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塘乡 首页
丰城案山发现抗日战壕 藏身丛林似迷宫

江西一高校学生小刘报料,在江西省丰城市同田乡案山发现长长的战壕,从山顶到山脚,长约数百米形如迷宫。随后,记者前往丰城调查,据当地老人回忆,这些战壕是 1941 年 8 月,抗日军民为阻击日军侵犯同田乡时挖掘的。

据相关史料记载,1939 年南昌市沦陷后,同田乡锦江以北,赣江以东均为日军占领区边缘,该乡曾一度成为中日两军的对峙要地。

数百米战壕暗藏山丛林

案山,也称作暗山,位于丰城市同田乡丰厚公路旁,离最近的同田村仅约一千米。

10 日上午 10 时许,记者来到案山,穿过一片布满荆棘的灌木丛林,在山顶处发现数条 " 壕沟 " 隐匿树丛中。这些壕沟绕山而筑,有两环多,环之间相通,壕沟总长数百米,目测壕沟上面宽约 1 米,下面宽约 0.8 米,深在 0.8 米至 1 米之间。此外,山顶还似有碉堡工事遗址。

那么,这些壕沟究竟是不是抗日战壕呢?据省政府办公厅扶贫工作队队长、同田村第一书记侯超介绍,早在去年 11 月份,他就在走访中得知案山藏有类似于战壕的壕沟。此后,他曾将此事向丰城市文物部门反映,得到的结论是初步确认为抗日战壕。

10 日,丰城市文物局局长、博物馆馆长赖洪生也向记者证实说,今年 3 月初,他曾到案山实地查看,发现这些壕沟确实不是普通的壕沟,经过多方调查核实,发现这些壕沟的构造与尧峰岭上的抗日战壕极为相似,而且与《同田志》的记载也基本吻合。因此,初步确认是抗日战壕。

同田曾为中日两军对峙要地

记者随后翻阅 1985 年版的《同田志》,发现抗日战争时期同田乡确实曾驻军。

据记载,同田乡地处丰城县河偏僻地带,过去交通不便,不属军事要地。" 民国 " 二十八年(1939 年)南昌市沦陷后,本乡锦江以北,赣江以东,均为日本军占领区边缘,曾一度成为中日两军对峙要地。最早驻在这里的国民党军(简称国军)有 26 师、105 师。后陆续调换防军,国军 51 师。57 师、202 师、新 12 师、预备第六师、预备第九师、省保安团、县自卫队等各种军队,都曾先后在本乡境内驻扎,与日军拉锯战斗。

1941 年 10 月上旬,日军为扫荡国民党右翼地区第一守备部队,纠集二一七联队的主力及伪南、新两县自卫队,约千余兵力,进犯尧峰岭(是锦江南岸高地,海拔 102 米,岭上筑有防御工事,可截击从河口和赣江进犯敌军)。10 月 5 日(农历八月十五日)晚 7 时,日军步兵先头部队约 200 余人,向锦江北岸猪头山的警戒部队猛袭,守军被迫转移南岸。

当晚,有部分日军从四口垄偷渡至南岸。进占上、下回峰和张坊一带。6 日凌晨三、四点,日军陆续增援七、八百人,在猪头山下强渡,驻南岸守军与之激战。日军以猛烈炮火进攻,守军防线卒被突破,随向两翼挺进。6 日午后,保安团的反攻部署就绪,抽调保一团一个大队,迫击炮一中队,经洛溪、熊家冈与新建、丰城县的自卫队配合,以尧峰岭为目标,采取反包围战术。至午夜,日军溃退,保安团克复尧峰岭。至 7 日正午 12 时,将败逃至同田村和上、下回峰一带的日军全部肃清。

江西军民一起抗击侵华日军

很明显,依据《同田志》的记载,1939 年至 1941 年,同田村一带确实发生过抗日战争。那么,案山上的战壕究竟挖于何时?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据同田村今年 87 岁的老人林伶喜回忆,这条战壕是 1941 年 8 月份所挖。当年,日本鬼子曾三次侵扰同田村。第一次是春季,鬼子从南昌县岗上镇过来,直接上了尧峰岭,没有进村。第二次是 8 月份,鬼子进村了,抢了村民们的鸡鸭牛和粮食,还杀了一位名叫林竹根的村民后才撤退。后来,国军江西省保安团第八中队也进村了,为了阻击鬼子,在村子对面的制高点——案山,挖了战壕。

" 当时,我 13 岁,早已记事。" 林伶喜告诉记者,战壕挖好后,村民们还捐出门板和被子,在山上搭建了一个临时指挥所。一部分国军就住在战壕里,另一部分国军则住在山上的兴隆寺里。采访中,同田村主任林绵虎也告诉记者,10 多年前,村民到案山上去拾柴火时,曾捡到过弹壳。

" 作为一个警戒阵地,案山虽然没有发生惨烈的战斗,但这些残存下来的战壕,也是我省军民一起抗击侵华日军的有力佐证。" 侯超告诉记者,同田乡正准备将案山战壕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目前,村民已在山下修建了一座 " 胜倭亭 ",并立碑记叙了 " 同田保卫战 " 这段历史。此外,同田乡也正在准备将案山战壕申报为丰城市级文物。

来源:江南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