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县 首页
平定县:太行深处一古村——青杨树
人居时间:金元前后(距今约1000年)
  庙会节气:农历六月十五
  隶属乡镇:东回镇
  地理位置:县城东南、晋冀之交
  海拔高度:1600多米
  境域面积:13.5平方公里
  宜林荒山:1.9万亩
  耕地面积:1300多亩
  自然村庄:1个(原有4个)
  在册人口:456人
  常住人口:200多人
  老年人口:100多人
  地形特点:群山环绕
  重要文物:古树、古楼、古庙碑、古戏台、
  茅草屋
  主要资源:汞石、中药材、泉水、森林
  主要产业:种植、养殖、林业
  经济优势:养殖、核桃
  综合属性:贫困村
  突出优点:文化娱乐、长寿村
  党支部书记:耿荣林
  村委会主任:耿荣林
  第一书记:高峰
  扶贫单位:中国电信阳泉分公司
  乡村
  素描
  古村·古迹·古情
  ——青杨树村采访随感


  依旧保留着的古茅草房
  电影、电视中常常看到八路军到了村庄老百姓对待人民子弟兵的情景,那个融洽啊,真是令人感动。本以为这份真情如今将不复再现,然而本次到东回镇青杨树村采访,却仿佛感受到了这份真情,并永远留在了记者的心田。
  说来也巧,青杨树村在抗战年月正好处于敌我中间,往北是红色根据地平东抗日政府所在地娘娘庙村,往南是白色恐怖日军踞点今昔阳县东冶头村。当年,日军为拉壮丁和抢夺粮食等,经常到村里骚扰,村里不得不设立维持会等组织予以应酬,并有惨案发生过,但更多的却是一批热血儿女投身革命,10多人血洒战场成为烈士。这种特别的遭遇,铸就了村人爱憎分明的情怀,并一直延伸到了今天。
  在东乡,不乏有上千年的古村,像西回、东回、娘娘庙、七亘等,然而,青杨树也是个上千年的古村却少有人知。据村人讲,早年时,曾在娘娘庙发现了元朝时期的花墓,证知娘娘庙是个古村,而在距娘娘庙只有5里地的青杨树,却有一座元朝时的古庙遗址(不知何年在地震中坍塌),佐证这个村也有久远的历史。
  古村必有古迹。在青杨树村,有着众多的古迹见证着村里的变迁。在崇敬神明的古代,大凡有人,必立庙宇,以此求得神明的保佑,青杨树村就有不少的庙宇,有的建在山上,有的建在沟里,有的立在村庄,种类有大王庙、关帝庙、山神庙等,记者有幸见到其中的两座山神庙,都是破旧后由村人集资重修的,并留下了难得的清·同治、光绪年间的重修碑记,并载明始建年月难祥,这是其一。其二,村里还有多棵奇形怪状的古树,记者有幸也都见到了。在被村人称作上庄的梁家洼,就有一棵年代最为久远的黄芦树,树身不高也不粗,却是一棵罕见的树种,长在庄园人家地上,想是在有人住上后种上的。在这个距村不算近的庄上,还有一处珍贵的文物,就是用石头筑墙、茅草盖顶的草房,见证着庄上人居时代的开始。为保存这一文物,庄上人隔几年就重盖一次。在被人称作小岩的村南两道山沟里,两棵奇形怪状的蔡树最是有些看头,一棵在树身下部长着一个大疙瘩,就像一个大瘤子;一棵却是把根部的一块大石头给包住了。这些树,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古建筑方面,除了茅草房以外,还有两个木质结构的楼房,一个解放后重建的古戏台,几处山洞石窑等。总之,村子里确有不少文物古迹,见证着这是一个年代久远的古村。


  拾柴火回来的老人
