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桥社区 首页
你很重要,因为你就是你的世界丨 5 点 关于「自己」的觉知

和你一起,观察世界,探索自己

这是

@白与寻

的第006次分享

你好,我是白与寻,很开心你愿意在这里停留,和我一起观察世界,探索自己。

最近因为辞职没有工作,多了很多独处时间,思考了一些关于「自己」的问题,索性整理写出来。

一来,可以梳理自己,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减少焦虑;二来,也是分享自己的粗浅思考,希望能够给到你一些启发或触动。

01

你的感受很重要

因为你就是你的世界

重读

作家雾满拦江的

一段话,让我重新思考起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你存在,整个世界才存在。你得到阳光,整个世界才看得到阳光。你失去平衡,世界就失去平衡。你消失,世界就消失。”

这段话初看的时候感觉很唯心主义甚至阿Q精神,现在我却越来越认同。

世界,既是客观人事物的组成,也是主观感受的集合,因为人活着就是一个感受的过程,我们都只能拥有自己所感受的世界。

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可对于你来说,地球在转是因为你知道地球在转,你能感受白天和黑夜,看到光影的变化,是你的感受,组成了你的世界。

很多年以来,我都是一个非常压抑自己感受的人,在

那些需要自我表现的场合,总是下意识后退,又在事后责怪自己,为什么总是一味隐忍退让,不知道为自己争取,活得很拧巴。

记得小时候,过年时舅舅给小孩们买玩具,其他人都会大大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争着抢着要买,我总是畏畏缩缩,甚至说不用。其实心里很想要,却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表达自己的感受。

后来上学时,同学找我“帮忙,有些事我明明很不情愿,却总是迁就别人的游说,硬着头皮答应,最后常常是自己不开心,对方也不一定感谢你。

现在回想起来,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先考虑别人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二位,真是又心疼又生气,很想把

蔡康永的这句话,告诉那时候的自己:

你很重要,因为你就是你能拥有的全部。

现在的每一天,我都要对自己说:

不要忘记你很重要,因为你就是你的世界。要尊重、照顾好自己的感受。

02

人其实不需要那么多朋友

只是我们以为自己害怕孤独

电影《千与千寻》中,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角色:无脸男,一个被孤独吞噬,极度渴望得到关注的人。

可是,因为自己“不一样”,无脸男始终无法合群,汤屋里面虽然热闹,一切却与他无关,他只能站在外面淋雨。

千寻看到了他,担心他被雨淋湿,就把门打开,让他进来躲雨。

千寻的关心,温暖了无脸男那颗寂寥的心,他迫不及待想要

被接纳,被认可,被陪伴。

可能实在太孤独了,等不及交到千寻这个朋友,无脸男在汤屋那个声色犬马的世界里,

拼命地吃,拼命地变出金子,拼命地展示自己,享受着狂欢的热闹,直至迷失自己。

我也曾是无脸男。

以前上学的时候,我用从家里偷来的钱,给我的“朋友们”买零食吃,甚至主动借钱给他们,享受着他们围着我转,陪着我玩,叫我“X 哥”的热闹。

后来,因为次数越来越频繁,数额越来越大,我偷钱的事被家里发现了,家人恨铁不成钢,把柜子抽屉

都加了锁,我再也不能“变出金子”,那些“朋友”也都开始消失。

想想那时候的自己,多么像无脸男啊。

为了拥有很多朋友,做一些不应该的事情,戴一副不真实的面具。

多年以后,我读到余华老师的一段话,“教育好像在那一刻完成了闭环”:

我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独自的生活。我们以前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最后却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相关。”

现在,我会有意识给自己留出独处时间,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

一个人的时候,我可以更清楚的和自己对话,了解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害怕的又是什么,为了成为理想的自己,我需要做什么。

一个人的时候,我可以更自由的行动,在湖边坐上一小时看日落,又或者去书店博物馆待上半天。

一个人的时候,我可以更潜心修炼自己,建立起稳定而强大的内心秩序,丰富精神世界和认知视角,积累应对变化的能力和底气。

虽然一个人看起来形单影只,但我并不那么感到孤独,因为我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也有很多事情能去做。

说到底,人其实不需要那么多朋友,只是我们以为自己害怕孤独。

03

允许自己焦虑

但要警惕焦虑带来的“偿还感”

辞职后不久,我开始变得焦虑,疯狂刷招聘软件,为以后的自己发愁,经常“忙活”了一天,实际上什么事情也没做。

更可怕的是,焦虑让我感到一种“偿还感”。所谓偿还感,就是焦虑代替了行动,让你觉得自己有所付出,然后可以找到理由接受现状,即一种“我已经努力了,可是没办法啊”的心态。

我知道,焦虑是正常的,也应该允许焦虑的存在,可这种没头没脑的焦虑,对改变现状,起不到任何作用。

我必须通过一些更具体的行动,来减少焦虑,推动改变。

▲感谢朋友“接住”了我的焦虑

通过和朋友聊天,我意识到我焦虑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收入(也没有积蓄),以及想到下一份工作肯定又是差不多的情况,那么自己离职的意义又在哪里呢?辞职休息然后找工作,找到工作做一段时间又辞职吗?

