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街街道 首页
张家口一孤寡老人扶养弃婴16年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赵晓刚 通讯员 刘一帆 郭晓昆

  当得知孙女免费上学的事情有了着落,80岁的张凤兰老人的心终于踏实了下来。正如名字一样,16岁的小明珠是奶奶张凤兰的掌上明珠。靠捡破烂供孙女上学的她如今已经步履蹒跚,祖孙俩每月仅有400多元的低保金。家庭的贫困让小明珠无法继续上学,为了不留遗憾,耄耋之年的张凤兰老人开始向社会求助。幸运的是,我市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免费接收了小明珠,圆了张凤兰老人的心愿。

        2000年,老伴去世多年的张凤兰老人,独自居住在桥西区至善街东条8号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平房里。没有收入来源的她平日靠捡破烂为生,还经常帮人哄哄孩子,做些针线活儿糊口度日。张凤兰清楚地记得,那年的5月24日,突然一名30多岁的男子叩开了张凤兰的家门,怀中还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女婴。此情此景,让张凤兰感到诧异。从男子拿出的证件中,识字不多的张凤兰在姓名一栏中只认得一个“刘”字。男子面色憔悴,操着一口外地口音的普通话说明了来意。女婴的母亲因难产去世了,男子无法照顾仅出生3天的孩子,希望张凤兰能帮忙照看一阵。看着襁褓中瘦小的孩子,善良的张凤兰体谅到一个男人带着一个婴儿的不易,于是应允了下来。临走时,男子泪眼婆娑,跪倒在地向张凤兰磕了一个响头,张凤兰赶忙将男子扶起。临走前,男子掏出身上仅有的500元放在了床上,却被张凤兰硬塞了回去。张凤兰说:“孩子我先帮你带着,找好安置的地方你就来接她。”男子点头答应,要了张凤兰的地址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自打有了这个女婴,也彻底改变了张凤兰的生活。为了生存,每天早上8点张凤兰便出门捡破烂。地处我市北边的长途汽车客运站和南边的火车南站因人流量大,产生的易拉罐、塑料瓶等可回收物较多,成了张凤兰每天必去的地方。每天临出门前,张凤兰都要将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房门紧锁,生怕女婴在家出啥意外。张凤兰在城市的一南一北穿梭着,就是希望能给女婴创造好一点的生活。毕竟是64岁的老人了,即便走不动了,张凤兰也舍不得坐公交车,省下来的车票钱全都贴补了家用。

  张凤兰自己吃着棒子面糊糊、捡来的白菜叶,却给女婴买来奶粉、白糖,甚至痱子粉。邻居说她傻,张凤兰却觉得受人之托,就要履行承诺,看着孩子能健康成长,她的心里也会好受些。

  过了几个月后,女婴的生父始终再没露面,张凤兰逐渐意识到孩子可能被抛弃了。自己的日子都过得如此窘迫,如何再养活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此刻的张凤兰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然而当看着女婴可爱活泼的样子,张凤兰老人心软了,她做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决定,收养这个女婴。自己究竟能陪伴这个孩子多久?张凤兰心里没底。于是,他给孩子起了个刘姓的名字,同时起了个小名叫“明珠”,一来希望日后父女会有团聚的一天;二来给女婴起名叫明珠是盼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张凤兰推算小明珠来的时候是5月24日,那时刚刚出生3天,于是将5月21日定为了小明珠的生日,一老一小以祖孙相称。此后每到过生日的时候,手巧的张凤兰都给小明珠做新衣服,还会带她拍照片留念。

  16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初中毕业的小明珠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而80岁的张凤兰则已佝偻着身子,步履蹒跚。虽然因拆迁改造搬到桥西区西泽园社区已近6年了,但家里却从未添置过新东西,家具、电器基本上都是街坊邻里替换下来的。16年究竟吃了多少苦,张凤兰已经回忆不起来了,但她却念念不忘那些曾出手相助过她们的好心人。当得知我市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免费接收了小明珠后,张凤兰老人很知足,甚至当西泽园社区的工作人员将申请到的1000元临时救助基金送到她手中时,张凤兰老人都觉得受之有愧。

  在张凤兰老人家客厅的墙上挂着一个已经泛黄的相框,里面是小明珠一张张绽放着笑容的照片。这些照片纪录着小明珠成长轨迹的同时,也见证着张凤兰老人的善良和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