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丰社区 首页
崔坪郭公寨溶洞(孔雀宫)的发现和探险 ▌喻立中

崔坪郭公寨溶洞(孔雀宫)

的发现和探险

  郭公寨,是原崔坪乡与铁冲乡的界山,因历史上有位姓郭的强人,在此山的北面高坡上筑寨称王而得名,它与位于崔坪西北角的猴公大山同属雪峰山脉余脉,其海拔670米(数据来源:昔日林业地图上的标注),是崔坪第二高峰,也是铁冲第一高峰。本人于2019年12月14日,在此山上发现一个大型的天然溶洞,洞口位于山的南面、山腰线稍微偏下处。

      这一发现纯属偶然,是由本人写的一篇网文郭公寨拾趣引出来的。其中一位网友的留言中,提起此地还有燕子洞,本人世居此地,并未听说有燕子洞,因而觉得非常好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一位经常在此山上捕猎野物的朋友闲聊,聊及郭公寨山上的奇观,不由得问起此洞。他说不知道,但又说,曾带一条狗追逐野物,狗进了一个小洞,好长一段时间才出来,而且狗在洞内吠叫时,人站外面听起来若有空谷回音的感觉,但人要进去较难,只怕要用机械钻剥部分石头才能进去。此言引起我的警觉和好奇,因担心进洞的难度,不免也有所犹豫。后又几次邀他去探洞,他都没有时间奉陪,因而此事也就一度搁置。


前段时间,林场砍映(切除人工林间的杂木和茅草),我见人易于在林间穿行,便按他所说洞所在的方位寻找,很快就找到这个洞口。洞口因为有大量砾石沉积,加上从前有人为了封住洞口以套取野物,垒砌着许多石头,所以洞口显得很小,乍一看,人无法进入。我用一根近8米长的竹篙插进洞中,根本就抵不到顶端。第2天,我便携带锄头、手电等工具,继续掘出洞中部分砾石,如此一番后,人大概能进去6-7米,我再用手电往里一照,发现越往里洞越大,也越高,但有一窄处,不清减一点砾石,人还是不能爬过去。

      到第3天,我便邀了我们组的老组长(唐队长)以及我弟帮忙,先掘矮洞前沉积物,然后三人纵向排列(前面两个人要蹲着或卧着施工),把铺在洞道地面上层的砾石递出来。大约进去10米左右,人可以直着身子走。越往里走,洞越大,也越高,约达一层多楼高。唐队长开始害怕,想止步,我硬要他跟着进去,最后我们进洞约20余米,发现脚底下有一高坎,约4米高,没有绳索或软梯这类工具,我们便不能下去,再者,也怕遇到其他不测,也不便再进。此时我大略张望了一下:洞的走向是往下斜行的,不知其通往何处,有无岔洞;仰望洞顶,则有三根石笋聚拢在一起倒垂着,洞前上方上部有类似天桥一样的物象,还有两群蝙蝠倒挂栖息。为安全起见,我们及时返回洞外。


 由此可见,此洞并没有我那位捕猎朋友所言的那样难以进去,估计只要把洞前段内地上沉积的砾石清除,就可直着身子进洞。

      其实,此洞并非网友留言中的燕子洞,我怀疑网友所说的燕子洞,是位于原峡塘小学一个叫“石山里”的地方,有个小洞,人也能爬着进去,而且如网友所言:极窄且多泥沙,后因开采石灰石而毁。那个洞也是位于郭公寨山脚。而此洞并无泥沙,而且人往深处更好前进,是个大型溶洞。


发现这一溶洞后,我即时向村领导作了汇报。17日,何国荣主任等几位村干部,察看了洞口现场,同意并安排我继续掏空洞道前沿地段的堆积物,意欲先探明洞的价值。经过我兄弟二人两天的拓掘,洞口被我们拓宽了许多,可方便进人,我便又告知领导。由于原任老支部书记刚辞职,新村支书是黄材镇政府派来临时代理的,可能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更由于此洞中有一高坎,有安全隐患,建议此事暂时搁置,甚至要我重新封堵洞口,防止他人擅自进洞。他这样做,当然也有他的道理。但如此一来,我内心真的非常矛盾:进洞,以我个人的力量无法实施,请人探险,经费较高;不进洞,且不说前功尽弃,洞里所蕴藏的其他秘密也将无法知晓。旁人,包括村干部和退役消防队员都说,进洞有风险,特别是怕缺氧。我也因此顾虑重重。


后来,我看了徐霞客进麻叶洞探险的自述,说他进洞之前,许多人都劝其不要进洞,别人也都不愿跟他进去,结果他花高价请了一个人同行,进去之后,人们都怀疑他们会为“精怪”所害,结果他们进了洞又安全出来了,站在洞口候望的人都大为惊讶。我受此启示,感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终于下定进洞的决心。

      我把准备入洞探险的想法,诉之于本组村民李德山,他听后当即表示积极参与,于是更坚定了我的想法。我去黄材购置100多米粗绳(因我见洞内有坡度,怕打滑,有了绳索,人在洞内前进,可拽绳而行)、安全带两套、矿灯一盏。后听说镇敬老院的文友良院长,也有探洞的意愿,我便去联系他,他当即欣然应诺。他还说:“溶洞一般都有水,有水就不会缺氧,不用怕。”他这样一说,更增加了我探洞的信心。为了以防万一,后来我还是带了5根蜡烛,两个打火机,以试洞内含氧量。


