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湾镇 首页
“药神”原型陆勇受访:已看淡生与死 更喜欢叫自己“药侠”

他不像一个白血病人!这是很多人对陆勇的第一印象。

电影海报。

2018年12月底,在江苏无锡见到陆勇时,他正和厂里员工讨论工作。

见有客人来访,他微笑着招呼大家坐下。对于自己的病,陆勇毫不避讳:“现在我这个病,除了每天按时吃一次药,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有时候,我自己都会忘了我是个病人,家人也都没觉得我是病人。”

2002年8月,陆勇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013年,因帮病友从国外带仿制药,陆勇被提起公诉并关进看守所。

2015年,“带药”事迹被改编为剧本。

2018年《我不是药神》上映,陆勇再成公众话题人物。

从“自救”的病人,到带药的“药侠”,再到电影“药神”原型,49岁的陆勇,走出了一条“自己都没想到的路”。

“我还能活多久?”

2002年8月,感冒,发烧,已有十多天,仍不见好转,陆勇只好去医院做检查。报告显示,血液白细胞高达21万。

医生诊断,陆勇的病症为慢性髓性白血病。

陆勇愣了愣,第一句话就问:“我还能活多久?”

从那天起,生活被彻底改变,原本充满无数可能的未来,竟被命运裁剪得只剩“求生”。

2000年,在父亲的五金厂旁,陆勇开了自己的手套厂。时年三十多岁的他,正准备干一番事业。“那段时间,正是工厂实现盈利的关键期,得病后,完全没心情管这些事情。”陆勇说。

“又爱又恨的药”

完全确诊后,医生给陆勇提出的主流医疗方案是“骨髓移植”。

按照治疗方案,在等待骨髓配型期间,患者需要通过服用一款叫“格列卫”的药物控制病情。正是这款药,让包括陆勇在内的慢粒性白血病患者“又爱又恨”。

作为癌症治疗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靶向药,“格列卫”真正能将慢粒性白血病变成可控的慢性病。但这款药每盒价值23500元,一盒仅能服用一个月。

“每粒同等重量比黄金还贵,当时群里也就我和一个杭州的病友吃得起。”陆勇说,因为药很小,曾经发生了不少因为掉一粒药,他和家人翻箱倒柜找的情况。

尽管家境不错,但高昂的药物费用,还是让陆勇倍感压力。在吃药等待配对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一共花了56.4万元。他的病也让本该退休的父亲不得不继续上班赚钱,最后在工厂外的路上因车祸身亡,“我如果没得病,他本该退休在家养老。”陆勇至今倍感愧疚。

自救求生

“没有这些经历,你永远不会明白人的求生欲有多强。”陆勇说。

也是从那时起,陆勇开始走上真正意义上的自救之路。

“看,这就是我当初建立的病友群。现在已经有三个群了。”陆勇划着鼠标,看着那些永远黑下去的头像。

陆勇坦言,建群的初衷是为了自救。“我当初其实是想了解骨髓移植的情况,最后才得知成功率并不像医生和我说的那么高。”

为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每天,陆勇都会花上4到5个小时,去国内外各大白血病论坛学习。大学工科的训练,以及国际贸易的工作经历,让陆勇能去钻研学习国外那些最新的治疗方案和经验,“后来我比国内很多血液科医生知道的还多。”陆勇说。

一开始,陆勇了解到的治疗方法国内外都差不多,但坚持不懈的努力总算有了回报。

2004年的一天,陆勇照常打开电脑浏览亚洲白血病论坛,一个韩国病友的经验帖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从2001年就在吃一款格列卫的印度仿制药,每年药费只需要三四千,是“格列卫”的六分之一。“我当时眼前一亮,有救了。”陆勇说。

随后,陆勇在一家日本网上商店找到了这款仿制药,又通过经销商联系上印度药厂,买来在自己身上做试验,并逐渐由昂贵的正版药替换成廉价的仿制药。

一个月后,陆勇去医院做了体检,报告显示指标正常。

“病友间的信任是很强的,毕竟没谁会去拿自己生命开玩笑。”在陆勇将自己试药结果发布在群里后,病友纷纷前来询问购买方法。于是,陆勇做了十多页中英对照的购买步骤,但还是有病友自己不会买,陆勇才选择去帮忙“带药”。

药侠

接下来,就是许多媒体曾报道的一幕:2011年,为帮病友购药,陆勇购买了三张有国际汇款功能的信用卡,方便病友往上面打钱买药,印度药厂收钱寄药。

两年后,陆勇被沅江市公安局拘留,罪名是“妨碍信用卡管理秩序”,后又被认定“销售假药罪”。2015年,检察院向沅江市人民法院撤回起诉,认为其行为不构成犯罪。陆勇则在看守所待了总共135天。

被认定无罪后,很多媒体都来报道,其中一家媒体给陆勇拍了一部新闻片,名叫《“药侠”陆勇》。

陆勇很喜欢“药侠”这个称呼。他不仅以此为微信名,还注册了“药侠”商标。“药侠这个称呼,更能代表一种侠义精神。”陆勇说。

“怎么敢叫神呢?”

