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营村 首页
高压氧舱内患者呼吸心跳骤停 重病女医生跪地救人

2016年8月,黄艳孕育了二胎宝宝,分娩时她不幸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脑出血严重,差一点儿就丢了性命。她所供职的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全力抢救,将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但大出血还是让黄艳的视神经受到了损伤,目前视力只有0.1,产后的5个月来,她一直坚持做高压氧治疗,帮助身体组织进行修复。

9日上午9点多,黄艳和往常一样进入高压氧舱做治疗,同舱的还有另外一名中年男患者和他的陪护。治疗接近尾声时,黄艳突然听到男患者的陪护发出惊慌的叫声,原来这名男患者突然之间失去了知觉,整个人瘫了下去,陪护吓得不知所错。黄艳见状,立即拿下自己的氧气面罩,跑到男子身边。“我看他一动不动的,摸了摸颈动脉,非常微弱,呼吸心跳都没有了。我也来不及多想,就开始给他做心肺复苏。”黄艳说。

此时,高压氧舱外的医护人员通过监控也发现了异常,但高压氧舱是密闭的,治疗过程中无法打开舱门,必须先减压再开门,而紧急减压需要大约8分钟。情况危急,高氧压舱室的医护人员立即向急诊科求援,并紧急给高压仓减压。过程中,黄艳一刻不停地给男患者做着胸外按压,双掌重叠,双肘直,动作标准,力道到位,一下、两下、三下……此时她全然忘了自己也是一位身体虚弱的病人。“其实我并不适合做这种剧烈的运动,我的颅骨还没有修复好,每次按压都要用力,一用力颅压就会升高,头就感觉很疼。但我不能停,我多坚持1分钟,他抢救过来的希望就多一分。”黄艳说。

她为患者争取了白金三分钟

一两分钟后,市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姚琳芳带着医护人员赶到了高压氧室,“当时高压氧舱正在快速减压,我们从舱壁小窗看见里面有位男患者平躺着,另一位患者正在给他做胸外按压。”姚琳芳说。8分钟后减压结束,高压氧舱舱门打开了,急诊医护人员入舱接手,快速将病人转移到急救中心抢救室抢救。据姚琳芳介绍,一开始,患者的心电监护仪图像是一条直线,心跳呼吸都停了。医生紧急打开气道,持续按压2分钟左右,病人出现室颤,医生先后进行了5次紧急除颤,并通过静脉通道给药,一个多小时后,病人才恢复了呼吸心跳。“患者意识仍没有恢复,目前已经转到心脏重症监护室(CCU)做进一步的治疗。”姚琳芳说。

姚琳芳告诉记者,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医学上有个概念叫白金3分钟,也就说,在骤停最初的3分钟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高达90%以上,而错过了这宝贵的3分钟再抢救,成功率就会大幅下跌,就算抢救成功,身体脏器尤其是大脑会因缺血而留下后遗症。“黄艳医生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了胸外按压,保证了他血液的供应,对我们后期的抢救和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姚琳芳说。

面对大家的称赞,黄艳说:“这是医生的本能反应,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作为病理科医生,黄艳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临床患者的病理学样本,并进行分析诊断。因为不上手术,不坐门诊,她称自己为幕后工作者,但她临床急救技能一点不逊色,因为这是所有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经历了这件事,黄艳更懂得了急救常识的重要性,她希望所有的市民都能学习一点急救知识,在身边的人有需要时,提供最有价值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