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区 首页
国难思良将,湖北辞职的县委书记陈行甲你在哪?

作者:今纶,来源:抱朴财经

国难思良将。

最近因为疫情,因为湖北的一系列新闻,我又想起了已经辞职多年的原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而且把他的一系列视频、文章又找出来看了一遍,感慨良多。

陈行甲是谁?原恩施州巴东县委书记,他铁腕反腐:在他直接指挥的全县反腐风暴中,抓捕的官员和不法商人共87人,其中局长9人,直接牵出的县领导5个,包括县长、县委副书记等重要官员。

他高调为巴东的旅游业代言:他演唱的《美丽的神农溪》放到网上,当晚点击量达到15.5万次。为宣传旅游业,他从3000米高空跳伞,全程直播。陈行甲的高调很快打响了“秘境巴东”的旅游品牌。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干部,却于2016年底辞职。他自己在接受电视媒体采访的时候说:“90%是自己的主动选择,10%是遇到了难过的坎”,他还说“领导也不一定都是好人”。

因为没有更多的公开媒体披露,我们自然不便评论,但是我们想说的是:湖北需要太多的“陈行甲”,而且,不仅仅是湖北。但是他们偏偏从最需要他们的岗位上主动或者被动离开了,这是为什么呢?

高调为什么就不能被容忍?

请假设一下,如果是陈行甲去参与甚至主持如今在湖北武汉的关于疫情的新闻发布会当如何?我相信他一定能赢得记者的尊重甚至喝彩,我相信他一定会尽力说真话,我相信他一定能对数据对答如流,我相信他绝对不会在记者提了两个问题之后自己去念稿子……

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相信”?因为事实摆在那里:他已经通过一系列高调的动作引起了媒体的正面关注,这说明他懂媒体。他一直在说真话,连举报他的人也找不到下手的机会,只能说他收受群众的“情感贿赂”,这是多么无耻的人才能想得出来的罪名。他去巴东之前就认真地记了满满十页笔记,前后花了一周的时间,人还未到,心已先至,他做事之前会做足准备。而且他是电视节目《我是演说家》第五季的全国总冠军,他的口才与思辨能力无需多言。

这样扎扎实实干活的聪明人,他如果是以官员身份出现在新闻发布会,当然会增强普通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当然会消弭两者之间的对立情绪。因为他不是“官油子”,他是一个接地气讲人话懂媒体的实实在在的人。

但是,湖北失去了他,他毅然决然砸掉了自己的铁饭碗,南下深圳做公益。用他自己的话说,(做公益)有时候感觉是在做“高级叫花子”。

湖北需要太多的“陈行甲”,是因为需要他们讲真话干干净净办实事。

陈行甲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已故母亲的照片。当县委书记的时候,他把母亲的照片也放在自己的办公室的书柜上,让母亲“关注”自己的办公状态。就在这个办公室,有人向他行贿,他拒绝了,因为母亲教会他干净做人,因为母亲的照片就在办公室里安静地看着他。

陈行甲做事做得怎么样?是不是只会高调,不会做事?当然不是的。

在巴东县委书记任上,陈行甲入选全国“百强”县委书记,这是来自官方的高度认可,说明陈行甲的工作能力、实干精神、廉洁自律是得到肯定的。一年多之后,恩施州级领导干部人选名单公示,陈行甲在列,且是14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却选择了挂冠而去,并留下传颂一时的文章《再见了,我的巴东》。

为什么会这样?公开的新闻报道表达了陈行甲的态度,他说:“我厌烦了戴着面具做人、做官。”一针见血!

戴着面具做人、做官很容易导致对真实数据一问三不知,很容易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答非所问,很容易在摄像头前吹牛皮,很容易敷衍上级打压下级,这些事儿,陈行甲都看透了,所以要选择离开。而且是裸辞,有一段时间没有收入,这该有多大的决心!

是时候认真思考一下,高调的、能干活的、铁腕反腐的陈行甲为什么要离开了。

高调为什么就不能被容忍?个性强为什么就不能在体制内生存?未来,我们该如何对待“陈行甲”式的干部?这不是一个小问题!

关心弱势群体,对腐败“零容忍”

湖北需要太多的“陈行甲”,他有悲天悯人的心,有呵护弱者的大爱。

陈行甲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村里有一户很穷的潘姓人家,家里有七个孩子。潘家经常到陈家借盐,因为担心陈家拒绝,每次都派不同的孩子来借,借了从来不还。陈行甲当时很小,他就问妈妈“为什么他们借了不还,还要借给他们”。妈妈批评他:“人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怎么会借盐吃?我们不给他们借,他们就没地方借了,以后不准你说这种话!”

这就是陈行甲接受的教育,关爱弱者,并呵护他们的尊严。

陈行甲赴任巴东县委书记之后,走访了很多贫苦户,泪水常常控制不住,因为有些贫困户不是家徒四壁,而是“家徒三壁”,他们家里只有三面墙,只能说是勉强活着。

在这样的情况下,陈行甲第一次去接访,结果是从早到晚一直在接待群众。接访是陈行甲在巴东头一两年的重要工作,光是大规模群众集体**,他就接待过三十批,最多的时候,近200个老百姓把他团团围住。

陈行甲把巴东人当自家人,所以大家亲切叫他“甲哥”,而不是陈书记,当干部当到这一步才是无愧于心的真正成功!

