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街道 首页
南京市五年内将建成国际软件名城 2020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八千亿元

5年内,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将达8000亿元,增速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建成“国际软件名城”。昨天,市经信委发布消息,市委、市政府近期印发了《南京市建设国际软件名城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到2020年,我市将形成产业规模领先、载体布局科学、技术水平先进、企业竞争力突出、人才结构合理、国际化程度高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格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全市经济社会的服务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方案》为建成国际软件名城确立了非常具体的目标。在产业规模上,到2020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8000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达5500亿元,规模在国内城市中名列前茅;在产业集聚上,全面建成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软件园、江苏软件园(简称“一谷两园”)软件产业集聚区,“一谷两园”对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贡献度超过80%;在技术水平上,培育一批国际知名软件产品和服务品牌,在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云计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VR/AR/MR)等技术领域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位居国际前列、国内领先的创新能力。

此外,我市还将引进和培育30—50家国际知名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0家以上,新培育中国软件百强企业5—8家,新落户的全球软件500强企业、国内软件百强企业、国内外涉软上市企业20家以上,全市涉软企业超过5000家,集聚软件行业顶尖专家10名、培育创新型企业家20名、引进高层次创业人才200名、扶持2000名青年大学生创业,涉软从业人员达100万人。在国际化程度上,全面提升南京软件产业国际知名度,开展跨国经营的软件企业超过100家,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的软件企业超过20家;全市信息技术离岸外包执行额超60亿美元,把软博会打造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专业国际展会之一。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强化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政策支持。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市级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对软件载体建设、企业培育、人才集聚、国际化发展、宣传推介等方面加强支持力度;强化产业集聚,对“一谷两园”实施针对性的土地、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市重点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取得先进技术、设备、品牌和市场等实现正常运营的,最高可补助300万元;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和分支机构并正常开展运营的,最高可补助100万元。

产业规模稳居全国城市第四、全省第一,南京已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软件名城”。那么,2020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迈上8000亿元台阶,与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等国际软件名城“华山论剑”,南京还需要在哪些方向上继续努力?昨天,市经信委对刚刚出台的《南京市建设国际软件名城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

《实施方案》提出了2020年“建成国际软件名城”的总目标,并在产业规模、产业载体、技术水平、企业培育、人才建设、国际化程度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8000亿元,“一谷两园”产业贡献度达80%,引进和培育30—50家知名企业等。

市经信委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具体目标的制定,是建立在我市现有的雄厚产业基础之上的。去年,我市完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4091亿元,其中软件业务收入达到3094亿元。产业规模占全国的7.2%、占江苏省达到43.8%,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软件名城”,下一步理应迈向国际一流水平。

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以中国(南京)软件谷、南京软件园、江苏软件园“一谷两园”等国家级园区为重点,徐庄软件园、江东软件城、新城科技园、白下高新园等省级软件园、互联网产业园为支撑的软件产业集聚发展的格局。其中,“一谷两园”的产业集中度已经达到72%。因此,《实施方案》对“一谷两园”提升产业贡献度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在培育企业方面,目前我市涉软企业已超过了3700家,涉软从业人员总数近65万人,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8家,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12家,涉软上市(挂牌)企业77家。在此基础上,我市提出引进和培育30—50家国际知名企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以上,新培育中国软件百强企业5—8家,新落户的全球软件500强企业、国内软件百强企业、国内外涉软上市企业20家以上,新增境内外上市(含“新三板”挂牌)涉软企业70家。全市涉软企业超过5000家,涉软从业人员达100万人。

“在已有的产业基础之上,实现六大方面的具体目标,是完全可能的。”该负责人说。

坚持国际化方向:鼓励软件企业“走出国门”

《实施方案》坚持国际化方向。在产业集群、园区建设、企业培育、人才集聚、创新能力、产业环境方面都特别突出“国际化”,明确了国际化的路径和措施。

据介绍,在《实施方案》起草过程中,我市认真分析研究了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爱尔兰、以色列等世界软件先进地区发展经验和发展现状,与这些地区相比,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方面已不是短板,但在企业品牌、国际化程度、创新能力等方面尚有差距。

针对这些差距,本次文件出台了多项具体举措。比如在吸引知名企业落户方面,提出以全球软件500强企业、国内软件百强企业、国内外上市软件企业为招商重点,支持其在宁设立企业总部、研发中心、交付中心、结算中心、数据中心等。

《实施方案》还特别强化了“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尤其是把引导和鼓励重点软件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作为国际软件名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考核指标。对我市重点企业开展境外并购,并取得先进技术、设备、品牌和市场等实现正常运营的,最高补助300万元;对我市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和分支机构并正常开展运营的,最高补助100万元。软件企业或产业联盟承办国际型专业论坛、培训和会展等活动,也可以补助不超过50万元。

突出创新融合:巩固传统优势,培育新兴业态

《实施方案》的第三个特点是坚持创新融合。在发展重点中,既要巩固和提升智能电网、通信、智能交通、信息安全等原有优势领域,又要重点突破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云计算和大数据、集成电路设计等关键领域;积极培育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卫星应用、数字内容等新兴业态。还特别提出了鼓励大企业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为在“做优做强传统优势产品集群”和“积极培育新兴业态”两方面加大力度,《方案》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在加强人才培养方面,提出联合高校院所、职业培训学校和专业培训机构,建设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力争在“十三五”期间获得教育部批准,挂牌筹建“南京软件科技大学”;大力引进顶尖专家、高层次创业人才,培育创新型企业家;在打造具有国际优势的创新能力方面,提出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导高校院所与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鼓励软件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共同研发。此外,还强调积极参与标准制订与应用,引导企业参与云计算和大数据相关行业标准的制订,鼓励企业承担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