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街街道 首页
“解密”沈阳站、太原街,成千上万的乌鸦成群密集原因

这还得从乌鸦的介绍说起:乌鸦


是鸦属(学名:Corvus)鸟类的通称,属于雀形目鸦科,是雀形目鸦科数种黑色鸟类的俗称。又叫老鸹,嘴大喜欢鸣叫,性情凶猛。为雀形目鸟类中个体最大的,体长400~490毫米。

羽毛大多黑色或黑白两色,长喙,有的有鲜明的白色颈圈,黑羽具紫蓝色金属光泽;翅远长于尾;嘴、腿及脚纯黑色。乌鸦共36种,分布几乎遍及全球。中国有7种,大多为留鸟。

又叫老鸪,嘴大喜欢鸣叫,性情凶猛。

乌鸦:清道大夫

俗称“老鸹”,“老鸦”、灰喜鹊 。鸟纲,鸦科。全身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故名。多在树上营巢。常成群结队且飞且鸣,声音嘶哑。杂食谷类、昆虫等,功大于过,属于益鸟。

“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是“寒鸦”的意思,卡夫卡父亲的铺子即以寒鸦来作店徽。为纪念这位独一无二的作家,1983年发现的小行星3412以“卡夫卡”来命名。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爱读卡夫卡,他其中一本小说的名字就叫《海边的卡夫卡》。而直,全身羽毛黑色,翼有绿光,多群居在树林中或田野间,以谷物、果实、昆虫为食物。

朋友圈、微博 身边朋友 总会有小伙伴问:

“沈阳站为什么都是乌鸦?”真吓人 ,真壮观 ,你看。

经过小编多方打听,它们的“覆盖”范围特别广

查询原因1:沈阳乌鸦的生存环境所导致乌鸦密集



很久以前的乌鸦集中在南京街、太原街一带,在百年前的沈阳,南京街、太原街也特别热闹,高楼耸立,树木成群,其它地方都是平地、荒原为主,所以当地的冬天极适合乌鸦生存。

查询原因2:满族人将其称为“神鸦”

沈阳故宫清宁宫内有一个“棍子”,它可不是普通的棍子,努尔哈赤为纪念乌鸦的救命之恩,在重大节日或庙会时,除了杀牲祭神,还要饲“神鸦”。

这个棍子就是来祭祀用的,它叫索伦杆,又叫索摩杆,是满族用来祭天“神杆”,按照习俗,在祭杆时,在锡斗里放碎米和切碎的猪下水、肠子等,供给乌鸦和喜鹊享用。

查询原因3:沈阳太原街周围墓地较多

那时候附属地还未建设完成,南部仅开发到了现今中山公园一带,当时在这座公园里修建了“忠灵塔”和“奉天神社”,两处均用于收骨、祭祀之用。


太原街老地图

当时还在十间房(现今兴工街北二路一带)建立火葬场,占地近4000平米;而西塔图们路附近的东正教堂(1912年建立)一带,曾是日俄战争后日本人允许俄国人建立的士兵墓地;此外,大西边门和小西边门外也有许多墓地存在。

百年前沈阳站至南市场一带墓地、刑场、火葬场居多,腐烂的尸体也很常见,所以这一带也成为了乌鸦的“天堂”了。

查询原因4:沈阳大西门之前是刑场

下图是20世纪初期沈阳站和南市场一带的地图,地图的右下部,现在南市场一带,能清晰的看见“大西边门”四个字,而右下角一带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样什么原因?


沈阳历史老地图

经常会在爷爷奶奶那辈的老沈阳人当中会听到一句“脏话”:“你个出大西门的!”这是骂这个人要被杀头,因大西边门以前是个特大型刑场,在上半部分也提到了乌鸦是个杂食的鸟类,最喜欢的是腐尸类东西,这个刑场已存在了几百年,尸体也不会有人去清理,所以就给乌鸦们当“食物”了。

查询原因5:原沈阳站是片大荒地

在日俄战争后,日本获得了中东铁道的南满洲支线所有权,沈阳站于1910年建成,在这之前就是一片荒芜之地,杂草丛生的土地,就是乌鸦常年居住的地方

查询原因6:乌鸦大面积迁徙

沈阳小伙伴会发现,这群乌鸦只在冬天的时成群出现,夏天很少,就有许多沈阳人猜测这是鸟类迁徙活动,迁徙活动是一种遗传行为,通过一代一代的这种传递形成了方位辨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