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丰社区 首页
做人民的健康卫士——来自宁乡医卫一线工作者的初心故事

    黄建强
       医起“心”的希望

       黄建强,58岁,曾任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1984年,从湖南省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一直扎根在市中医医院,这一干就是35年。他当过科室主任、做过学术带头人、当过医院副院长、党委书记,从行政岗位退下来,一门心思放在了服务病人上,相对于“黄书记”而言,当医师更让他觉得“踏实”!他说:“我是一名医师,更是一名党员,只要病人有需要,我就会一直看下去。”

       “宁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我是亲历者、见证者,也是受益者。”为解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状况,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黄建强为此也付出了全部的心血。

       A 逐梦路上,砥砺前行

       “以前的市中医医院医疗设备不齐全,医疗水平也不尽如人意。”忆往昔,感慨万千。黄建强告诉记者,当时,市中医医院还在南门桥的老院,破烂不堪,医疗器械落后,医诊多用物理检查,化验也只限于四大常规和基础生化。

       逐梦路上,困难诸多。黄建强回忆,由于历史原因,市中医医院基础差、底子薄,硬件不足成为多年来制约该院发展的瓶颈。

       1992年,市中医医院在319国道旁择现址建成门诊楼,1994年建成住院楼,1995年创建全国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从此,开启了医院发展壮大的新时期。2002年,医院建成新门诊大楼、医技楼、药膳楼。2009年,中央专项资金1930万元落户市中医医院,拆除原供应室、老门诊楼、洗衣房和24套职工宿舍楼,于2011年建成17层住院大楼。医院除了要扩建面积外,还需要配备高精尖的医疗设备。该院党委不等不靠,主动采取内引外联,全院联动,对标逐科室检查医疗设施设备的配备情况,对凡缺项或过时设备均登记造册,引进飞利浦3.0T 磁共振、飞利浦16排螺旋CT、飞利浦EPIQ7心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E8产科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腹腔镜、关节镜、输尿管软镜、宫腔镜等腔镜系列、DR影像系统、乳腺钼靶机等高中档医用设备。考虑到本部场地局限,医院另择地20亩启动建筑面积达6200平方米的全省一流的制剂生产基地建设,实现该院将近30多个自制制剂和个性化膏方的自产。

       为真正做到让病友少排队、不排队、少跑腿、不跑腿,该院党委班子想尽办法压缩开支和压低价格加强信息化建设,如今,集挂号、诊治、收费、结算、教学、管理、档案于一体的网络化建设和全程可以不跑窗口,大厅自助和手机预约挂号、就诊、检查治疗、取药缴费“一条龙”服务的数字化医院建设全面落实到位。

       昔觅良人子,筑我凤凰台。硬件问题解决了,队伍建设同样迫在眉睫。该院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黄建强自豪地告诉记者,凡进入临床科室的医师必须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他医技等特殊科室的医务人员必须具备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凡进必考。医院现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56人,其中高级职称107人(其中正高9人),中级职称227人,研究生104人。

黄建强(右)正在接受采访。

       B 传承创新,创建“三甲”

       2013年,市中医医院接受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新一轮“二甲”复评并以高分通过后,全院医务人员定下新目标:争创全国三级中医医院!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忆起那段同舟共渡,奋勇争先的岁月,黄建强一脸骄傲。有了目称方向,接下来的日子,大家笃定信念、执着前行。医院对照“三甲”标准,成立“三甲”创建办公室,以“三甲”创建标准为蓝本,以认真落实“指南”作先行,以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线,以创促建、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搜集资料……经过不懈的努力,该院优化和建成临床科室20多个,其中针灸科成为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特色中医专科和长沙市医学重点专科;骨伤科、眼科、中风科、肛肠科等科室先后晋级为湖南省重点中医专科。2016年12月,市中医医院一举通过了全国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实地评审,成为湖南地区三家晋级“三甲”中医医院的县级市中医医院之一。

       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35家,其中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一家、中医诊所25家,中医综合服务区33家,为确保全市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每一位中医师熟练掌握运用好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拔罐、针灸等20多项中医药操作项目在全市全面推广……

       我市也因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C 医者仁心,利民惠民

       厚民生才能安民心。近年来,我市实施分级诊疗,农村群众的负担也减轻了。

       “城里医生来乡(镇)卫生院坐诊,村民可在家门口看知名专家。”这是市中医医院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出发点,推动落实医院公益性,主动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一方面,培训、指导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另一方面,实施名医名科共建,填补当地医院在某些科室的不足,实现让老百姓就近就医、就近解决健康问题。中医院的专家每次到达乡(镇)卫生院,接到通知的医务人员和村民都会奔走相告,结伴而来:“老师,上次某病人治疗效果很好。”“今天会安排一个术后康复病人转到你那儿去。”这是医共体单位的师徒们经常聊及的话题。“如今家门口就能看病”“城里的医疗专家来看诊哟!”“贫困白内障、胬肉患者免费手术。”这是村民之间经常聊及的话题。

