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里社区 首页
宁乡300年资福窑养在深闺无人识 名声不亚于铜官窑

“我们宁乡资福窑有300多年历史了,只是我们‘窑里人’做事低调,没有将资福窑对外推广,否则,我们资福窑的名声不会亚于望城的铜官窑。”昨日,面对记者,现今资福窑的“舵手”陈海坤调侃道。

一个窑

把两姓烧成世交

对于陈海坤来说,加工陶器是一门祖传手艺,他与哥哥在十几岁时即随父亲学制陶。新中国成立前,陈家和一刘姓大家庭都以烧制陶器为生,两家共有100多口人,两家的陶器,一直是分开制作、分开销售。窑却只有一个,两家轮流用。一个窑,两家轮流烧了上百年,从未起过争执。直到如今,当地的陈刘两姓依然保持着十分友好的关系。

1979年,陈海坤来到这个陶器厂学制陶。原来一直是纯手工制作,1984年开始用半模具半机械的方式制作;原来是爬山窑,后来改成倒焰式窑,2008年改成推板窑。如今,资福陶器销往四川、重庆、广东、湖北、江西、浙江各地,仅缸子坛子就有上百个品种,最大的能盛500斤水。

一个窑

让集镇因它而生

一直以来,当地人将集镇叫成“窑里集镇”。如今,这个充满江南气息的小镇拥有常住人口8500多人,并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很明显,“窑里”的发展不再依靠“资福窑”的支撑。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在这个集镇的诞生与曾经成长的过程中,“资福窑”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昨日,陈海坤这样描述着父亲陈志远的谋生经历。12岁那年,陈志远开始学习加工烧制陶器。长大之后,经常挑一担自家加工的坛子出门,往醴陵方向走去,一路挨家挨户贩卖。到醴陵后,买一担瓷碗往回走,再一路挨家挨户叫卖。一去一回都有赚头,一个星期得走300多里路程。买坛子或碗时,大户人家付现钱,小户人家往往用大米兑换。回到家里,所挑的除大米外,往往还有食盐、布匹等物资。

87岁的刘爹回忆说,他小时,因资福的陶器而来“窑里”的人络绎不绝。不管是贩卖陶器的,还是挑回去自家用的,都为“窑里”增添了人气。刘爹的最大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窑里的繁荣景象。

一个窑

发掘窑里文化潜力

一团泥拿到手中,不用多想,也不用多看,信手几揉几捏,一个漂亮的坛子就呈现在眼前,前后不到5分钟。只看这样一段描述,就可深深地感受到手工制陶是一门令人陶醉的艺术。

制坯、上釉、装窑、烧制,陶器制作流程就包括这几个环节,看上去十分简单。然后,在这些看上去简单的环节中,包含着太多的东西。“陶器制作的魅力,还是集中在纯手工上。加上‘窑里’的陶器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资福乡正在规划发掘‘窑’潜力,发展‘窑’文化,将窑里打造成一个旅游工艺基地项目。”采访中,资福乡乡长李命文告诉记者,窑里不少制陶人去过广东佛山参观过他们的制陶基地,在那里,除参观展览购买陶器之外,游客还可自己动手制作陶坯,受到游客的青睐。“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李命文说。

    来源:星辰在线     编辑:窑里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