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浜村村委会 首页
被遗忘的千年古镇,曾是上海北大门,没有人山人海,去一次就爱上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段话出自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道尽了世道多变、世事沧桑,也像极了中国大多的古镇。

忆往昔,商贾云集之时它们门可罗雀,而如今除了个别商业化严重的古镇,其余的要多冷清就有多冷清。江苏南通的余东古镇就是如此。

余东,始于唐代,兴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鼎盛时期它曾是南通地区土布纺织中心,是蓝印花布的发源地,所产的芙蓉衫、芙蓉巾都成为朝廷贡品。

彼时,人们称这里为“小上海”,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它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与上海只隔着一条河),因为它发达的商业。

千年沧桑巨变,当人烟散去,古镇徒留一声声无奈的叹息和那残破不堪的岁月印记。

01

余东史

余东古镇,古称余庆,又名“凤城”,传说在筑城时,这里曾有异鸟飞降,故文人称之以“凤城”。

余东,地处长江与黄海交界处,2000多年前,在江海冲击作用下,这里隆起东布州(即余东一带)与南布州(约当今通州市金沙镇以东至通州市忠义乡一带)为代表的几处沙丘。

南北朝时期,东布州与南布州开始产生了明确的界限,两者之间形成了一条狭长的水脊,因形似牛角,人们称为“牛角梢”。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布州的范围越来越广。唐朝时,官府看上了这里的杂草丛生,荒无人烟,使之成为罪犯流放之地。

尉迟恭之子尉迟宝庆因受薛刚反唐之牵连避难于此地,围垦筑寨,取其姓名首尾二字为余庆。此后除了官府流放大量犯人到此垦殖,因其滨江临海的地理条件,也逐渐吸引了移民来此定居,这里也逐步形成以煮盐为生的沿海村落。

宋代时,此地盐业兴旺,苏、皖、浙、晋等各地商贾相继来此开店经营,余庆络绎成市,建置余庆场。到了元代由于江海潮起潮落,大片陆地相继露出,余庆因位于余中沙之东,故更名为余东,沿用至今。

02

余东盐

“盐”是余东发展的关键。

早期的余东坐拥面积巨大的海滩,为“煮海水为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盛唐开元年间,余东煮盐业发展势头迅猛,于是朝廷便派人在此设置了专门的盐税机构,开创了古通州南部地区因盐设官的先河。大历年间,黜陟使李承实巡查此地,在此围垦筑堤设灶煮盐,余东由此又有其别名“李灶”。

清代,为两淮盐业鼎盛时期,煮盐业的蓬勃发展,使余东逐渐成为声名在外的产盐区。当时两淮共有23个盐场,余东场为其一。余东盐场所产之盐号称“吴盐”,也叫“真梁盐”,其盐质冠于两淮,是盐中的上等佳品,故畅销全国,成为朝廷贡品,余东也遂成为清代淮南的一个盐业重镇。

余东古镇现存的古运盐河和两个盐码头,以及盐仓、盐店、盐栈等遗址,依然彰显着曾经的辉煌。

盐业的不断发展,不仅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还造就了余东这一袖珍古城。

03

余东城

余东城,好风光,它有四城踞四方;

城里城外各十庙,五山五坊三条港;

四河七桥四池塘,还有青墩双井庄;

亭台楼阁堂会院,凤城福地美名扬。

一首旧时民谣可大致说明鼎盛时期余东城的全貌。

如今,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后,余东古城“中轴对称,城河相拥”的基本格局仍存,原有的四城门、十庙、五山、五牌坊皆消散于历史烟尘中。

如今的余东古镇区,面积约为0.89平方公里,是明代余东城所在地,最突出的当属弥漫着古朴气息的余东老街。它是南通地区内唯一一条保存得最完整街道,长876米,由2146块石板铺成,石板底部为下水道,古时还兼藏兵洞功能。

漫步在余东的老街上,岁月的青苔爬上墙头,每一块砖石都在沉默叹息。

当年街巷两侧的商铺旧宅多数仍在。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郭利茂银楼,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它见证了余东镇曾经的辉煌。

以老街为中轴线的姐妹井,哪怕过了数百年仍水量充沛,水质甘洌醇美,且天旱不干、暴雨不涝。据说,这是明代两姐妹同嫁余东镇后开凿而成,因其大小、式样完全一致,故称“姐妹井”。

余东不大,但它安静闲适、独具风韵。街头哼唱的曲调《通东利事》令人回味无穷,祖传秘制的江海成擦酥饼甜咸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