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丰社区 首页
创新治理看三湘 为民造福美名扬——平安法治湖南建设纪实

 伟人故里,山河锦绣,热土潇湘,平安和谐。近日,2019全国法制(治)报社长(总编辑)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同时启动“创新治理看三湘”采访活动。来自全国29家省级法制(治)报的社长、总编辑和记者组成采访团,分南北两线,行程上千公里深入20多家政法单位开展采访活动。
  近年来,在平安湖南、法治湖南建设工作中,勤于开拓奋进,乐于为民造福的湖南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广大政法战线同志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新方式新举措,使社会治理更加科学更接地气;巧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智慧为民排忧解难,守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天平;努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冷水江市:“智慧社区矫正”渐入佳境

 利用大数据智慧系统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精准矫治,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社区服刑人员脱管和重新违法犯罪,作为湖南省第一批“智慧社区矫正”试点县市之一,冷水江市社区矫正正逐渐走向智慧化。

人在网上走 事在网上办

 4月10日,冷水江市社区服刑人员李某前往浏阳市司法局报到。1个月前,被判刑又失业的李某遇女友离开的打击,变得消极低沉。经工作人员心理危机干预后,李某重拾生活信心,并在200余公里外的浏阳市找到了新工作。

  4月2日,李某通过社区服刑人员“在矫通”提交居住地变更申请,上传个人申请书和就业合同到湖南省社区矫正管理系统平台。当地司法所和冷水江市司法局核实并在信息平台上进行审批后,将迁居函通过平台发往李某拟迁入地浏阳市司法局。浏阳市司法局在收到系统工作提醒及调查核实后,在网上进行接收审批,李某所有档案和文书通过平台自动流转至浏阳市司法局。

  “传统社区矫正工作模式下的居住地变更手续很繁琐,要经过10余项复杂手续。” 冷水江市社区矫正工作局局长佘志燕介绍。

  由湖南省司法厅组织研发的“湖南省社区矫正管理系统”,是部、省、市、县、乡五级贯通的社区矫正一体化大平台。该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将社区矫正各项业务工作与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移动技术和物联网深度融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标准化的业务管理流程和工作评价体系。平台涵盖调查评估、衔接接收、矫正宣告、矫正执行、解除矫正等社区矫正各个环节,集成业务办理、安全监管和综合分析等功能。冷水江市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和业务办理实现了“人在网上走,事在网上办,结果网上查”。

化有形之手为无形之网

  冷水江市司法局局长苏建桥告诉记者,过去监管社区服刑人员,主要靠工作人员到社区服刑人员家中走访、社区服刑人员每月到司法所报告日常情况,及矫正小组反映情况来了解掌握其动态,对其是否离开法律限定的居住行政区划,大部分时间不得而知。

  现在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手机App定位和电子腕带定位,划定限制活动区域的“电子围墙”后,便可远程控制和无缝监管。

  目前,冷水江市正探索将社区矫正纳入网格化管理,依托社会治安公共监控,对重点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视频监控。

大系统共治 大数据慧治

  冷水江市在市社区矫正中心建立指挥中心,为全市10个司法所装配高清监控摄像头、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实现与上级中心互联互通。

  “过去如要对全市社区服刑人员开展点训检查,必须派车派人深入到司法所现场。”冷水江市司法局副局长叶冠西说,“现在运用信息设备,在社区矫正指挥中心通过远程视频督察系统,在1天内足不出户便可完成工作。”叶冠西介绍,社区矫正指挥中心集成信息定位监控、视频监控、视频督察、视频会议和视频教育五大系统,大大提升了全局指挥、精准处置和快速响应能力。

工作在掌上 管理在指尖

  5月17日,一条要求刷脸后才能继续学习的提示,打断了正在“在矫通”上学习的刘某。湖南省司法厅组织研制了工作人员社区矫正移动App“矫务通”和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移动App“在矫通”。“在矫通”上可进行人脸签到、电话汇报、在线教育,实现对其报到、定位、教育等管理。当社区服刑人员出现异常签到、越界、关机时,系统将自动报警,工作人员通过“矫务通”即可及时掌握和处置。

  自去年8月湖南省社区矫正工作通过平台开展网上考评以来,冷水江市月月满分,名列全省第一。冷水江市连续6年实现社区服刑人员“零脱管”“零重新犯罪”,为“平安冷水江”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醴陵市:用网格畅通城乡服务“神经末梢”

