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袁村 首页
新疆爱笑女孩 来漯快乐学中医

  漯河市中医院的10名医疗专家,分批到哈密市人民医院、伊吾县人民医院、农十三师红山农场医院,坐诊、教学、示范手术、支援医疗设备等等,开展医疗卫生援疆工作,不仅提高所援建医院各个学科的业务技能和水平,还为当地群众送去健康。



在市中医院学医的王晨璐(右)。

     “另一方面,我们红山农场医院选送业务骨干到中医院进修、深造、培训,充当两地医学学术交流的使者,共架大爱桥梁,使得中医院的‘双向’医疗援疆工作更具特色。”1月8日,农十三师红山农场医院院长刘国栋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新疆中医师 来漯学习9个月
     1月8日上午,在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的一间病房里,多位医务人员忙碌而认真地扎针、拔罐、推拿、电疗、牵引……
     “每天治疗室的病人非常多,当我们值班的医务人员感到人手不足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小王。”采访中,该科主任罗高国告诉记者,“小王是一个不知疲倦、谦虚好学、笑声朗朗的姑娘。她回哈密这十多天的时间里,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同事都和我一样有些失落,好像少了些什么。”
     罗高国口中的小王,名叫王晨璐,今年29岁,毕业于江西省中医药高等学校,现在是农十三师红山农场医院的一名中医师。
     2016年3月20日,作为市中医院医疗援建对口医院,农十三师红山农场医院,选派王晨璐到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进行培训和进修。2016年12月26日,结束了9个多月的紧张学习生活后,王晨璐由漯河返回哈密。
     “这9个月在中医院的学习生活,将是我一生最美好的记忆!”1月8日,在和记者连线时,王晨璐说,“十多天前返程时,心情特别复杂,有返乡的欣喜,有离别的不舍,更多的是我对医院领导和同事的感恩。”
    王晨璐记忆最深的是她离开漯河市中医院的那一天。
     “我在针灸推拿科的病房外长时间徘徊,最终没有勇气向罗高国主任、闫风玲阿姨,以及和我同龄的同事们一一告别,因为我知道控制不住泪水。”王晨璐说。

     收获颇丰 掌握中医传统疗法
     在王晨璐的讲述中,她首先感谢的是市中医院的领导:对她所给予的关怀和照顾。
     “特别要感谢医院纪检书记兼工会主席范伟峰,他从安全、方便、舒适等方面综合考虑,要求办公室给我安排住所。”据王晨璐介绍,她在漯河学习、生活期间,住的公寓房与医院相距不足百米。医院还特意安排一名同龄的女同事为伴,消除了她远离亲人的寂寞。
     “在工作中,针灸推拿科的罗主任和其他专家非常耐心,而且对我要求非常严格,一项项中医技能总是一遍遍地手把手教,直到教会为止。”王晨璐说。
在王晨璐笑声中,针灸推拿科的医护人员,成了她生活中的大哥哥、大姐姐,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最难忘的是过端午节和中秋节,院里的领导挂念着我,亲自上门慰问。科室的同事们,带着好吃的、好喝的到我的住所快乐一番。”王晨璐说。
     王晨璐说,在市中医院9个月的学习,收获颇丰,不仅掌握了在临床实践中的中医传统疗法,更对中医治病救人的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据王晨璐介绍,针灸推拿科的各诊室分工明确,专病专台的特色以及完备的诊疗规范都让她记忆深刻。“罗主任的小针刀绝活、治疗疼痛的心得,以及中医美容、减肥等技法”,她都学会了。
     “现在我已经回到了红山农场医院。”王晨璐告诉记者,“有漯河市中医院做大后方,我有信心把中医建成我们医院的一个特色科室。”

     两地共建 中医援疆天长地久
     “小王回来后,已经详细地把学习、生活情况向我们汇报了!感谢漯河市中医院对我们的无私帮助!”红山农场医院院长刘国栋告诉记者,农十三师红山农场由于地广人稀,此前对中国传统医学认识不足。2016年上半年,漯河市中医院的罗高国主任来医院坐诊,他的“冬病夏治”效果显著,赢得群众信任。如今,当地群众开始接受、信任中国传统医学。
     刘国栋说,如今红山农场医院的中医人员还很匮乏。王晨璐作为唯一的中医师经过此次培训后,医院已经开始着手,将中医针灸推拿建设成为医院的一个中医特色科室,服务当地广大群众。
     “此次有幸得到中医院的对口帮扶,就如同搭上了中医药医学快速发展的‘直通车’,为医院实现下一步做精做细的战略发展目标提供了巨大支持与坚实保障。”刘国栋说。
     1月8日,市中医院院长刘晓告诉记者,“科学援疆、全面援疆、真情援疆”是省、市援疆工作的总指导方针。近三年的时间里,市中医院在医疗实践中,建立了一条 “走出去、引进来”的技术援疆路子,通过“传、帮、带”既输血又造血的援助机制,努力为红山农场等医院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医疗技术队伍。
     “下一步,为帮助和完善红山农场医院中医等科室建设,市中医院还将在中药材及技术方面继续支援,力争将中华医学瑰宝扎根在天山脚下。”刘晓最后向记者表示。(郝河庆 杨 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