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朴村 首页
这所学校不简单!从市的“十连冠”、“六冠王” 到省的“六连冠”!

厦门市竹坝学校

被教育部官方网站认定为

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


它从市的“十连冠”、“六冠王”

到省的“六连冠”

从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

到令人刮目相看且倍受关注的特色学校



竹坝学校之所以有如此辉煌的成就

并非偶然


今天就跟着小编

一起来探索下这所排球特色学校



办学之路


竹坝学校排球运动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以温文彬老师为代表的老一辈竹坝人的带领下,学校秉持“艰苦奋斗,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竹坝精神,坚持“抓体育,促德育;抓德育,促智育”,走出了“体育兴校,体育强校”排球特色办学之路。



足球起家  传承愚公精神


在当时举国上下最困难的时期

陆陆续续迎来了

以温文彬为代表的一批又一批归国华侨


从国外回来的学生很喜欢体育运动

当时学校没有专门的体育场

每当下课期间学生们

都挤在校门口一小块空地上踢足球


看到学生如此爱好体育运动

温文彬提议

在学校后面的山坡上修建运动场

这一提议

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农场的大力支持


于是,全校师生和农场人民都加入挖山建体育场的行列中来,师生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用了整整四年时间,最终挖出了200米跑道,90米长、45米宽的足球场。


就是在这样一个堪称国际最小标准的足球场,温文彬老师组织学生课上学习,课余训练,结果竹坝学校的“娃娃兵”不负众望,在与外校的比赛中,“赤脚”踢出了个冠军。



过去的日子是艰苦的

但给竹坝学校留下的却是宝贵的财富



竹坝人从此学会了坚持,为了开辟一个球场坚持了四年,为了一个足球坚持了四十多年;竹坝人也学会了奉献,小朋友捡石块,大孩子帮推车,大人肩挑手扛,为了我,也为了大家;竹坝人更学会了拼搏,赤脚踢球,自制体育器材……只为了热爱的体育运动。



排球发家  铸就“竹坝精神”


现今的竹坝人

谈论起温老师,谈论起排球队

无不说到“竹坝精神”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清楚

这就是“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于拼搏”


温文彬老师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土教练”

不是体育科班出身的他

竟然带出一支女子排球队

而且一路过关斩将,创下“十连冠”的记录

听起来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据温老师回忆说:

“刚开始接手排球队时,自己也是似懂非懂,经常要跑到体校,向专业老师或教练请教,偶尔也买一些有关排球的书回家琢磨一番,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土办法’。”


当然,除了“土办法”外,更重要的是团结拼搏、持之以恒的精神,这就是他们比赛能够取胜的“法宝”。





而体育上的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又渗透于德育与智育中,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温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让许多市区领导感动不已,他们说:“每所学校只要有一位像老温这样的老师,就不愁搞不活起来!”



因为有了领导和教练的引导

比吃苦,比坚持

成了排球队的训练作风

队员不用教练在场也能自觉训练


因为有了这样的训练成效,近年来我们参加省市级排球比赛成绩稳中有升,从包揽市赛冠军奖牌,到今年省赛男排六连冠。更因为教练队员场上场下的优异表现,我校排球队已连续六年荣获省运会“体育道德风尚奖”。



训练的精彩场景一幕幕上演,优异的成绩又频频传来,现在的竹坝球队在师生的心中俨然成为了能够坚持、敢于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象征了。



传承精神  丰富自身内涵


将自主管理融入自己的特色

学校的一些集体活动

包括社团组织、学生会、文明督导队组织等

是不设门槛的,让学生自由选择


每个学生在督导别人时,自己也会严格要求自己,无形中起到了教育自己、修正自己、规范自己的作用,也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诚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使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



目前,竹坝学校的自主管理正走向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学生来学校不但是学知识,学文化,更是学礼仪,学做人。学生在这里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学校除了体育运动,文艺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彰显出自己的特色。






竹坝不但体育兴校、艺术教育丰富、学生自主管理,学校的教学质量更是多年来稳定在区前茅,曾两次荣获市初中教学质量优秀奖,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学校,现在仍是厦门市“文明学校”。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今天的竹坝学校

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转载《同安教育》

——河流——

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