他们是走街串巷倾听民意、为民服务的网格员,更是群众信赖的“嘴”和“腿”。通过遍布全城各个角落的800余名网格员,借助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醴陵市将社会治理“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

网格化管理让城乡管理精细化

  2017年4月份,醴陵市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成立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开发了基于大数据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和“醴陵网格巡查”App。

  醴陵市将全市划分5个一级网格、24个二级网格、270个三级责任网格,城区划分成220个四级基层网格,农村划分成600个四级基层网格,在镇(街道)、村(社区)分设网格化分中心、网格化工作站,聘用了220名专职网格员、600名兼职网格员。除了设立网格长、党小组长、联组长“三长”外,每个网格还配备了督导员、调解员、网格警员、巡防员、网格信息员等。

  每天,网格员需要不断采集更新房屋楼栋人口等信息,发现网格内需要处理的民生问题,按村(社区)、镇(街道)、市逐级上报。

  据中心协调调度组组长介绍,网格员采集录入的事件,需要部门(单位)解决的,由系统自动转至“数字城管系统”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分流交办给相关责任部门。一般事件要求7个工作日内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必须给出相应回复。此外,通过网格化中心与政务中心业务整合,“醴陵智慧政务”App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深度融合,设立“掌上办事大厅”,实现664项民生事项一键查询办事指南、网上提交资料预审。

网格员成为上门入户的贴心管家

  35岁的陈毅已经在来龙门街道当了2年的网格员。此前,从事陶瓷生意的他曾是一名资深社会公益志愿者。

  每天8时许,陈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先到社区工作站报到,和工作站小组长、网格长对接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到网格开展巡查走访。

  陈毅负责的网格人口密集,约有560余户2000余人。时间一长,陈毅和社区居民混熟了,他就先按楼栋划好分片区巡查,再去提前约好的居民家中采集信息、代办服务等。

  网格员除了日常走街串巷,每周还要和社区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开会交流。不管是楼栋里的大事小事,家里发生的矛盾纠纷,还是社区井盖没了、墙倒了、下水道堵了……居民都会跟陈毅说,300多人的网格微信群总是热闹非凡。前几天,社区里的一棵树被大风刮倒,堵在某小区进出路口,陈毅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不久,大树就被移走走。

  2018年的一天,胜利社区居民告诉网格员易飞明,社区里来了一群陌生人,形迹可疑。联系警方后,民警担心打草惊蛇,要求易飞明以采集信息的名义,悄悄观察对方情况。面对上门的网格员,对方不愿开门,而是把身份证从门缝里递出来,易飞明将情况作了反映。“民警上门一查,发现果然是个传销组织。”易飞明说。为网格居民消除安全隐患的事,每个网格员都能数出几桩。

  截至目前,醴陵网格员共走访帮扶困难群众680276人次,上报事件82513件、社情民意11851件,为居民帮代办各类事项99407件,发放惠民便民政策宣传资料65万余份。2018年,醴陵市获得“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市”荣誉称号。

宁乡法院:用法治守望民企发展生态

今年4月30日,三一集团的工作人员将两面锦旗送到宁乡市人民法院院长吴欣与副院长刘舟舟手中,感激的话说了一大堆。



  三一集团是湖南省重点民营企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时常发生买受人拒不付款的情况,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掣肘。

  4月20日前后,20件以三一集团为申请执行人的案件陆续进入宁乡市人民法院执行局。考虑临近五一小长假,执行法官迅速通过网络平台对被执行人进行查控,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查封被执行人名下的房屋与车辆,同时将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纳入限制高消费名单。在法院一系列强制措施下,5起案件的被执行人主动联系执行法官履行了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专业审判

  宁乡市有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两大园区有近500家企业。其中,上市公司3家、外资企业41家,经济总量在长沙市举足轻重。

  为解决涉企纠纷案件,2010年12月,宁乡市人民法院挂牌成立金洲人民法庭。法庭成立以来,每年新收案件逾500件。承办法官坚持繁案精审、简案快审原则,加强案件的调解预判,案件调撤率高达60%。

灵活执行

  在一起股权收购纠纷案中,被执行人(公司)迟迟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在法院沟通、调解后,被执行人拒不退还申请人已支付的钱款。为保障申请人利益,宁乡市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前往广东深圳、惠州,江西等地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调查并冻结,查封了被执行人股权,查封冻结财产价值总计约8000万元。

