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村 首页
赤松茸解乡愁!在外的涿州人你应该回来看看了!

涿州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经济相结合,建设了一批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在松林店镇常村的赤松茸种植基地,一排排土埂上红嘟嘟的赤松茸掩盖在秸秆里,密密麻麻的。老藤每天的工作就是采摘赤松茸,因为每天上午9点一过,一天的赤松茸必须采摘完毕。老藤说:“很多人反馈吃了这个菇以后,就再也不想吃别的菇了,一方面是因为赤松茸的营养价值普遍高于其他菇,口感非常爽滑,更重要的是这个菇用的是木屑、稻壳、稻糠和玉米芯等纯农作物作为基料,菌是在土里发出来的,不添加任何药和激素!新鲜采摘,产地直供,吃的放心。”


但是最近老藤有些棘手的事,林下的赤松茸很容易被超市、饭店、批发市场各档口遗弃,所以导致全国大部分林下种植基地的菇做了盐水或者干品,比如贵州、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因为脏、卖相差、出菇期短影响了市场占有率,但是实际上林下菇的生长环境和野生的没什么区别,大棚的菇固然漂亮,但是林下的菇更天然!老藤介绍说,目前70亩的赤松茸已经有20亩进入盛产期。


为搞好赤松茸引进示范推广工作,2018年涿州市农业农村局通过试验林下种植、温室种植、露地种植等不同种植形式,经过首期30亩赤松茸试种成功,既有了经济效益,也成为了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一项颠覆性措施。


 秸秆既得到综合利用,还有客观的经济效益,为抓好“增点扩面”工作,涿州市农业农村局专门制定了赤松茸推广方案,对于棚室种植的每亩补助菌种4000元,林下及露地种植的每亩补助3000元,充分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助力推广赤松茸种植,2019年赤松茸种植面积扩大到330亩,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