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路社区 首页
一群新疆青年来到合肥不想走,为啥?

一群新疆和田地区的维族青年,去年离开家乡,从和田地区职业学校来到合肥翰博高新材料(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就业、生活,开启了一段特殊的人生旅程。

“当初,家里人不支持我来安徽,担心我生活不习惯,可我现在都不想离开合肥了。”来自和田地区皮山县的阿依努尔•麦麦提玉苏普说,公司食堂有新疆厨师,每天都能吃到家乡菜;住的宿舍有热水器、空调,比老家条件好太多了,“每个月还能挣工资”,她父母现在也转变态度,支持她留在合肥工作了。

一群新疆青年来到合肥不想走,为啥?

令阿依努尔•麦麦提玉苏普特别自豪的是,她3月份的工资就已经超过4000元了,这比她在家乡工作的爸爸、哥哥工资都要高。有了工资收入的阿依努尔首先给自己换了一部好手机,每天都与在皮山的爸爸、妈妈通话聊天,告诉父母自己在合肥的工作、生活情况。刚刚过去的母亲节,阿依努尔在心里暗暗许了个愿:要努力工作赚钱,挣够5万元钱,帮助妈妈实现在家开个商店的愿望。

“我经常参加公司组织的集体活动,还学会了贴春联”

“阿依努尔是这群孩子里适应新环境比较快的之一。”和田地区中职学生驻合肥协管组负责人韩大治告诉记者,阿依努尔•麦麦提玉苏普现在已升任公司生产线的线长,管理着50多人。她与生产线上的5名安徽本地汉族职工相处的也很好。他介绍说,有565名和田地区中职学生在翰博高新材料(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就业,公司非常关爱他们,不仅给他们优厚的工资待遇,还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公司经常组织他们开展文娱活动、节日聚会、外出旅游等,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开阔视野,健康成长。

“我经常参加公司组织的集体活动,还学会了贴春联。”来自皮山县职业技术学校的阿卜力克木•约麦尔阿卜拉,用新学的汉语词语高兴地说,去年春节,他第一次贴春联,和同学们忙活了半天,贴出了“各种花式”,最后在汉族同事的帮助下,才学会了正确贴上下联和横批,“下次贴春联肯定不会再贴错了”。

阿卜力克木•约麦尔阿卜拉告诉记者,在去年公司春晚上,新疆员工演唱《歌唱祖国》时,全场起立,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连在场观看的外国嘉宾都站起来用力鼓掌。“看春晚、吃饺子,开心过大年。”他用汉语熟练地说。

“能给家里增加一大笔收入,打算长期留在合肥工作”

“每天三句学国语”,与阿依努尔一道来到合肥的阿孜古丽•依米提,虽然吐音有些还不清晰,但用汉语与人交流基本已无障碍。她表示,在合肥工作,能给家里增加一大笔收入,改善全家生活。虽然想家,但仍打算长期留在合肥工作。

“交融互通、精准脱贫”,省援疆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加强和田地区职业学校和安徽企业的交流合作,既能为当地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提供更多机会,推动当地转移就业扶贫,又能为安徽企业发展吸纳更多人力人才资源,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合作共赢。校企合作还能促进皖、疆两地的群众交往和文化交流,推动实现“各民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下一篇:20余家网媒聚焦合肥生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