2018年,《我不是药神》上映后,有人把陆勇改称“药神”。

陆勇不喜欢这个称呼:“我连自己的病都治不好,怎么敢叫神呢?”对陆勇来说,自己本质是个病人,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从“病人”这个角色出发的。

影片中“程勇”并非病人的身份设定,陆勇不是很理解。他说,“只有病人才会有那种求生欲,才能真正理解同病人的心情。程勇又怎么会由坏变好的呢?”

生与死

陆勇说,自己能走到今天,也有幸运的成分。“之前有个病友,很年轻,骨髓配对成功后,大家给她募捐够了钱,但移植后病情反而恶化,最后走了。”

经历被拘留,以及电影上映后两次媒体密集采访后,陆勇现在的生活,又显得平静了很多。女儿已经研究生毕业,工厂也有稳定的订单,自身病情也很稳定。

“对现在的生活,我感到很知足。”陆勇说,现在,他每天早晨7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不抽烟不喝酒,冬天慢跑,夏天游泳,生活极其规律。

对于生与死,陆勇觉得看淡了许多,“经历过这么多,很多事情都看开了,上次有中医给我把脉,对我的脉象很惊讶,因为平静得不像我这个年龄。”

虽然生活已经恢复平静,但并不能完全回到过去。现在一周,陆勇只会到工厂两三次。其他时间在做什么?陆勇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在做更多有意义得事情吧。毕竟开工厂赚钱,**会慢慢消退的。现在有更多有**的事情等我去做……”

延伸阅读:

我不是药神原型:我是一个患者顺带帮助了大家

一部电影还没有公映,但口碑却已经在朋友圈发酵蔓延开来,这一次,几乎听不到任何批评的声音,在一片感动和赞美声中,由宁浩监制,文牧野执导,徐峥、谭卓、王传君等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提档一天正式在今天公映。

7月2日晚上,《我不是药神》在清华大学举办首映礼。宁浩、徐峥、文牧野,携主演周一围、王传君、谭卓、章宇、王砚辉、王佳佳、苇青、朱耕佑等悉数亮相,电影故事 原型陆勇(上图)与嘉宾黄晓明、刘晓庆、饶晓志亦现身,同千名学生一起观影。作为“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中的一部新作,这也是宁浩徐峥的第五度联手。他们第一次合作是《疯狂的石头》,十二年后《我不是药神》再度进驻暑期档。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访,打破了小老板程勇的平静生活,他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保健品商贩,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品的独家代理商。收获巨额利润的他,生活剧烈变化,被病患们冠以“药神”的称号。但是,一场关于救赎的拉锯战也在波涛暗涌中慢慢展开……

《我不是药神》根据真实的社会新闻改编而成,片中徐峥饰演的药神“程勇”的人物原型是“陆勇”,来自江苏无锡,他是一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2002年被查出患病,为了吃上瑞士一家制药公司生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效药,两年时间就花了56万元,而这种2.3万元一盒的药让很多中国的患者在经济上几乎倾家荡产,而在印度,一种几乎具有相同效果的仿制药售价只有4000元人民币,两年时间,陆勇为了自己,也为了病友,开始从印度购买药物。2014年,他因涉嫌贩卖“假药”,被警方带走。之后很多病友签名为陆勇求情,最终法院对这起案件“撤回起诉”,陆勇免去了一场牢狱之灾。在近年来数百起代购进口药案件中,唯独陆勇没有获罪。

观影嘉宾刘晓庆说,“很久没有这么经典的中国电影了。真的恭喜你们,特别好。”演员黄晓明赞美道,“太牛了,演的也好,导演也好,创作也好。我觉得作为电影人,没有参与到电影当中,特别的遗憾,我倒贴钱来演都没有问题。”

电影首映礼当晚,陆勇也出现在现场,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不过陆勇澄清道,“我没有贩卖过药品,我是一个患者,只是顺带帮助了大家,电影中的人物跟我本人还是有差距的,但我后来慢慢理解了,因为电影创作可能需要一些改编。”

另一名白血病病友李群生活中是一个诗人,他跟陆勇是病友,“陆勇在代购过程中没有赚钱,全国各地的病人都吃过他的药,与其说陆勇帮助了那么多的白血病患者,还不如说陆勇挽救了他们的生命。如果没有陆勇,起码一千多人早就死掉了,因为他们吃不起进口药,所以我们要感谢陆勇。”

一位病友“依然”在现场念起了一首诗,“生与死近在咫尺,开与落只是瞬间。长路漫漫,天堂和阳光也都不远。秋水微凉,旭日和暖,我从天堂活着回来,才知道,人间到处是春天。”

在陆勇的倡议下,由片方以及主创人员筹集,捐赠200万元人民币给白血病患者。主演徐峥现场向陆勇表达敬意:“如果说这个人物身上有不好的地方,那都属于我,英雄的部分全都属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