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朴村 首页
人生的三把钥匙:自省、自律、自爱

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十六章》有言:“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晓按照常理做事的人,叫做明事理的人,而不按照常理行事的人,就会胡作非为,这必然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恶性的后果。

明事理的人,能包容一切而不妄自尊大,做事能坦然公正,公正处事才能使事情办的周全周到。 

而明事理的人都具备人生的这三把钥匙:自省、自律、自爱。【老子道德经】

自省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够善于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善于了解自己的人很高明。

而了解自己,又能及时改正自己错误的人,才是真正的圣人。 

一天,孟子忽然走进屋中,而后脸带怒意的转身出去了。并且对母亲说:“要休掉自己的妻子。 

孟母询问其缘由,听后孟母说:“这件事过错在你。” 

孟子回到自己屋中后,思考着母亲的话,反省自己错在哪里。

忽然他幡然醒悟,和妻子来到母亲面前,当着母亲的面郑重地给妻子道歉,夫妻二人又和好如初。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孟子闯进屋中看到妻子两腿叉开而坐,(古人唯一的正规坐姿,双膝着地跪在脚踝上,否则别人就会认为你无礼嘲笑你)。 

而《礼经》上说:“进内室的时候,眼必须往下看,防止自己不小心看到别人的过错。” 

孟子忽然闯入内室看到妻子的无礼,而自己却是无礼在先,所以孟母说是他的过错。 

有这样一句话:“人性至恶是善谈人过;人性至愚恶闻己过。” 

人性的阴暗面是喜欢谈论别人的过错,人性最愚蠢的一面是讨厌听到自己的过错。 

而像孟子这样的圣人则是能听进自己的过错,且反思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它。 

生活中,常有些人固执己见,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错的都是别人,总是喜欢从他人的身上找错误,而从不自省,不检点自己。 

遇到错误,首先想到的就是推卸责任,而不是解决问题,会延误改正错误的最佳时机。

事后,也不会自我检讨,这样的人终会在未来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 

人生在世,要适时地回头看看来时的自己,从自己的身上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才能得到提升,从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自律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战胜别人的人,不过是更有能力,而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屈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经常放学后不回家,家人问他,他总是神秘地笑着说:“我肯定是没有去做坏事的。” 

可家里人还是不放心他,一天,她姐姐悄悄地提前赶到学堂,看到其他学生都三五结伴地跑去玩耍了,迟迟没看到自己的弟弟。 

当同学都走完了,她才看到屈原一个人走了出来。

她在后面悄悄地跟上,她看到屈原走进了一个山洞里,找了块青石坐了下来,随后掏出一卷竹简,低声吟诵起来。 

作为个小孩子,谁不喜欢和同伴玩耍呢,而屈原却能战胜自己贪玩的欲望,独自认真苦读,终成为一代大家。 

不难发现,古往今来,那些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能战胜自己内心欲望的人。 

《荀子·正名》中有言:“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人的欲望虽然不能去掉,但我们可以对它加以节制。 

东汉时期,南阳郡有个太守,叫羊续,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特别喜欢吃生鱼。 

羊续有个好朋友叫焦检,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想贿赂羊续谋个好职位,特意把当地特产的鲤鱼送到羊续府上。

他担心羊续不收,便笑着说:“您平时把我当兄弟,这条鱼是我对兄长的一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焦检这么说,羊续觉得不收下倒是见外了。

可他并没有吃,而是将鲤鱼一直挂在屋外。 

几个月后,焦检又带了一条鱼来看羊续,在看到一直挂在屋外的鲤鱼干时,摇头叹气带着活鱼走了。 

羊续虽然很喜欢吃鱼,但他只吃自己买的鱼,别人送的鱼哪怕晒成了干,他也不去碰。 

做人,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不然别人一投其所好,就会乖乖走入欲望的陷阱。

阻碍我们人生前进的欲望太多,少年时该学习,却被贪玩的欲望阻挠;工作时该认真,却被懒惰的欲望遏制。 

那些能在人群中鹤立鸡群的人,都是懂得自律的人。

人生唯有懂得自律,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方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逢山开道,奋勇前进。 

自爱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有言:“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圣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自以为是;懂得爱护自己的名声,不显耀权势。 

声誉,虽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就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围绕在我们周围,坏的名誉会使人遗臭万年,而好的名誉足以让人流芳千古。 

齐白石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也是世界一流的画家。1937年,70岁的齐白石在北平专业艺术学校做教授。 

当他看到北平已经被侵略者统治的时候,立即辞职了,在家闭门不出。哪怕冬日天气寒冷,也不愿接受weizhengfu的施舍。 

一日,几个军官想买他的画,他直接在门口张贴告示:画不卖与官家,唯恐不详。为避免与其纠缠,甚至写上:白石已死。 

齐白石老先生不畏强权,高风亮节的品格一直被后世人所称道。 

俗话说:“要人敬者,必先自敬。” 

深以为然,自己不爱惜自己的名声,肆意地败坏,他人又怎么可能会尊敬你呢? 

