个世纪

每天早晨6点,洗漱完,剪纸半个小时,推着轮椅到广场遛弯;回来吃过午饭,阅读报纸,然后再剪纸半个小时;晚上10点准时睡觉。

这是94岁的剪纸艺术家丛琳最为惬意的晚年生活,“一天的生活,什么都能少,就是这1个小时的剪纸不能落下。”小女儿孙静萍说。

从4岁第一次拿起剪刀,剪出第一幅窗花起,丛琳老人的剪刀已经握了90年。

4岁稚童操刀剪纸 母亲成伯乐

1918年,丛琳出生在山东胶州湾——中国民间剪纸发祥地之一。那一年,一战结束,巴黎和会上,英美等国企图将德国侵占胶东湾的领土及一切权利“让与日本”。

可在胶东蓬莱的海边农村,一切平静如初。丛琳4岁便操刀剪纸,一开始只能剪些小猫小狗,剪得碎纸满地都是。

母亲看着一地狼藉,有些嗔怒道:“等以后死了,小鬼会让你把这些纸头接起来,接不好就把你打进地狱!”

吓唬归吓唬,在丛琳老人看来,母亲才是她真正的伯乐。

小牡丹花(1922年作)

她剪的小牡丹花,尽管绒毛参差不齐,叶子的处理也略显生硬,但线条流畅,花朵间有实有虚。有人惊叹,出自4岁稚童之手,实在难得。

母亲后来专门托人从北京王麻子剪刀铺买来剪刀,还“不舍得穿,不舍得用,留下钱买红纸”。

正月十五耍花灯

她的剪刀长了眼睛,剪什么像什么

颇具造诣的小丛琳,并没受过专业训练。 “我就是喜欢”,这是丛琳总结自己的艺术成就时说的唯一原因。

从上个世纪20年代的亭台、花鸟,到30年代的博古、蝈蝈,丛琳靠一把剪刀记录着自己对世界的感知,“当地的不少乡亲,都以得到丛琳的剪纸为荣”。

上世纪40年代,因为战乱,再加上带孩子,她不得不暂时放下剪刀。时隔近70年,她还清楚记得当时烟台城里的隆隆炮声。

1955年,丛琳的剪纸作品随周恩来总理参加了“万隆会议”,并获得艺术展览三等奖。

当时,丛琳剪纸出口海外,为百废待兴的中国创收了不少外汇。丛琳设计样子,然后有专门的工作组负责剪裁。

那个时期,丛琳的剪纸创作处于“井喷”状态。

五十年代的丛琳(左一)

“她的剪子跟长了眼睛一样,剪什么像什么。” 女儿孙静萍评价说。

“这些剪纸,我不喜欢”

除花鸟虫鱼之外,丛琳剪纸表现的范围开始转向现实题材。

描绘少先队员生动影像的作品,反映“除四害”运动的系列剪纸,以及人民公社大食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都记录在了她的剪纸作品中。

除四害——打苍蝇(1956—1958年作)

当然,还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大跃进”。运动一开始,丛琳所在的剪纸组,放下手头的工作,奉命以剪代笔歌颂人民群众的“美好新生活”:

硕大的肥猪,数米高的白菜、五人才抬得起的玉米,骑着钢铁“大跃进”,驾着飞龙搞科研……

肥猪拱门——聚宝盆(庆丰收)

但丛琳说:“这些剪纸,我不喜欢。”

“文革”开始后,剪纸中喜闻乐见的花鸟虫鱼、才子佳人,都成了“封修资”的东西,都成了被打倒的对象。

丛琳一心想保住自己心爱的剪纸,但她的两大麻袋作品还是被付之一炬。时隔近半个世纪,老人再回忆起此事,依然充满了感伤。

苹果大丰收(1958年大跃进作)

剪纸不为赚钱,就是喜欢

有人看到丛琳剪纸的商业价值,建议她将剪纸作品投放到市场,但被丛琳婉拒,“她觉得剪纸不是为了赚钱,就是喜欢。”

庆国庆60周年作

2009年60周年国庆时,她特意创作了一套四张寓意不同的剪纸,有花篮,有花束,还有一张巧妙融合鸡、磬、鱼等意象的作品,寓意“吉庆有余,国泰民安”。

用钢笔画家、牙雕工艺美术师郑希成的话来讲,老人的剪纸就是多了个“雅”字,一种区别“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雅”。

她用剪刀,剪出了一个世纪的风土人情

如今的丛琳,双手已长出老年斑,但她每天都要拿出她的“鸡嘴剪子”,剪一剪花鸟虫鱼、亭台楼阁。

只是,“一个小时也就剪10个窟窿”,并且只能剪些好剪省力的样式。但在以前,很多样式她下手即成,很少重剪。

女儿孙静萍知道,剪纸是母亲一生的寄托。老伴儿走后,她听力下降,两鬓斑白,眼睛变得浑浊,也拄起了拐杖。

虽然老人仍可以剪剪画画,但是技艺终归抗争不过衰老的侵蚀。

这位被誉为至今健在的中国剪纸艺术最高水平的“代言人”、被英国剑桥传记中心出版的“澳大利亚及远东世界名人录”选登条目的老人,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一手绝艺没有传人。

“由于母亲一生没能把自己独特风格的剪纸艺术传承下去,这么美丽的剪纸艺术即将消失。”女儿孙静萍如此道。

中国剪纸作为古老纸文明的文化物种,在年轻一代中已开始衰微,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它还是一项世界“非遗”。

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批《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以上文字综合自《新京报》《北京晨报》等媒体2012年文章,图片来源于学苑出版社《丛琳剪纸》一书。

《丛琳剪纸》 孙静萍 编著

丛琳的第一部著作《丛琳窗花集》出版于1954年,书中只收录了她26篇代表作品。该书一度成为艺术学校的剪纸工艺教材。

《丛琳剪纸》于2012年出版,这是时年94岁的剪纸艺术家丛琳最后一次把自己的作品集结成册,尤为珍贵。

孙静萍介绍,《丛琳剪纸》的编著者原本应该是父亲,她也算是“女承父志”。

自2009年春季起,孙静萍便开始整理母亲的剪纸作品,于2012年6月左右完成了最后一次校对。

这本剪纸合集基本按照时间顺序编排,收录了丛琳自1922年一直到退休后的近200多篇作品,其中,还包括大跃进及“文革”时期的作品。


孙静萍说,希望这本书能碰到有悟性的“剪纸达人”,把母亲的剪纸事业传承下去。

文章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