  然而,最令记者感怀的还不是这些古物,而是处处可以感受到的古朴人情。一进村,当记者正被一组有序的健身器材吸引拍摄时,就有村民迎上前来问询并告知情况,使我最初感受到了村人的热情。正当我寻路时,即碰上还未曾谋面的村党支部书记耿荣林。采访开始后,为了求得准确,他特地叫来了在村两委成员,共同接受采访,态度十分严谨。实地采访中,他亲自开车拉上两委成员和记者到离村不算近的村南庄上并山沟里看这看那。在梁家洼,庄户人家看我们到来,知是客人来了,都热情地迎我们到家,时近中午,还要留我们吃饭。在一户人家,一名老年妇女述说了她家目前的困难:家中只有他们老两口,儿子在阳泉打工,老汉70多岁有病不能上地,一大堆农活看着做不出来,不得已把女儿叫了回来,说着说着就流泪了,村干部赶紧给予安慰。参观回来时,见一个老人正背着柴火,记者赶紧抓拍,他笑眯眯给予积极配合。中午,在一户农家小院,记者又遇见了这位老人,他正同人下棋,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一盘下完便主动让位给我。采访中知村里文化气息浓,记者想这或许就是表征。随后,在去由村妇女主任开的网上供销社找衣服,不料她去了地里,正当记者有点急而找到支书时,见他正同村民们一道坐着说事,他告诉我,衣服已经拿出来了,这使记者喜出望外。时近下午四时,记者第三次见到了那位老人,这次他正同老人们在一处巷道闲坐,见记者到来,他提起了前事,并让记者也坐下,由此记者感受了在村老人们的生活。据悉,青杨树村还享有“长寿村”的称谓,现有80岁以上的老人40多个,其中90岁以上的老人4个,当中有97岁的老人两个。等等这些,都让记者感到非常亲切,全然没有陌生感。
  有人说,经过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发展,经济社会的确是进步了,然而人情却淡漠了。这话也许有些道理,然在青杨树村,却一样保留着古朴的人情。
  人文
  荟萃
  人居时代·得名由来·重要文物·相关传说
  青杨树村作为一个古村,自有深厚的历史文化。采访中,记者得以知悉了以下历史文化及传说——


  长出“瘤子”的古树
  (一)人居时代。大约在金元前后,先有张姓人从河北井陉县北蒿庭镇南氏村迁来,迁徙的原因大约是人口多土地紧来此开荒种田并安家,来后住在西头的核桃沟里。随后来的是耿家,从西回迁来。以后陆续又来了刘家、梁家、郭家等姓氏,住在各个庄上。过去,村里有四、五个庄住有人家,现只有梁家洼一个庄有人,其余都合到主村。集体时,青杨树村人口达900多人,现有在册人口450多人,以耿家、张家居多。
  (二)得名。青杨树村以树出名,也以树立名,相传,古时在村西口有一棵杨树,杨树本色青翠,以此立名青杨树,从没有改变过。清时,现隶属昔阳、井陉的60多个周边村俱属平定,解放后划归他域。
  (三)文物众多。现存的文物有古庙碑、古树、古楼、古戏台、茅草屋等。以古庙而言,大约有大王庙、关帝庙、山神庙等,都有重修碑记。古树现存多棵,树种有黄芦、蔡树等,长得奇形怪状,都有几百年历史。古建筑方面,主村有两个古楼,一个古戏台,属庄梁家洼有茅草房,都是了解村史的难得文物。
  (四)正月闹红火的由来。每年正月,青杨树人除了转黄河外,跑连灯也是村人热衷的一项活动。届时,人人手里拿着一个灯,在全村跑个遍,比周边村红火许多。追溯原由,却是与从西回来的耿家有密切关联。原来,西回村有爱红火的传统,比如皇纲、社火、戏班等,耿家把这个习俗带到村里,使青杨树村也成为一个爱红火村。据村人讲,解放前后,村里戏班,老戏新戏都唱;有社火、锣鼓队,逢年过节都演;过白事有吹鼓队,娶亲有迎亲队等,都是缘于此。
  (五)村南山的传说。位于村南的一座山,属全村最高之地,海拔1600多米。据村人讲,该山曾是传说中的春秋时楚国的三皇姑妙善从河南平顶山白雀寺北上再寻修行之所路过之地。时三皇姑曾有意在此落脚行修,但当踏上山顶时,却听见有牛声在惨叫,慧眼一看,知晓是一座杀牛山,并用法力予以解化,之后移驾苍岩山落脚。现下,村人仍将这座山视为一处特别地,不敢轻易冒犯。(张艾民)
  产业
  看点
  林牧业有后劲
  青杨树村有广袤的大山,非常适合林牧业。采访中得知,现村里尚存有老核桃树几十棵,每年产核桃一万多斤,是村里一项有效的收入。近年来,又发展新核桃树300亩,连翘100多亩。用材林方面,现有4700亩油松,3000多亩柏树、山桃、桑树等,形成了满山遍野尽林木的格局。由于树多林广,近年来野生动物不断增多,像山猪、山羊、狍子、野鹿等,都在林中安了家。