人这一生没有什么会跟自己一辈子,唯有名誉,会伴随一生,一旦损坏,将半辈子被人诟病。

好比小偷,偷了一次被人发现,再丢东西,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做人要懂得自爱,方能爱护他人,而后再获得别人的爱戴。

这世间懂得自爱的人,都如齐白石先生一样,有着傲雪寒梅般的高尚品质,一世花开自在,百年流传芬芳。


《道德经第十二章》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五彩缤纷会使人眼瞎,靡靡之音会使人耳聋,五味杂陈会使人麻木,纵情狩猎会使人发狂,珍贵的宝物会使人犯法。 

人越是投入外在的漩涡里,越会使自己流连忘返,而对自我产生疏离感,心灵上也会日益空虚,所以我们要时刻自省、自律、自爱。 

时常自省,方能完善自身的缺点; 

懂得自律,才能逃离欲望的沟壑; 

自尊自爱,才会收获他人的尊重与信赖。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提醒我们,有了过错要及时改,不然就真成过错了。

国学大师曾仕强说,之所以每个人生来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恶习,就是需要你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改掉的。

改掉恶习,仍是最好的人。《左传》有言:“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自省的人,他跟所有人一样,身上也有很多的恶习:心浮气躁、不爱学习、待人傲慢,更致命的是还极其好色。可以说我们当代年轻人身上的毛病,他一样不落样样都沾。

对待恶习,曾国用两个方法来自省。一个是记日记,他说“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于书,以便触目克治”;另一个是慎独,他认为“盖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

对于写日记一项,曾国藩立志“誓终身不间断也”,懂得通过记日记来反省恶习的他,人生路一直都很顺利。

改掉浮躁的恶习 

“躁”的意思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浮”的意思是“漂流”。

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又没有地方可以让他们落脚,因此到处飘荡不得安心”

浮躁的人就像房顶上生长着的野草,植株高根底浅,无法抵御风雨的袭扰。现在的年轻人,甚至是一些中年人,他们做事常常感情用事,不考虑后果,这便是浮躁的表现。

年轻的曾国藩在修行上功夫不深。他到了京城后,面对繁华的北京城,内心受不住煎熬,常常在夜晚降临时,与老乡同学一起吃喝玩乐。他父亲知道后,写信劝导他。

曾国藩在父亲的指责下,开始反省自己,他把自己的恶习记在日记里,并常常察看是否改掉了。他还给自己定下了“日课十二条”。其中有一条是“夜不出门”。

他的“日课十二条”里,还有一条很重要,那就是“静坐”,每日不拘时间,静坐一会,体会极静时“生阳来复之仁心”,内心里踏实安稳,如鼎镇住一般。

现在我们很多的人,在空闲时间里,都喜欢拿出手机来消磨时间,很少能够静下心来反省自己,所以很难察觉到自己的恶习。

 因此,我们不妨学学曾国藩,每天都静坐一会儿,体会在极静状态下内心的真实想法。常怀察己心,人生路上多一份保障。

改掉傲慢的恶习 

曾国藩早年很浮躁,可以说是心高气傲,他30岁就进入了翰林院,并且仗着自己受皇帝提拔,又拜师军机大臣穆彰阿,所以他把鼻子翘的高高的。

儒学出生的曾国藩,对朝中的当官显贵们,更是在心底里瞧不起他们,常对他们摆出一副“高己卑人”的心态,无论做什么事都觉得自己在情在理。

他的老乡同学和朋友发觉了他的“傲慢”,经常在私底下劝他这样做会得罪人的,一旦得罪位高权重的人,他的官帽就不保了。

一开始曾国藩还约束着自己,但是当他官越做越大的时候,他的“傲慢”心又生出来了。

曾国藩回到湘乡老家创办团练时,是吏部左侍郎的官职,因团练搞得不错,朝廷赏给了他巡抚的官职,这个官职很大,一切地方官都要听从巡抚的调遣。

人一旦权大了,就开始飘了,曾国藩也一样。他不顾一切的想把湘军做大做强,于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军制,改革触动了地方官员的饭碗,这下地方官不干了。

他们撕破脸皮跟曾国藩硬干起来,结合成一股强大的势力,把曾国藩公馆包围起来,要活捉他。

起初曾国藩仗着自己官大,觉得他们不敢把自己怎样,但是看到这阵势,吓得他急忙翻墙逃走。这事惊动了清政府,短短七天,曾国藩的巡抚职位就被革职了。

老人有言:“吃一堑,长一智”。

经历此劫的曾国藩 ,反省一番后觉得自己做错了,带领湘军去了“衡阳”练兵。他写信给弟弟说:“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

为了戒除“傲气”,曾国藩开始在“进德”和“修业”两件事上下功夫。“进德”是修品德,“修业”是读史、记日记的本领。

曾国藩严格要求自己,不再高傲做事、傲气待人,而是俯下身来,从内到外修行自己,最终曾国藩戒掉了自己的傲气,成为晚清最后一位“道德楷模”。 

改掉好色的恶习 

曾国藩有一句座右铭叫:“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只管耕耘”。

要说到这句话的来历,那就不得不提曾国藩好色的故事。当时曾国藩30岁进京做官,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

有一次,曾国藩听说好友纳了一个小妾,而且相传这个小妾有沉鱼落雁之美貌。

曾国藩听闻此事后,就去朋友家中,想一睹美人的容颜,主人知道他的来意后,虽然万般无奈,但是又不好驳回,只好叫出来一见。

果然这个小妾美貌惊人,曾国藩眼睛都看呆了,“注视数次,大无礼”,恨不能把小妾拉到手里。和好友下棋的时候,他也是心不在焉,总是想着小妾的美貌。

令人意外的是,曾国藩回到家后,发现自己失了态,便自责懊悔起来,批评自己“直不是人,耻心丧尽,更问其他?” 于是他下定决心开始戒色。

他回到书房,拿出笔,在日记中写下:“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并把它贴在墙上,时时察看来警醒自己。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是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他知道自己必须做到“制欲”,否则就会败坏名誉,家庭不和,福报耗损。

曾国藩是个要强的人,他不允许自己犯这种错误。所以他就每天勤奋学习,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进德”和“修业”上。

自己忙碌起来,也就没心思去想别的事情了,愿世间你我都能做个自省、自律、自爱之人,从而活出更完美的人生,活成自己和他人的光之所向。【老子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