  长沙某量具厂是一家拥有雄厚技术和品牌竞争力的老企业,曾荣获“湖南省著名商标”与“长沙市诚信单位”称号。2009年,公司新任法定代表人接管后,因经营不善、投资过快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停产。公司拖欠职工工资以及银行贷款总计上千万元,宁乡市人民法院受理的该公司起诉达100多起。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承办法官通过对厂内资产排查摸底分析后认为:若该厂能盘剥债务,进行技术改造,改善经营方式,现有生产线尚可运转,老牌企业可转危为安,且该厂的法定代表人也表示了想要转型重启的意愿。在当地政府的支持配合下,执行法官组织债权人、债务人进行协调,向双方当事人讲明案件执行风险与利弊,共同探讨该厂边生产边还债的可能性。

  通过耐心又充满诚意的谈话,取得了债权人对还款协议95%以上的认同与支持。对未达成还款协议的申请执行人,法院逐个突破,最终也基本达成还款协议。目前,该厂已经重新恢复生产经营,并且依据达成的还款协议按计划逐步偿还债务。

把脉问诊

  “一些研发新材料的企业,他们的研发成果与其他同种类的产品可能就是一个元素的差别,甚至是一个元素剂量上的差异,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没有申请专利保护,日后很有可能惹上知识产权方面的麻烦。”几次走访企业之后,宁乡市人民法院院长吴欣发现一些企业往往更注重效益,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对此,法院主动与2个园区对接沟通,适时为2个园区内的企业提供普法论坛与讲座。

  今年4月份,在第19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由宁乡市人民政府主办,宁乡市人民法院、宁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宁乡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承办的“严格知识产权保护,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主题论坛讲座召开,近200名企业代表会聚一堂,聆听了一场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大课。

司法体制改革的“郴州经验”

 2015年,郴州中院被选为湖南省惟一一个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中级法院,在湖南省率先完成员额制改革、司法质效连续4年排名全省前列,多次在全省法院工作会议上就司法体制改革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郴州经验”。

院领导办案常态化 专啃“骨头案”

  3月26日,郴州中院院长罗水平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陈某、李某等10人涉嫌犯故意伤害、非法拘禁、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罪一案,并当庭宣判。

  2017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指定郴州中院管辖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魏民洲受贿案。罗水平担任审判长,2018年大年初三,他就带领合议庭成员开始阅卷。该案于2018年6月22日公开开庭审结。魏民洲表示认罪服判。

  近年来,该院领导主动承担了湖南省一批大要案审理。2017年至2018年,该院8名入额院领导共办理案件654件,办案数连续2年位居湖南省法院前列。

司法责任明确化 法官专注审判

  2017年,郴州中院下发《关于司法主体审判职责的规定》,制定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权力责任清单,理顺了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各类司法主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司法质效持续向好。审结案件数从2013年的3889件增长到2018年的8081件,结案率达96%,同比增长23%,司法质效连续3年稳居湖南省法院前三。

审判监督立体化 “四位一体”更有效

  司法体制改革后,郴州中院对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进行调整,改变过去“承办法官—庭长—分管副院长—院长”的案件审批模式,赋予主审法官、合议庭相对完整的审判权限,确保了依法独立办案。院、庭长审理案件与普通法官一视同仁,只对自己主审或参审的案件负责,不再签发未参加审理的案件裁判文书。

  罗水平认为,放权的同时监管不能缺位。为此,郴州中院开始探索建立团队内监督、审判管理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和司法公开监督四位一体的立体化监督模式。团队内选任一名员额法官担任廉政监察员,实行“零距离”的党员教育、廉政警示和纪律监督。审管办通过数字法院系统对案件的重要节点和风险点进行重点管控,尤其是加强对“四类案件”的监管,实现对全院、全员、全过程的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对审管办反馈的审判流程异常情况和相关举报线索进行核查处置,对审判团队实现外部监督。建立完善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审判流程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和庭审直播公开平台,接受社会监督。

  据了解,郴州中院是湖南省惟一一家近10年来无违纪违法案件被查处的中级法院。

行政诉讼集中化 “民告官”不再尴尬

  由于我国法院系统与行政区划设置一一对应,“官官相护”“地方保护主义”“行政机关的不当干预”成了行政诉讼被诟病的“痛点”。

  2015年12月,郴州中院报最高法批准,于2016年初在湖南省率先开展行政诉讼案件相对集中管辖改革,由资兴、桂阳法院集中管辖一审行政诉讼案件。

  随后,郴州中院探索建立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考核机制、行政案件巡回审判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