其结果是什么?是巴东人相信陈行甲,相信政府,相信干部,这难道不是当下最需要的吗?所以我说,湖北需要更多的“陈行甲“,而且不仅仅是湖北。

陈行甲偶尔回巴东,只是下车一会儿,就被巴东人拍到照片,上网疯狂转发,大家欢呼“甲哥回来了”,这就是民心。

民心如镜,谁给他们干了活,谁是清官,谁是腐败分子,谁在混饭吃,他们一清二楚。

陈行甲还认穷亲戚,和艾滋病患儿结对子,也带动了儿子和艾滋病儿童交往,儿子甚至去这家住了三天。何以为人?何以为父?陈行甲有言传有身教。

当干部没有发自内心的对贫困人群,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恐怕是干不好工作的,他只是在机械地执行命令、打卡、写报告、做报告,那不叫干部,那叫机器人。

正是因为对弱势群体的关心,进一步激发了陈行甲对腐败的“零容忍”,老百姓太苦了,太不容易了:当时的巴东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50万人口中有17万贫困人口,有一些人却只需要一个电话、一张纸就能几十万几十万地“搂钱”。

陈行甲气愤难当,对腐败公开宣战。在县纪委大会上,针对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他大声疾呼:“你们这些局长、主任和书记、镇长,不要再在工程项目上想任何心思、做任何文章!”

陈行甲当众痛斥了一个腐败工程,“300万的项目还没开工,就上下送出120万。”这段话后来成了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老黄牛”区委书记易学习的经典台词。

陈行甲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有人公开威胁说:“既然陈行甲想搞死我们,我们也要搞死他,搞不死也要搞臭他。”

陈行甲的公车里,警察专门为其安装了防爆装置,并叮嘱司机每次出行前都检查一遍。这些细节,陈行甲都在公开的电视节目里加以确认。

什么是真正的“正能量”?

“不会做官”的陈行甲捅了马蜂窝,赢了民心,当然是正能量。虽然我很不愿意用“正能量”这个词语来诠释一些问题,但是为了说明问题,又不得不用。

何为“正能量”?长江融媒肖畅、汉网杨剑以及《黄冈日报》的奇文《深夜碰头会》不是正能量,是彻头彻尾的负能量,后面两篇堪称马屁文章。当然,那些不会不能不愿好好干活的人也不是正能量,相反,敢于批评他们的人才是正能量,比如张欧亚。

引用一段话——““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知道是说谁的吗?自己搜索一下。

再引用一段话——“决不能把自我批评变成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相互吹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知道是谁说的吗?请自行搜索。

有些人打着正能量的名头到处喷,其实就是憋着一肚子坏水害人,什么叫正能量?说实话说真话才是正能量,能把活干好才是正能量,说好话有可能是正能量,更多的时候是纯拍马屁,纯度高达100%。不但害了群众,还害了干部。

陈行甲的言行就是正能量。

陈行甲不但能把活干好,还很有才情。

在母校清华大学演讲时,陈行甲曾说起他在读罗素的书时曾经让他热泪盈眶的一段话:

三种简单而又极其强烈的情感,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对世人疾苦难以遏制的同情心。

陈行甲曾言:“你不是太阳,但你可以发出比太阳更温暖的光!”

在告别信中,他引用泰戈尔的那句“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来到最接近你的地方……”

他写诗,他为巴东旅游录制MV,他从高空跳伞为巴东旅游代言。他当然是才华横溢的湖北人。

离开湖北赴广东前,陈行甲曾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说:我不敢说自己不负苍生,但我敢说自己不负本心。

这些难道不是正能量?

一个干净做事,高调做事,有工作**的工作狂,一个理想主义者,在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能够在清华园的操场上即兴唱歌,而且唱得很不错,这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活生生的人,但是他却干不下去,因为他太“另类”。

有人说:一个理想主义者永远不会孤独?真的吗?

陈行甲已经“逆水行舟,看破红尘,激流勇退,还我自在”了,这是谁的损失?

再次呼吁:湖北需要太多的“陈行甲”,而且不仅仅是湖北!

2016年12月2日13时许,湖北“网红县委书记”陈行甲在其微信朋友圈公开发文表示,“各位父老乡亲,我即将离开我热爱的巴东。在这里通过好朋友一诺的公号向大家一起道谢并道别。”

此前, 1971年1月出生的现任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在2016年9月被定为“州级领导干部人选考察对象”。

陈行甲表示,“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这些年对巴东的关注和支持。我已经完成了巴东代言人的使命,所以,我个人近期将不会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恳请大家不再关注我个人,还请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巴东啊——虽然地处偏远、暂时贫困,但是无限美丽、充满希望的巴东。”


陈行甲《再见,我的巴东》全文

就要离开巴东了,心里有太多不舍。窗前是夕阳下西壤口远山的轮廓,连绵起伏若波涛,就像我此刻的心绪。五年多时间,似乎一晃就过去了,有很多的话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