建在山上的羊栏
  养殖方面,村里历来有传统,家家户户喂着鸡,都是笨鸡,除了自家吃,还能卖些。部分人家养着牛羊,有专人放牧。规模养殖方面,村里有一个养猪户,数量有100多头。记者在现场看到,梁家洼一户养着两头牛,有人出两万多元要买还不卖。路上遇到一人赶着一群羊正放牧,长得非常壮实,山上还有集体时才能见到的羊栏。听说现下养驴行情不错,又有人想要养驴。扶贫单位表示,要在养殖上给予一定帮助。除此,村里还出了几个企业家,像郭彦丰,主要搞农业产业开发,在东回、岔口、阳泉都有基地。耿宝生搞长途客运多年,耿晋丽做食品生意,在石板坪建有基地,拉皮一项走俏阳泉、平定市场,他们都不同程度为村作出过贡献。 (本报记者)
  农家
  生活
  深井自来水贯全村
  百姓生活方面,青杨树村也和别的村一样,享受着诸如道路户户通、夜间路灯亮、吃水自来化、看病吃药有卫生所等便利,但有一样高出了一般村,那就是全村用的是深井水,水管铺到家,吃水不花钱。  能够享受这样的待遇,主要是村里有丰富的水资源。据村干部讲,村里不少地方有泉水,再往下则有深层水,且水质都不错。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村里就从这一优势出发,打了一口深井,建了一个蓄水池,供全村受用。受当时条件所限,未铺设管道。2012年,两委从方便民众生活出发,决定上自来水项目,为此在村南山上建一200立方米大水窑,从山上引水到了人家,从此全村吃水不再靠天等雨,实现了自来化,村里为此每年补助两万多元。 (本报记者)
  扶贫
  花絮
  中国电信阳泉分公司投资50多万元为全村通信
  近来,在青杨树村传送着一个好消息:主村信号强了,扶贫单位还要给庄上通信号,这样,全村信号就都通了,扶贫单位真是给村里办了件好事。
  去年8月,中国电信阳泉分公司作为上级委派的扶贫单位正式进驻扶贫点青杨树村,联络员兼第一书记为公司干部高峰。入驻后,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个为干部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那就是主村有信号但弱、属庄梁家洼因地处偏僻完全没有信号,10多户人家30多口人因此不能拨打手机。此前,村里曾和联通、移动等通讯单位协调,始终无果,庄上人家为此吃尽了多年不能接打手持电话的苦头。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联络人员立即向公司领导做了汇报,公司领导经过研究,认为此问题事关村里经济发展和民众生产生活,应发挥自身优势帮助解决。为此,领导班子亲自到村进行调研,随后即确定为一个扶贫项目摆上议事日程。经过认真筹备,今年一开春,项目正式实施,主要工程为从里黄安通讯塔上架设总长为8公里线路,在主村建一个机站,庄上建一个分站,总投资50多万元。经过严格施工,现已完成了线路架设、机站建设等事项,目前正在筹划在属庄建分站、架线路等项目。届时,主村信号会变强,属庄信号会畅通,全村信号得以贯通。(本报记者)
  乡村
  聚焦
  打通一条路 开启山庄游
  青杨树村地处深山,西北与东回镇相距15公里,东南与昔阳县、河北井陉交界。现下,仅有一条硬化路通往东回,其余出境路皆为土石路,出门较为不便。多年来,干部群众企盼能开通本村至昔阳县活利坡全长4公里的硬化路。这条路如能开通,则能实现和河北省的接轨,将大大有益于农副产品流通,也为发展山庄旅游带来便利。为此,村里连年向镇里打报告,镇里也基本同意,但受资金等限制,至今没能开工,以至成为往前发展的瓶颈。这是其一。.