  2017年,为打破多年来“民告官不见官”的行政诉讼模式,郴州中院推动“市直单位行政首长应诉情况”列入年度法治郴州绩效考核范畴,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从改革前的12%,上升到现在的65%。“这实现了民告官能见官,并且能够公平对话,促进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有机结合。”湖南省人大代表欧德文说。

  2018年11月26日,湖南省高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按照“郴州改革模式”在全省推开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制度。经最高法院批准,今年5月1日起,湖南省法院全部按照“郴州改革模式”推行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


为“江华速度”筑法治靠山

 瑶都江华,古代被称为“南蛮之地”。如今,江华经开区成了招商引资的热土,各路民营企业纷纷抢滩江华,“百亿园区”逐渐成形。年产10亿元的贵德光电产业园,从签约、开工到投产,只用了150天,创造出令人惊羡的“江华速度”。

  凤凰为何来?环境是基础,法治是靠山。

社会治理 法治是靠山

  2018年,江华县法治建设硕果累累。在湖南省建成第一个集法治公园、法治长廊、法治一条街于一体的法治文化建设项目,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建成综治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站,在17个村建立农村道德与法治基地。

  江华县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引导群众依法通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等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推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机制建设,健全以诉调对接、仲调对接为重点的多元衔接联动体系,持续推动“和事厅”“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劳资纠纷”“家庭矛盾”等第三方调解平台和领域性、行业性、专业化调解平台建设;推动民警、法官、检察官、律师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的全面开展。2016年至2018年,全县各级调解组织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700余件,调结率达99%。依托“智慧江华”大数据平台建设,3年投入1.5亿元建成县、乡镇、村三级综治视联网中心。

扫黑除恶 回应群众关切

  “抓得好,这下我们心里踏实了,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4月17日,民警出现在江华宝昌洞社区,将嫌疑人莫某带走。此前,莫某、邓某等人为达到非法目的,组成一个地下组织,凌驾于村支两委之上。警方调查发现,该团伙涉嫌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等多起违法犯罪行为,团伙成员依仗其宗族势力,置法律于不顾,横行乡里,当地群众饱受其苦。江华县把扫黑除恶的锋芒对准人民群众反映最热烈、最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出头就打,让黑恶势力无处可藏。

  截至4月30日,江华县治安案件发案率相比去年同期下降32%,刑事案件发案率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37%,盗窃总警情数相比去年同期下降63%,违法犯罪发生率进一步下降。

科技助力 推进共享共治

  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是湖南省“十二五”水利建设重点工程,是国务院确立的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工程淹没区规划搬迁安置移民达6535户27471人。江华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水库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从2012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在完成全县移民搬迁同时,实现库区无重大群体性事件、无赴省越级**和移民工作稳定的平安建设目标,水库于2016年12月顺利下闸蓄水。

  实现和谐搬迁,科技信息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利用“智慧江华”平台、运用社会治理“互联网+”模式,形成事先预测预防格局。将27471名移民信息全部录入江华县综治信息平台,将扩建工程中的上千个项目全部录入综治信息平台,信息中心随时可排查、指导每一项工程并作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江华县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智能采集、整体防控、指引实战、预警预测、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效能,打造“数字政法”“智慧司法”;着力构建满足“打防管控”需求和辅助决策的“数据超市”,为科学决策研判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把公安视频资源、交通及公共场所、社区网格化等社会视频资源统一整合,打造公共安全综合信息平台,变平安“小独唱”为治理“大合唱”。

筑牢法治坚盾 织密管理网络

  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网格化执法成效显著

 近年来,常德市不断加强自然资源和规划执法网格化建设,让执法既有“利剑”,也有“坚盾”。

夯实管理网 凸显节约集约效益

长期以来,地方发展与土地供需矛盾是难解的局。在法治框架下,常德市交出土地节约集约使用的破题之作。截至2018年底,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收回中联重科等10宗共计993亩低效用地,其中重新挂牌出让土地547亩,处置率达55%。

  在国家、省有关项目用地标准的基础上,常德设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地使用标准,对购地建厂房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投资强度、项目建设周期等进行了规范。

