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沟乡 首页
七夕原来不是“情人节”反而隐含分手意象

七夕节,收礼物、送玫瑰、吃巧克力,情侣之间互诉爱意……被誉为中国的“情人节”?真的是这样吗?


乞巧节,又名七夕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极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

其实,七夕节有三重意象,其中隐含离别

第一重意象核心是离别。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七夕最早的渊源应该在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大东》中开始有牛郎织女故事的介绍,诗中写道:“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牛郎织女在天河两旁,一年只见一次面。

在诗中也有记载,汉代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描写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离愁别绪。


第二重意象是女性。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这一日女子会访闺中密友、祭拜织女、切磋女红、乞巧祈福,因此七夕又有“女儿节”的称谓。女性欢天喜地竞技娱乐的日子,男子也凑个热闹在一旁欣赏,男女定情只是“女儿节”盛会中的副产品。

所以,在古代,七夕这天,多是女性在娱乐。她们在玩什么呢?穿针、投针验巧、接露水、储水、吃巧果、拜七姐等。

穿针乞巧

巧果

第三重意象才是人间男女情爱,是这个节日和牛郎织女的故事得以流传的重要原因。

唐代秉承南朝之风,《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了盛大的穿针乞巧仪式: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游宴,七月七日夜,宫女们盛陈瓜果、鲜花、酒馔,列于庭中,乞求于牵牛、织女,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第二日视蛛网稀密,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引得民间纷纷效仿。至于长生殿的私语,托白居易的福,七夕成了定情的代名词。

蛛网乞巧

唐代以七夕为题的诗就达八十多首,从唐诗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乞巧盛会。崔颢诗云:“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两宋时可以说是七夕节的鼎盛时期,全宋词中以七夕为题的作品超过百首,鹊桥仙更是成为佳作频出的词牌名。

如今,七夕被误认为只有情人节一个功能,情侣之间看电影、送礼物,也让各商家绞尽了脑子做营销,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个节日的真实底蕴。

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七夕所代表的更多含义收录起来?

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