来巴东之前,我生命中和巴东只有两次交集。一是小时候11岁之前,在兴山县高桥乡下湾村长大,那里离巴东县边界的白湾村只有十几里路,我知道姨妈就嫁在巴东县一个偏远的村子;二是十年前从宜昌坐船到重庆,曾经在烟雨濛濛中经过巴东,同行介绍巴东县城旁边的巫峡口就是五元人民币背后的图案。

2011年10月9日,接到省委组织部通知要来巴东工作。“巴东”两个字遥远而模糊,我只能通过网络来了解我的新家。至今仍记得最初在百度键入“巴东”之后,给我的深深震撼。在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风光背后,邓玉娇、冉建新这些个名字,把“巴东”两个字牢牢地链接在天量网络负面信息中,夹杂着怨气、戾气,汹涌扑面而来。

我用了一周时间全面地搜索巴东,了解巴东,我的笔记本上记满了整整十页,人未到,心已先至。2011年10月15日,我离开宜都,踏上巴东的土地。我带着沉重的责任而来,带着深深的担忧而来,带着满腔的热情而来。

2011年11月,第一次登上大面山,在漫山红叶簇拥的轿子岩上,远眺穿越巫峡从天边奔流过来的长江,心里涌起莫名的感动,想起了泰戈尔的那句“这是最最遥远的路程,来到最接近你的地方……”,我觉得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门”。

那天晚上,我写下了来巴东后的第一首诗:

终于,我来到这条河流,

穿过斜阳,穿过密密的山林,

我看见了你,

在红叶尽处,你孑然而立,

这就是梦中遥远又清晰的你么?

你在这里默默地等候了多少年哪?

亲爱的,我来了!

我找到了你,就在今生!

我要告诉我前世的前世,/我们已经在今世相遇;

我要告诉我来生的来生,

因为爱,我愿意做一块幸福的石头……

这些年就这么过去了,此刻,我觉得我就是一块幸福的石头,在生命中最好的时光,落到这里。清晨在云雾霞光中醒来,白天在大山大水中穿行,傍晚在船笛灯影中漫步,入夜枕着阵阵涛声入眠。回望在巴东的每一天,都是幸福。

用最简单的词汇来表达此时的心情,就是“感谢”。

感谢巴东五十万父老乡亲,感谢你们的接纳,让我在第一时间就感觉回到了故园。我在巴东的十多万穷亲戚们,虽然不为你们直接服务了,我还会牵挂你们,还会尽力为你们做一些事情。

感谢我的同事们,感谢你们的支持,县委这几年每年确定要干的几件大事都得到大家的拥护。希望你们将来念起我时,能体谅、忘记我的严厉和苛刻。以后我不再是你们的领导了,但我还是你们的微友,你们的笔友,你们的球友,你们的驴友。

感谢我苍老的亲亲姨妈,妈妈生前最牵挂最心疼的大姐。还有我的三个表哥,你们在偏远的村子里默默地劳作生活,这些年,你们从来没找过我,没有让他人知道你们是县委书记的至亲,哪怕姨妈病重到县医院来住院,都没有让我知道。

感谢众多的网友们,感谢你们满怀热情地鼓励、监督和批评,其实这几年我一直和你们在一起。我在论坛有ID,名字是五个字(别猜,管理员也不知道那是我哟),偶尔也发过言,参加过讨论……,也要特别感谢石头、虫子、小只只,你们爱之深,责之切,一直坚持从批评角度发声,对我的工作是很好的帮助。

最后感谢默默奉献,支持和服务巴东乡村公益的王名老师、濮存昕老师、狄森、邓飞、袁辉、陈静小师妹、李杰大哥、鹏飞、安玉、周健、米燕……以及所有长期或短期,有名和无名的支持者们。你们不图名不图利,对弱势者充满悲悯,并付出满腔热忱,你们的精神和情怀温暖着这方仍然贫瘠的土地。巴东五年,与你们为伍,也让我时时直面来自草根的真正的自己,深深感受到服务于草根才是我一直追寻的幸福。

我在巴东所做的工作,自己最满意的是和大家一起凝练了“干净、自强”的巴东精神,并带领大家一起身体力行。我不敢说自己不负苍生,但我敢说自己不负本心,敢说自己是个不收钱的县委书记,敢说自己已经拼尽全力。

我最遗憾的是,近五年来,巴东的产业发展一直步履艰难。这几年我们用力最大的生态文化旅游业直到今年才算是真正地起势了。去年底和今年启动的几个大项目国网光伏扶贫、高铁小镇、长江盈彩水岸让我们看到了曙光,但实施过程中困难不会少。我的后任同事们,你们带领全县乡亲们脱贫奔小康的任务还很重。

艳平又勤奋又正直,郭玲有情怀有担当。相信我的后任同事们会比我干得好。相信未来的巴东一定会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社会生态山清水秀,自然生态山清水秀,是长江边上最干净最美丽的小城,是一个外地人来了都不想走的地方,是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感到幸福的地方!

清清的我走了,正如我清清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见了,我的巴东!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此去经年,山长水阔,你在我的心里,在我的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