我发现,我面对的具体问题,主要有两个:

一,目前我没有收入。

二,不知道自己以后要从事什么工作。

既然如此,那就一个个去解决问题。

我先是问自己,以后到底想从事什么工作,或者想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工作,得到的答案是“自由职业”。

然后,我根据自己的价值理念和能力范围,在自由职业里确定了“公众号博主”这一选择。

接着,我找到爸妈说了自己的想法,自己想用一年时间来写自己的公众号,希望他们能在这一年里给予我一定的经济支持,让我可以安安心心把这件事情做下去。

如果一年后这个公众号能有 10000 个读者,那么自由职业就算有了基础,如果没有,至少我也认真把一件事做了一年,大不了到时重新找个班上。

这些都完成后,我发现自己没那么焦虑了。

▲感谢大家的支持!

而我现在要做的事情也变得具体起来,一星期认认真真写两篇文章,保持身心健康的状态,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这一年时间肯定不会白费。

关于这件事情,我得到的感悟是:

人会焦虑是正常的,焦虑说明你对自己有要求,你可以允许焦虑的存在,但要警惕焦虑带来的“偿还感”。

同时,你要去搞清楚自己面对的具体问题,通过做具体的事情,减少焦虑,推动改变。

04

你也许能说出很多道理

但生活更需要你去亲自经历

国庆假期在家里,重温了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再次看到了那句广为流传的扎心台词: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想起另一部电影《心灵捕手》中的一个情节,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电影主角威尔,是一个典型的“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

有一天,尚恩教授叫他去湖边谈谈,他自恃懂得许多,对尚恩教授的开导不以为然。

但通过尚恩教授的一番话,威尔才意识到自己的浅薄,自己对这个世界原来是充满偏见的。

尚恩教授说:

其实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因为你从没离开波士顿,所以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搬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政治抱负,他和教皇的关系,他所有的作品,对吗?

但你不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你从没试过站在那里,抬头观赏美丽的天花板。但我知道,因为我看过。

如果我问你关于女人的事情,你八成会说出充满个人偏好的见解。你可能有过几个女孩,但你不见得感受过在女人身旁醒来的那种幸福的滋味。

你年轻气盛,和你说战争的话,你可能会引用莎士比亚的“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接近过战争,从没把好友的头抱在膝盖上,听他的呼吸,看他的眼神。

讲到爱情的话,你可能会念几句“十四行诗”,但你从没看过女人的脆弱,看到那四目交投时迸射出的火花,好比上帝让天使为你下凡,将你从深渊中拯救。

你不了解当她天使的滋味,拥有对她的爱,直到永远,即使经历这一切,经历绝症也不曾后悔。

你没有在医院躺过两个月,你也不了解真正的失去,我甚至怀疑你是否能够全心全意去爱一个人。在你的身上,我没有看到聪明和自信,我看到是一个被吓坏了的无知小孩。

但你也

是一个天才,

这没人能否认,

没人知道你有多大的潜能。

尚恩教授的这段话,是整部电影中最触动我的地方。

或许,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原因,不是道理没用,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去用。

我们就像威尔,自觉看破一切,懂得许多,其实缺乏经历,对世界的认识还不完善。

你也许能说出很多道理,但生活更需要你去亲自经历,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很难有适用于所有人生活的“道理”。

生活又是不断变化的,当时适用的如今未必适用,如今适用的未来未必适用,所以

我们需要不断经历,不断修正,在行动中经营自己的人生。

靠纸上谈兵,妄想突然开悟从此顺风顺水,是不现实的。

05

所有的光芒都需要时间才能看到

请给自己一点时间

有一篇我很喜欢的文案是这样写的:

我们看到太阳发出的光需要8分钟;

看到海王星反射出的光需要4个小时;

看到银河系边缘的光至少需要2.4万年;

看到宇宙中距离我们最远的那颗星星发出的光需要139亿年;

所有的光芒,都需要时间才能被看到。

太多的东西需要时间来验证,哪怕是秒速30万公里的光。

所以,如果说:

看一年书,你会有不错的思维深度和知识储备吗?

写作一年,你会有稳定的内容创作能力和变现能力吗?

健身一年,你的身材和气质会比朋友圈里的大部分人好吗?

……

这些问题现在是没有答案的,因为时间还没有到,你还没有付出你的行动,亲自把这段路走完。

你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向着自己的方向前进,慢一点也没关系,至少比站在原地更接近理想。

最后,非常感谢你愿意花费时间与我同行,希望我们都能够健康快乐,在每个阶段的时间过后,遇见美好,收获理想!

如果觉得还不错,希望可以在看/转发/关注,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