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滨街道 首页
秦军为何被称为虎狼之师 -军功爵制在秦国的应用 古往今来,军队都是守护一个国家的根本所在,是国家综

秦军为何被称为虎狼之师

-军功爵制在秦国的应用

古往今来,军队都是守护一个国家的根本所在,是国家综合发展的武力保障。只有拥有着能够威慑他国的军事力量,本国的发展才能不受到外部非竞争性的打击。在我国古代,存在着许多虎狼之师,例如东晋的北府军、明朝的戚家军、南朝陈庆之的白袍军等。今天我们将要了解横扫六国,北击匈奴,南攻蛮族,一统江山的铁血秦军是如何铸造的?军功爵制在其中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前夜:世卿世禄制下的秦军

在了解军功爵制对秦军的作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世卿世禄制的作用,毕竟军功爵制是在废除世卿世禄制的基础上推出的新制度。

在世卿世禄制下的秦国军队,战士们缺乏一种决胜的信心,因为对他们来说,战争无论成败怎样,与他们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胜,奖赏大部分是将领的;败,也是由将领抗着。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秦军的士兵基本上是有着一股子干劲的热血青年,谁不想在战场中一举成名,然后拜帅封侯。可是严格限制社会各阶层流动的世卿世禄制将他们的热血给浇灭了。而且秦军大多数为临时征用的秦国农民,未经过正式的军事训练,其作战水平不高。

《吴子 励士 第六》:“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此励士之功也。”………”

这就是《吴子》中所记载的阴晋之战,秦军以五十万之众被魏军的五万之众给击溃,虽然这里面有着武器、指挥等多方面的因数所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秦军士气不高,缺乏必胜与血战到底的信念。

黎明:不甘落伍,变法图强

秦的军功爵制主要包括两项内容:

其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这就是说凡立有军功者,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这里重点突出了了军功的重要性,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对军队的影响,激发了士兵们的士气,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士兵们在战场上面奋勇杀敌,只为在战后能获得功名,这是以前不可想象的,军功爵制告诉了士兵,只要你在战场上肯拼搏厮杀,就会有奖励!

《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

其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这一点使得旧有保守势力大受打击,因为这项规定取消宗室贵族所享有的世袭特权,他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仅凭血缘关系,即"属籍",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和爵位封邑。所以,保守势力对商鞅变法持非常大的反对意见,因为商鞅的变法触及了他们的所得利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奶酪被别人动了,你会放过他么?正是由于商鞅的变法触及了保守贵族势力的利益,因此在秦孝公去世后,商鞅立马遭到了清算,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从这里可以看出,军功爵制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当然,为了缓解贵族势力的不满,商鞅制定了二十等爵制度,且对爵位高者赏赐重,爵位低者赏赐轻,对士兵的奖赏低于军官。这样一来,贵族势力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在军队里,军官大部分是贵族。

在军功爵制及配套的制度下,秦军的战斗力呈直线上升,每个士兵都充满了**,因为这不仅是为国家而战,也是为自己的梦想而战!

正午:战歌起,四方坪,帝国雄狮

经历数十年的打造之后,秦军被打磨成了一只虎贲之师。在军功爵制的作用下,以白起,王翦为代表的平民将领也被逐渐提拔起来。他们都期待着战斗的爆发,因为他们了解只有战争爆发,他们才能建功立业,衣锦还乡。由此可见,秦军军心可用。当然了,除了军心可用之外,秦军的其他配套措施已经相当完善。例如武器、战马、后勤等……荀子就曾说过:“齐之技击不可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锐士。……遇之者,若焦熬投石焉。”由此可见,在军功爵制及配套制度的作用下秦国军队的勇猛和精锐。

俗话说得好:光说不练假把式。在短短的一个半世纪里(秦孝公即位—始皇帝一统六国),秦军在九州大地如猛虎一般,六国的军队与之相比都差了那么一点“味道”。长平之战歼灭赵军四十余万人、华阳之战歼灭魏赵联军十五万人、伊阙之战歼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夸张地讲,战国后期,秦以一国之力硬撼六国之师,由此可见秦军的凶猛!正是在此基础上,始皇帝才能统一六国,一统华夏。

写在最后的话:

军队的建设关系到了国家的发展问题,军功爵制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秦一统六国建立了基础。但是其也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以军功为授官的标准,这得建立在战争频繁的时代,战国时期有着其植根的土壤,但是在国家统一之后,这个制度就适应不了国家的需要了,所以必须根据国情的变化去更改那些不适用的制度,即使那些制度在之前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这一观点无论在任何时候都适用于我们,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而言。当然了,改变旧有的制度会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是在变更制度后,你会发现所获得的比付出的更多。(这里提的制度肯定是和旧有制度相比更符合国情的制度)

历史总是在不停地向前走,我们也必须得不停地向前走,这样才能不被历史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