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村 首页
有创意!大田后生仔把“带泥”的农家菜卖进城!!

 

“我们严格控制产品的新鲜度,从采摘、包装到运输、销售,整个过程不超过15个小时。”8月3日,在大田县福塘村“闽南壹筐鲜”保鲜仓储冷库,工人们正忙着把收来的新鲜蔬果装车,抓紧时间运往厦门的15个门店。

企业负责人郭双职介绍,“闽南壹筐鲜”是他在厦门创办的公司注册的品牌,集种植、养殖、采购、销售和推广农副产品为一体。“把大田的农家菜搬进厦门,让从小生活在都市里的顾客,食在当季,食在美味,食在健康。”

 

打造“移动农庄”

郭双职于1987年3月出生在大田县屏山乡美阳村,中专毕业后到福州打工,2009年自主创业。2015年,他投资1000万元,成立佳油宝(厦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随着从事互联网销售的人越来越多,公司的利润一天天下降。”2017年,郭双职转行回到家乡做起了农业。

 

郭双职发现,城里的孩子对市场上的蔬菜和肉类不感兴趣,普遍存在挑食的习惯;家长们对市面上售卖的反季节蔬菜不放心,倾向于购买无公害的时令蔬菜。于是,他萌生出了把家乡绿色无污染的蔬果、肉类,送到厦门销售的想法。

 

郭双职在大田县武陵乡“雪山萝卜”反季节蔬菜基地考察。

大田县地处闽中山区,海拔高,常年多云雾,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拥有富硒的土壤适合蔬果纯天然生长,农产品的品质优良。

 

“农户饲养的禽畜,生长周期比其他地方更长。蔬果受光照时间长,菜味更足,瓜味更香,肉质更美。”郭双职信心十足,家乡的农产品符合都市消费者的需求。他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民交朋友,寻找好品质的农产品。

 

2018年12月,“闽南壹筐鲜”第一家门店在厦门市湖里区开业,产品很快就赢得了顾客的认可。第二年2月,第二家门店开业……“每个门店都是一座可移动的农庄,日销售额都达到4000元以上。”

 

带动年轻人创业

创业的过程并非都是一帆风顺。

2019年10月,郭双职投资30万元开设第4家门店,尝试增加海鲜产品售卖区。

“因为在处理海鲜时会产生异味和卫生问题,这个门店生意很差。

”郭双职把海鲜售卖区撤掉,重新调整产品结构。

 

不久后,另一家门店也出现了问题。由于经验少,店面选址在一个死胡同里,人流量稀少,最后选择关闭。

 

“虽然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我庆幸在前期就发现了,没有造成大的损失。”郭双职吸取教训,“闽南壹筐鲜”稳步发展。

 

“要打响大田农家菜的名气,持续吸引顾客,得靠产品质量好。”郭双职请专家制定出一系列标准,加强对家乡农产品供应链的把控。他出高价收购农户的产品,但要求农户不得往已经收回来的青菜上洒水,防止蔬菜变质。同时,丰富品类,引导农户进行分布式种植,让每一家农户种植的产品都不一样。

 

郭双职与屏山乡政府合作,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项目区,建立起自己的蔬菜种植基地。乡驻村干部陈幼珠介绍,村里空壳化严重,很多土地抛荒,“闽南壹筐鲜”的项目比传统种菜模式获利更高,有很强的带动力,吸引了3个“80后”年轻人跟着回乡租地种菜。

 

2020年,“闽南壹筐鲜”在大田县建立了9个合作基地、3个养殖基地。

 

打响家乡菜品牌

“闽南壹筐鲜”在厦门销售的农产品有160多种,其中98%的产品来自大田县农村,包括蔬菜、水果、禽畜、传统手工制作产品等。

 

“光卖产品还不够,必须延伸产业链,能让顾客亲自体验和品尝。”今年5月,郭双职在厦门设立了“壹筐鲜食材品鉴馆”,把做好的大田农家菜供给顾客品尝。6月,接着开设了一家体验馆,让市民带着子女,一起体验蔬菜种植的过程和大田特色菜烹饪。

郭双职(右一)在厦门开设“闽南壹筐鲜”门店。

 

为了让顾客放心购买自家店里的产品,郭双职给农产品创建“一品一码”,做到源头可追溯。他对接大田县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和市监局等单位,新成立了吉鲜源(三明)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屏山乡政府硬化了4公里水泥路,方便“闽南壹筐鲜”家禽养殖基地运输。县农业农村局赠给公司2台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帮助郭双职建立起自己的农产品检测点。

 

“提高品牌在整个福建的影响力,打响大田高山农家菜的名气。”郭双职通过品牌宣传家乡,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他在厦门销售的农产品有武陵雪山萝卜、济阳黄花菜、华兴茶油等,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企业与大田县12个乡镇建立合作关系,推广各地特色农产品,带动82户农户就业,年产值达1400万元。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大田融媒”

获取更多官方新闻资讯

往期 ·

推荐

大田人注意了,这个检测项目降价啦!

@大田人,第二针疫苗全面开打,第一剂满21天者尽快接种第二剂!

一点一线皆是河山

国家出手!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记者:林生钟 叶紫妍 刘文燕 魏祥民 编 辑:陈慧勤

编 审:林  璐  统   筹:陈有来

监 制:郑宗栖  总监制:颜全飚

喜欢就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