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方头村 首页
中山国文化传统卮言------古风

一、 两个建议:
1、中山文化是一个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样本。
古代的中山国是镶嵌在赵之内的一个小蛮夷之国,有山得国名。由狄族建立,经历了戎狄鲜虞中山三个发展阶段。根据史料记载,早期的中山国是北方狄族鲜虞部落,为姬姓白狄,发源陕北绥德一带,逐渐才迁徙到太行山一带。
从中山文化遗存可以看出,古代的中山文化具有鲜明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性,已出土的器物中,有游牧民族特点的双耳铜釜、扁方壶、兽首青铜短剑和金腕饰、嵌松石金质虎形牌饰,这些明确地反映了北方游牧文化与华夏诸国文化交流与影响。
有鉴于中山文化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性,我们今天的中山文化,应该充分拓展其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内涵,把中山文化打造一个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样本。
  2、定州《论语》是现存最早的《论语》抄本。
定州《论语》是距今二千多年前的《论语》抄本。这部《论语》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抄本,不仅各篇的分章与今本多有不同,在文字上同我们今天看到的本子的差异达700多处.这部《论语》是弥足珍贵的古代文存,值得重视。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和定县博物馆在河北定县40号汉墓(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墓)发掘出大批竹简。该墓竹简出土后于1974年6月送至北京保护整理。经过整理,发现这批竹简内容多为先秦文献,极其珍贵。其中有《论语》620枚简,多为残简。简长16·2厘米,宽0·7厘米。每简约书19~21字不等。竹简两端和中简各有一道编绳,出土时尚保留有连缀的痕迹。
残简的释文共有7,576字,不足今本《论语》的二分之一。
1990年代初,朝鲜在平壤贞柏洞调查了3000多座汉代古墓,其中364号墓出土了一批《论语》简,估计总数在120多枚左右。全部材料朝鲜社会科学院一直未曾公布,部分照片辗转传到日本再传到韩国,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由于同墓出土有《乐浪郡初元四年县别户口簿》,所以其年代,至少在此之前,即公元前45年以前。所以它是除河北《定州汉墓竹简〈论语〉》以外较早的论语版本。《定州汉墓竹简〈论语〉》出自中山怀王刘修之墓,而刘修死于五凤三年(前55)[10]。前后相差十年。定州本《论语》存字7576个,将近传世本一半的文字,但差异之处有700多处,近十分之一。平壤本《论语》的39简中,有10简内容完全与今本相同,其余29简有差异。而此29简与定州本相比,内容相同者10简,文字差异者19简。不过未曾寓目的平壤《论语》简可能还有70多枚,内容不得而知。所以日、韩学者认为:“平壤贞柏洞364号墓中出土的《论语》竹简,与1973年中国河北省定州汉墓中发现的《论语》竹简几乎是同时代的,作为目前已知的《论语》原典,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资料。”
二、两点心得
1、《战国策》“中山国”入选有感
《战国策》记载了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战国时期国别史和汉民族历史散文集。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战国策》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此书宋代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
《战国策》专门辟有《中山国策》,收录中山国事九章:
1、 魏文侯欲残中山;2、 犀首立五王;3、 中山与燕赵为王;4、 司马憙使赵为己求相中山;5、 司马憙三相中山;6、 阴姬与江姬争为后;7、 主父欲伐中山;8、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9、 乐羊为魏将攻中山。
在战国时期,中山虽然是“千乘之国”,但毕竟是一个小国,一些比中山大的国家如越、鲁等都没有入选,为什么《战国策》单列中山入选成策呢,也许原因如下:
其一,刘向汇编《战国策》是补战国无史之缺憾,是《春秋》续貂之作。先秦的史籍,三代有《尚书》,春秋有《春秋》,《春秋》虽是鲁史,但内容却涉及其他诸国历史。独战国无史。
其二,选“中山”入书,是补《史记》之缺憾,是《史记》补漏之作。查阅《史记》,是书对中山国历史记载很稀少。其中当有隐情。根据史马迁对自己身世的叙述,我们可以推测,史马迁的祖上即是三相中山司马憙。故他的祖先有叛魏投中山国之举,后来三次担任中山国相国的司马憙和他亲儿子司马子期,因为没喝到一杯羊羹,便出卖中山国,谋杀大臣,引赵军攻破中山国首都灵寿,中山姿王逃往齐国,祖上的种种恶行,不仁不义。身为史官的司马迁为祖上讳言,便是《史记》稀述中山国史的原因。
 
2、 古代北岳在中山国
 旧时官方及汉族民间广泛信仰的神祇,即北岳恒山君神,戴太真冥灵冠,着元流袍乘黑龙,佩长津悟真印。
有关五岳的详细记载,较早见于秦汉时代的古籍《尔雅·释山》,五岳皆是古代帝王封禅祭天之处。封禅名山,实际上是古代帝王巡守疆土、炫耀武功的产物。第一次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
汉之前五岳之制因势而异,各有不同。西周建都于丰、镐,以华山为中岳:东周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又以嵩山为中岳,华山为西岳。只有东岳泰山和北岳恒山称呼未变。至汉武帝时,才正式创立五岳制度,并登礼天柱山封为南岳。据《汉书·郊祀志》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发诏书,确定以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即天柱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后,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诏定湖南湘江之滨的衡山为南岳,废霍山为名山。北岳恒山在汉、唐、宋时,皆在山阳的河北曲阳登礼。至金、元、明、清诸代建都于北京,曲阳之山在京城之南,与北岳名称不符。而恒山主峰天峰岭位于山阴的山西浑源,恰在京城之北。所以,明代称浑源恒为北岳,但因路途遥远,祭祀仍在曲阳。直到清代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才根据礼臣的建议,改招北岳于浑源。这就是五岳。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文化史室主任)转自定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