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庄 首页
资本市场监管需要“敢言敢行”

就任证监会主席一年,刘士余的所言所行,与一般循规蹈矩式的官员相比,着实显得不同。

敢言、敢行。过去一年,在A股市场险资风波屡起之际,带有明显个人色彩的口语化表述,诸如“我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资本市场不允许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要有计划的把一批资本大鳄逮回来”等言辞,在让中国资本市场惊异这位证监会新掌门的话风时,也赢得了绝大多数中小股民的强烈认同。对此,我们可以谓之为“敢言”。

过去的一年,是A股市场经历2015年下半年雪崩、系统性金融风险刚刚平息的一年,这一年A股市场一如预期中的低迷、成交量更是一度超大幅度下降,但是,在这种窘迫之境下,IPO非但没有依传统路径式地启动暂停,反而持续呈现出加速态势。对此,我们可以谓之为“敢行”。

刘士余式的A股监管,初时容易让人不明就里、其斥骂之严厉也貌似有失风度,但是,对于乱象丛生、久病不愈的A股市场,不下重药显然是不行的,对于一批违法乱纪却永远希图侥幸的套利者,不严词厉色、不施展霹雳手段严打显然更是不行的。正是在刘士余式急风暴雨的监管之下,证监会全面加大了监管力度,2016年证监会无论是行政处罚案件数量、还是罚没总额均创下历史新高——行政处罚涉诉案件数量高达43件,罚没总额则更是高达42.83亿元。

强化监管执行力,是A股市场彰显法治力量的应有之义,而在A股市场较为低迷时,一反常态坚持IPO、乃至加速IPO,则更显示出A股市场未来将坚持改革之决心。

近30年来A股市场之所以屡屡沦为圈钱市、投机市,很大程度上即源于监管部门对A股市场的过度保护,IPO暂停、熔断机制(已取消)……尽管监管部门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是,其结果却显示出巨大的不公平性——大股东、机构凭借信息不对称和资金优势,可以轻易在这种“保护市”中获取巨额的不当利益,而中小股民在这种事实不对称的“保护市”中,却只能沦为弱势群体任人宰割。

市场不需要过度的行政保护,市场需要公平前提下的优胜劣汰。没有源源不断的IPO新股发行,A股市场就没有“活水”,没有“活水”的资本市场必然会死水一潭,忽悠式的重组、炒壳等乱象必然会屡禁不止。所以说,刘士余执掌证监会一年来,在A股市场整体低迷之下,仍然能够坚持IPO、且加速IPO,可以看出,监管层面在事涉A股改革的大方向上是具有战略定性的。

强抓监管执行,严厉打击A股市场违法乱纪现象,从过去一年的成效看,刘士余式的监管可谓踏实有印,而从过去一年证监会坚持IPO加速、以及主动加强与保监会等机构的监管协同力来看,2017年刘士余式的监管,注定将会走得更远——A股市场的系统性深化改革,应该是今年(以及今后数年)证监会的重点工作安排,包括IPO注册制改革、强化退市制度等等,这些在2017年应该均会加大进展速度。

对于已近30年历史的A股市场而言,强化监管执行、做到“违法必究”是基础,系统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有法有依”是方向,这些均不可或缺。而与之相比,给中小投资者维权“深度赋能”、为常态化监管提供优良的监管环境、并且结构性降低监管成本,这些则显得更为重要,这个角度讲,刘士余式的监管,未来还可以走得更远。

具体而言,未来在条件相对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及时推出投资者集体诉讼制度和举证倒置法则。既往A股市场之所以大股东和机构违法违规不断,其根本原因在于违法被查的概率较低,而与之相比,中小股民则一直是维权难、维权成本高。

故而,未来及时推出投资者集体诉讼制度和举证倒置法则,不仅对中小投资者更为公平,而且这一“深度赋能”必将会结构性地改变A股市场的土壤,由此可以尽快建构起常态化且低成本的监管体系,未来A股市场也将可以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市”。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