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县 首页
阳泉面塑达人捏出《清明上河图》
阳泉面塑达人捏出《清明上河图》

      有着1600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200多头动物、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在付海云手里,通过面塑这一传统技法,被一点一滴地立体化还原——挑着担子的农夫、摇着折扇的公子、奔跑嬉笑的孩童,各等人物大小不一,个头最大者仅有成人一个指节的长度,但每一个人物都是五官清晰,甚至连眉毛和胡子以及衣服上的褶皱,都清晰可辨……

      今年45岁的付海云不仅是阳泉市有名的面塑达人,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做作品多次获奖,还远销国外。谈及创作初衷,付海云说在追求完美作品的同时,她也在不断地挑战自己,“面塑是一项传统技艺,我想把它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起来,于是就想到了《清明上河图》”。

      2014年春节过后,付海云开始全心全意地创作面塑版《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绘制着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和动物,生动记录了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之前我们看到的《清明上河图》都是平面的,比较抽象,面塑是立体的,参照平面作品创作就会有很大的视觉差。”付海云说,为了能够更好地将画中的内容呈现出来,她翻阅了大量文献,借鉴了相关作品,一遍又一遍地推敲每个人物的神态表情。

      刚创作没多久,付海云就发现这个浩大的工程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首先要有极大的耐心,因为人物太小了,有时候手抖一下,就得重捏。”一个人物做下来,通常需要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她在桌边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头昏眼花是常有的事儿。

      创作时,由于人物繁多,付海云采用了分区域标人物的创意分类法,在位置顺序的基础上排列,有的还根据动作形态的不同,再次分为小类,力争每一个人物、动物都保证其应有的“存在感”。

      “因为原材料有收缩性,这就需要反复去做找到合适的比例,最终我定下来每个人物只能有2.5厘米左右高,只有成年人的一个指节那么大,因此制作比较细微,操作难度大。”付海云说,由于画作中男女老幼、市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且都表情丰富,因此她会先将人物的面部做好,再逐一为它们做头发、穿衣服。“比我给我女儿打扮时还要精细。”付海云笑着说。

      经过两年半的努力,付海云的面塑版《清明上河图》制作工作接近尾声,人物和动物面塑做了近1600个,大概在年内可以完工。

      “这圆了我的一个梦,我希望看到这个作品的市民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起来。”付海云说,接下来,她会创作更多的面塑作品,把这门传统技艺传授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