位于村南的驼峰山  其二,青杨树村山大沟深,山上植被良好,自然环境清新,具有发展旅游的条件。除此,村里尚有一些旅游资源,比如古树、古宅、古戏台、古庙、古石等,都有些看点。当中,尚有一处自然景观非常有看点。这处景观位于村南,看点在峰,连绵起伏,呈骆驼状,远远望去,十分壮观。当地干部说,此山是本村的朝阳处,凡有人来,必看此山。有鉴于此,两委除想在调产、转产上做些文章外,还有发展山庄旅游的打算,具体是把梁家洼一带打造成旅游山庄,那里既有几百年的古树,也有保管了几百年的茅草房,还有现成的家院可供休息。如通了硬化路,则能为发展旅游带来便利。(本报记者)
  战争
  岁月
  矿路·维持会·惨案·志士
  抗战中,因村距日军踞点昔阳县东冶头村不远,日军经常骚扰村庄,致使村里发生了许多事情——当年由日军修筑的矿路
  一是日军为挖娘娘庙村的银矿,靠抓壮丁由南往北修了一条土石路,该路有一段即在村南,现还能看到,没有硬化,成为日军掠夺当地资源的有力证据。  二是因为日本人经常来,村民常常跑到山上,现山上尚存有逃难时的几处山洞,有的还有炕铺、门窗、锅台等。与此同时,村里设立了维持会,以防日军对村造成伤害。当中有人后来成为了日军的帮手,有人在后来参加了八路军,也有人参加了国民党部队。当中有两个人最为出名,一个叫耿荣庆,一个叫耿考义,都是财主家出身,并且还是前清秀才,是当时东乡有名的学子。其中耿荣庆学成没有做官,后来学医当了医生。因会看病,曾被日本人带走为其看病,并且看好了,受到夸奖,后被放回。耿考义后来参加了国民党,土改中被镇压。  三是有一次日军进村抓壮丁时发生了惨案,当时被抓走了不少人,被押解到村南山路时,人们想跑,逃跑时被打死了两个,跑了若干个,酿成一桩惨案。  四是涌现出了一批热血儿女参加了革命队伍,10多人在战斗中牺牲,成为革命烈士。像耿转云曾任八路军武工队队长,后来牺牲。耿福义1939年参加129师,曾参加过淮海等战役,先后负伤8次,解放后在青岛海军供职,后转往重庆离休,师级干部。耿玉堂早年参加抗日政府工作,解放后曾任贵州省某地地委书记。当中还有个耿良小,其父耿克忠以扶贫济困著称。传说他为大户出身,却非常仗义,要饭的来了,每每施舍。有一次到河北办事,花完了钱没处住店,于是就在破庙里睡觉,要饭的见了,硬是把他抬上送回。其子耿良小,早年参加人民军队,解放后担任辽宁省营口市军分区司令。(本报记者)
  乡村
  拾遗
  白事不上菜 过事总吃糕
  青杨树村有个习俗,就是打发死人过白事只吃面食不上菜,只有人主家来了才上菜。面食方面,无论红白事,粘糕是必须有的。问及是何缘故,村干部说别的原因也说不上,主要是沿袭了过去的传统。那么,过去的传统是什么呢?一者,在缺吃少穿的过去,不用说白事,就是红事也难得上菜,即使面食,也非常有限,这是普遍现象;二者,“糕”谐音“高”,引伸为高级,其原料为本地出产,比较经济,吃起来又甜又粘,为旧时高档食物;三者,在条件非常有限的过去,凡事都讲节俭,绝不铺张。以红白事为例,在讲求体面的同时也要讲节俭。青杨树村正是沿袭了这样的传统,是非常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