  “在科学的产业规划指导之下,现已形成园区专业化、企业集中化、产业集聚化、土地节集约化的‘四化’发展模式,截至2018年底,园区已建成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八大特色专业园区,以大约727亩的占地面积,布局了大约69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平均容积率为1.4,极大地提高了园区整体土地利用水平。

  为缓解大型企业土地供应紧张、中小型企业开发建设周期长、园区用地效率提高乏力等问题,开发区创新推行“大项目供地,中小微企业供厂房”的差异化项目供地模式。以2017年6月启用的双创大厦为例,其占地面积约31亩,2018年就接纳了238家小微企业入驻,按以往小微企业平均占地约0.5亩计算,节约用地近90亩。

撒开执法网 提速控违拆违工作

  2016年6月,常德在湖南省率先开展“一年两期”的土地利用多频次动态监测。常德市政府还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等多个文件,为抓好“一城四区”控违拆违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常德市坚持从“控”字入手,对违法建设和违章建筑做到“拖砖就问、砌墙就推、下脚就挖、举报就查”。截至2018年,全市共拆除新增违法建筑1209宗24万平方米,拆除存量违法建筑1091宗21万平方米。

织牢责任网 探索联合执法模式

  2017年3月,常德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与市森林公安局联合下发《关于建立国土资源部门与森林公安联合执法协作机制的意见(试行)》。施行2年来,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积极向森林公安部门移交违法占用林地案件。森林公安部门直接查处移交案件47件,涉及占用林地面积500余亩。

  常德市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各级政府“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全市建立一手抓破坏耕地案件的严查,一手抓耕地开发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赢得了“全国土地整治看湖南,湖南土地整治看常德”的赞誉。

队所合一 联勤联动

 涟源市打通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

为破解农村地区交通管理难题,涟源市公安局实行“队所合一,联勤联动”,着力构建集“维护治安、管理交通、保障安全、服务群众”于一体的全新警务模式。

广泛调研解难题

  位于湖南中部的涟源市,现有人口114万,总面积达1830平方公里。交警大队仅有民警61人,警力严重不足且老龄化严重。

  2个农村交警中队共有9名民警职工,要负责16个乡镇的交通安全管理。如遇春节等重大节假日,交通拥堵事故频发,民警只能东奔西跑“赶场子”。

  “尽管全力以赴,群众还是不满意,常有投诉民警出警不及时的情况。”斗笠山中队民警高彪说。

  “必须推进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警务机制改革,才能弥补这一漏洞。” 涟源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罗宜秋说。

  为此,罗宜秋多次深入交警大队、派出所和农村地区调研了解,征求意见建议,带领人员赴平江、岳阳两地公安机关考察学习。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成立警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拉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警务改革的大幕。

“全员参战”显成效

  2017年11月,涟源市在古塘、金石、伏口、斗笠山4个乡镇派出所开展农村交通管理试点取得成效。

  2018年,涟源市公安局增设农村乡镇交警中队,实行“队所合一”警务机制,明确派出所对交警中队的“责、权、力、人、物”进行管理。新组建的农村交警中队拥有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违法消除、查处交通违法行为、交通突发事件处置、办理摩托车上户、驾驶证报考办证等9项职责。

  涟源市16个农村派出所加挂“交警中队”牌子,明确一名副所长兼任交警中队中队长,1名民警专门负责交警管理工作,另配备二三名辅警,实行“一支队伍、两块牌子”,共同履行派出所和农村交警中队交通管理职责。

改革探索提效能

  改革以来,16个农村交警中队民警发挥一警多能职能,截至目前,及时调处各类交通事故1688起,杜绝了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亡人交通事故同比下降20%。

  湖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周赛保今年初在涟源市调研农村道路交通管理警务机制改革工作时指出,派出所行使公安交通管理职责无法律障碍,涟源的有益探索值得充分肯定。

新化:送法进企业 普法入人心

5月30日上午,2019年全国省级法制(治)报社长(总编辑)年会暨创新治理看三湘采访团来到新化县同心商贸城,参加由新化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新化县司法局主办的“送法进企业”法治宣讲报告会暨同心商贸城“学法月”活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律师围绕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个体户以及个人合伙和公司的区别、法律适用风险与异同,为现场60余名企业主及商户以案释法。

  据了解,新化县同心商贸城引入了红星美凯龙这一全国建材家居巨头,

底正式营业,是娄底市、县重点项目,整体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湘中乃至湖南省最大的县级专业建材家居


来源:宁乡市场监督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