12月29日这天,我和李德山、文院长及敬老院的姜桂中大爷,带上事先准备的物件,沿着林场的简易公路来到洞口。我们稍微整理一下装束,在洞口站成一排,然后我把智能手机调好交给姜大爷,并告诉他如何对准我们,如何按屏,想拍下照片以作留念,可惜后来,不知为何,手机上并没有图像。

      我们把绳子绑定在洞口前的一棵樟树茎干上,由姜大爷站在洞外照应。我们三个则鱼贯而入,文院长先行,不一会儿,他就到了洞内那个高坎边,之前我们未到那里,是因为没有绳索怕打滑。同时文院长的胆子,也确实比一般人的大。他把绳子甩了下去,用灯照了照下面的情况,便要手拽绳子,放身子下去。开始我还有点阻拦他的意思,因为他未系安全带和吊绳,他说不怕,一下子滑了下去,有了他先试,我也自然没那么怕,也照他的姿式较容易地滑了下去。此时才发现,坎高可能4米还不足,而坎中部还有一小洞,人下来时刚好搁脚,所以下这道坎,并不太难。文院长又喊德山跟着下来,我则说等我们探明洞下还有无其他危险再下不迟。我先点燃一支蜡烛,蜡烛燃烧良好,加上自身并无沉闷的感觉,可断定洞内不会缺氧。然后又打探一下周围各岔道的大致情况,才邀德山下来。于是,三人在洞内继续探索。


洞下地面并不陡,各岔道之间有低坎,也并不滑。我们发现,洞底蠕动着一种白色的小虫蛆,长约寸许,不知为何动物;洞内有数量可观的岔洞,长度不一,有高有矮,但一般都狭长而高,有的估计高达10米,有几个岔洞,还可见老鼠,大者达一斤多,有的尾巴还是白色的,甚觉稀罕;有一洞内还奇臭无比,可能是老鼠等动物的粪便经水流的冲刷,淤积于此处;洞中石笋、石柱所见不太多,而多石幔和许多难以名状的石景,有的如猛虎跳涧,有的如老鹰捉兔,有的如檐牙高啄……千奇百怪,实难尽述。

      我们觅到了主洞,主洞道宽约2-3米,上方高敞,洞底有一小溪,小溪中多沙石,由于正值旱季,不见明显的水流,但可见几处小水凼,说明水是在砂石中慢慢浸着流动的,也说明进到此洞,没有缺氧的危险。我们沿着主洞走了约20米,见到前面有一巨石横亘在中间,两侧又有砾石块和细砂石淤塞,就像在河道上筑了一个拦河坝,几乎把洞口封住,挡住了我们前进。因未带锄头之类的工具,加上时间关系,只得返回,待下次带工具再刨开那堵石,说不定洞前方还有惊人的秘密。


  这次进洞,沿洞的主轴可能走了近100米,还穿插了多个岔洞。根据洞和水流的走势,我揣测,此洞应顺着山势徐徐而下,最后通往廖家冲河的主源地——顶坝子(故认为山脚必定隐藏着至少一个出口,只是无法预知其具体位置)。这样的话,洞的主轴大概为300米左右,但若我们走过洞的上部还有延伸的话,那就不止300米,剩下的我们未探明的洞主道,能否方便人通行,目前还是个未知数。总的来说,根据已探明的洞中景象,给人的感觉是突兀而奇崛、诡异而多变。从此洞的内部空间形状来看,就好像一只在山体内开屏的巨大孔雀,主洞道是其躯干,而这些狭长而高的岔洞是“孔雀”身上的羽翼,我们起初进的那个洞道,则仅相当于这只“孔雀”尾翼上的一根羽毛。因此,我欲拟此洞名为“孔雀宫”。当然,说不定今后根据新的发现,会有更合适的名字取而代之。


此洞距千佛洞不足5公里,无疑是长沙地区发现的第二大溶洞,但景致与千佛洞大相迥异,也真是造化赋予崔坪的又一杰作。郭公寨上有石板塘和神仙塘两处高山水泊(均属铁冲关圣村),有马蹄印石和人脚样“神仙脚印”石(这样的石板有两处),还有寨主老爷屋(巨石下的壁洞)奇观,现在又添了一个奇洞,真是“造化钟神秀,奇峰郭公寨;曾经人未识,一文天下知。

      关于郭公其人其事,虽并无史料可查,但在宁桃交界地域,民间一直传有“三盆两寨四十八庵”之说,而郭公寨就是其中的两寨之一,况且,我曾实地考察过郭公寨遗址,其寨石墙尤存。由此说明,郭公寨的人文历史,还是有踪可寻。


 如今,郭公寨崔坪方向植被良好,林场已修4华里左右的简易公路通往半山腰。鉴于郭公寨山上的独特风景,我曾与原峡塘村支部书记卢美良闲议,设想把林场公路继续修上去,与关圣村的石板塘连通,可建一个有趣的森林公园,这样一来,也确确实实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很有特色的旅游休闲处所;二来,也可能给地方乡村振兴,带来新的增长点。此想法若能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支持,那将是此方百姓之大幸。我相信,这个溶洞的发现,必将给这里的人民带来福祉!


来源:美丽新宁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