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丰社区 首页
读一个“龙山本科” ——记宁乡经开区驻红岩溪镇对口帮扶工作队长潘敏扶贫事迹

 宁乡经开区驻红岩溪镇对口帮扶工作队长潘敏戏称自己来龙山县扶贫是在读一个“本科”。一个“本科”不仅仅是四年时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参与了伟大的脱贫攻坚事业,更重要的是在参与过程中真正走进群众:解群众之困,急群众之急。因此,扶贫工作就像在大学读书一样,是一次历练,是对家庭、责任、群众新的认知,成为一生中宝贵的财富。


7月18日,在龙山县红岩溪镇潘敏的办公室。当笔者提出想对他的扶贫事迹进行采访时,健谈的潘敏腼腆了起来。

  “我没什么好采访的,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

  在笔者再三要求下,潘敏勉为其难的谈起了他背离长沙的家独自来到红岩镇扶贫的故事。



一个人的队长

  2017年长沙市支援帮扶龙山,潘敏所在的宁乡经开区对口帮扶红岩溪镇。由于人员紧张,宁乡经开区只派潘敏一个人来。

  “两年前,我是最年轻的队员也是最年轻的队长。”89 年出生的潘敏幽默地说。“刚来时,确实有些不适应,比如,这里一天只吃两顿,我胃不好,一个多月瘦了十斤。”

  生活上的问题只是小困难,潘敏深知自己背负着宁乡经开区的期望,手上捏着千万的扶贫资金,责任重大,必须沉下心来,才能完成使命。

  积极融入当地生活,研究扶贫政策,实地调研走访,同其他帮扶队积极交流经验。经过三个多月沉淀,潘敏竟学会了很多当地方言,踏遍了红岩溪镇每一个地方,也有了自己思路:先重点搞基础设施建设,后重点搞产业发展。

  厕所革命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厕所”。红岩溪镇的厕所很多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尤其是在西湖小学校、敬老院、农贸市场三地,厕所问题是长期困扰当地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潘敏把修建三个厕所的工程报上去的时候,很多人都诧异。“我一来搞的都是小事,但那是群众最急需的。”让潘敏记忆犹新的是,厕所修好后的一次走访,西湖小学校长陈清先紧握他手时的感动。

  碰巧的是,一年之后全国上下都兴起了一场厕所革命。

  “不是领导要什么就帮扶什么,也不是当地政府要什么就帮扶什么,而是老百姓要什么就帮什么。”如今,通过基础设施的帮扶建设,红岩溪镇集镇条件变好了,镇卫生院住院楼变大了,镇敬老院的路变宽了,镇学校的桌椅变新了。

 产业革命

  “走,看看茶园去”。

  雨后天晴,在红岩溪镇比沙村,路边的荒山已成茶园,一群村民正在给茶树除草,新翻的土地飘散着香气。潘敏一边查看茶树的生长情况,一边和建档立卡户宋道旺交谈。

  宋道旺,以前无一技之长,漂泊在外打工。今年他种了200亩黄金茶。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一棵黄金茶种下满一年后,即可采摘成品茶1.5公斤,两年后达5公斤,三年后就能丰产,按照目前市场保守估计,每亩纯利润至少5000元。“穷山沟的荒山成金山,这都得感谢潘队长。”

  “要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形成长效稳定的脱贫机制,才能脱贫不返贫。”2017年经过反复进村入户走访、多次实地调研考察,潘敏制定了以“两茶一游”为重点的产业发展规划,开启了红岩溪镇的产业革命,重点发展黄金茶、油茶种植和乡村旅游产业。

  目前全镇黄金茶种植已达4000余亩,红岩溪镇黄金茶种植基地已经成为龙山县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读一个“龙山本科”
  “我曾在大学读了4年,现在正在龙山读一个‘本科’”。谈到未来,潘敏风趣地说。今年3月,长沙对口扶贫龙山的队员新老交替,第一批队员大多人都回了长沙,潘敏却选择留了下来,这意味着他还要在龙山呆两年,去读完他的“龙山本科”。
  扶贫两年多时间,如今潘敏的儿子已经四岁了。“儿子才2岁,就被送到幼儿园,由于长期在外,儿子不太理我,发视频不接,有次睡觉的时候突然把我推开······”潘敏开始哽咽。
  “谁不想回家呢?我的事还没做完。基础设施会永远留在这里。但是产业呢?许多产业项目还要把关跟进,让它们在当地扎根,产生稳定效益,形成长效稳定的脱贫机制,这样才对得住老百姓,那时候,我也就可以回家了。”当谈起产业发展,潘敏又开始滔滔不绝,仿佛忘记了回家的路。

来源:宁乡蓝月谷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