       吃水不忘挖井人。市中医医院在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一切为了病人的宗旨,她让中医药在宁乡这块美丽的土地上,依旧汲取着来自历史、自然和人文的营养,熠熠生辉、世代相传。

       “60年来,我市医疗事业历经艰辛、曲折,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未来将继续乘风破浪,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医疗事业关乎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一定要做到精益求精,发挥救死扶伤的精神,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做出不懈的努力,将群众的期待作为我们医务工作者前进的动力,让我市医疗卫生事业更上一层楼。”这是黄建强的朴实心声。

       见证者
       医改惠民,让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幸福之基,是民生事业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民生优先”为导向深化医改,把改革红利进一步化为百姓“获得感”的源泉。2018年,我市获批国家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明显地区”和省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县市和试点城市”。2019年5月中国县域卫生关于“第三届县域医疗榜样力量”系列评选中授予宁乡市人民医院“县域医共体模范奖”。

       11月7日早上8时,记者跟随资福镇卫生院医生及村上家庭签约医生一行来到资福镇窑里社区老窑组喻利华家。喻利华患有尿毒症疾病,已血透析8年。以前,她做透析时要到市人民医院,每一次均是早去晚归,来去得整整一天。现在,喻利华只要走四五里路到镇卫生院做透析,还有签约家庭医生经常上门看病送药。

       “镇上卫生院可以做血透了,医生可以上门看病了,不需要多跑路,一个电话就行了。医生上门来给我们检查,还给我们送药,还不要钱,党的政策真是好。”喻利华感慨道,现在看病真的是很方便。以前要到医院去排队,要挂号,如今是医生自己上门服务,给我们量血压、搞体检,还经常发通知,经常约着去医院。

       “挂号起五更,排队一条龙”“看病像打仗,挂号像春运”……这些民间流传的顺口溜,真切地反映了群众曾经“看病难”的窘况。在农村地区同样遭遇过“看病难”“小病拖、大病磨、请不到医生信迷信”亦成为往事,喻利华回忆过往,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不光花钱少了,服务也上去了。“现在镇卫生院就可以帮忙预约上级医院的专家,而且已经做过的检查也不用重复做,结果都是互认的。”坐在旁边的邻居陈娭毑抢着告诉记者,这让群众少受了很多折腾,而医院和镇卫生院的双向转诊制度,既可以提前约好病床,也能出院之后,在镇卫生院得到很好的康复治疗。“以前老百姓总心疼钱,医改以后,人人都能负担得起了。”陈娭毑说。

       “是呀,是呀!现在医院服务态度很好,技术也好,环境卫生也好,我非常满意。现在不要交钱就去做透析,到月底才结一次帐。昨天我结完10月份的帐,只用了不到20块钱。以前一个月自费部分都要三四千元,现在只要一二十块钱一个月,就跟不要出钱一样。”喻利华告诉记者,她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两个小孩上学,全靠爱人赚钱养家,搭帮党的政策好,不然不知道怎么生活了。

       “进了医院别想跑,一百两百算最少;若是你往床上倒,钞票越看越嫌少;五千完事运气好,一万出院事还小。”这样的调侃以前百姓“看病贵”的一个缩影,而现在不复存在。

       “这几年,资福镇卫生院设施、环境和医疗技术各方面都比较不错,这些医师对我们也是相当负责,护士也很贴心,这里的各方面都让我们很满意。”患者小李说道,前段时间,他不慎受伤,导致左前臂广泛性撕脱伤、左上肢孟氏骨折。他告诉记者,换在以前,他肯定会选择到市级以上医院治疗。这两年,资福镇卫生院各方面的发展和医疗事业的进步是他果断选择在镇内就医的主要原因。

       守望岁月,改善民生暖人心。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建设健康联合体,“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统一为“城乡居民医保”,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医保卡;探索“四种模式”,以办院办科、共建病房、对口帮扶、远程协助为主要模式,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大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建立了以市级医院牵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的城乡一体化管理。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今,我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逐步走向医疗体系较为完善、医疗设施更加先进、医疗服务水平更高以及预防保健体系更为完备的全面发展阶段。资福镇卫生院医疗卫生工作者表示,将以更加努力拼搏的姿态,开拓进取、砥砺奋进,为全民健康、全面小康创造更好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喻利华(左)与上门服务的家庭医生交流。


来源:宁视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