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坪社区 首页
如何培养自己深度思考的习惯? - 知乎

如何培养自己深度思考的习惯? - 知乎

首页

发现

等你来答

登录

加入知乎

思维

职业发展

商业

个人成长

思维方式

如何培养自己深度思考的习惯?

显示全部

关注者

33,079

被浏览

4,384,144

关注问题

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1856

10 条评论

分享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

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查看全部 832 个回答

是小塘呀

生活明朗,我最可爱。

3,747 人赞同了该回答

不进后悔!这绝对是全网关于深度思考最有针对性的的分析!全文65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能让你的世界观焕然一新!!

大纲先放在这里,有需要的可以先点赞再保存,但建议全部看完,这是最系统性的关于深度思考的的工具分析!!

现在是个碎片化,信息爆炸增长的时代,能摒除一切杂念,进行深度思考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而这样的人在未来中,一定会是最优秀的那一批,会不会有你呢?

赶紧双击屏幕,接着往下看吧~

批判性思维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接收到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加起来就构成了大脑对外界的「认知」和「思考方式」。

但是在这么多信息里面,必然会有许多虚假的、错误的、歪曲的、片面的信息,

它们很可能会干扰大脑,导致我们大脑对外界的信息产生「认知偏差」。

那我们可以做什么来尽量避免这种「认知偏差」呢?很显然,

我们需要在「思想」和「外界」之间,构建一道筛子。

这个筛子,一方面能从外到内去删掉那些不良的信息,给大脑留下经过检验的真实信息。另一方面,能避免自己的大脑作出过度简单或者非理性的判断。

这道筛子,也就是能训练深度思考能力的工具——【批判性思维】。

有人会觉得这是老生常谈了,或者根本学不会啊,没用啊,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只要你看完这篇文章,并用里面的方法的进行「刻意练习」了,

不出两周,你就是能熟练应用【批判性思维】的深度思考的能人啦~还不赶紧点个赞mark一下?

01第一道认知筛:事实&观点

我们先来看这个非常基础的概念,其实任何一本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一开始都会告诉你一定要弄清楚「事实」和「观点」。

为什么?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假如你是一个HR,你收到了两份面试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简历: 1)我很擅长新媒体运营,可以胜任内容规划、粉丝裂变、引流、产品变现等流程工作,擅长运营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知乎、今日头条..... 2)我曾经独立运营知乎号和公众号xxx,做到零粉丝起步,知乎粉丝达20万,公众号也有10万粉丝,成功变现xxx元。

这两份简历,你更青睐哪一个?一定是第二个。因为前者所说的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只是他自己的“观点”,而他的观点没有足够的论据支撑。

而第二位面试者,他至少有案例,有数据,这都是可查的,即便可能有美化,但可信任程度的确更高一些。

简单的说,前者就是一个观点,后者就是一个有支撑的事实。

「事实」是指对客观发生的,可以证实的事物的描述,而「观点」理应是事实的高度浓缩和提炼。

读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能简单区分「事实」和「观点」了呢?先来看几个小例子:

1)林冲带刀误入白虎堂。 2)特朗普在发布会上表露心声。 3)这套雅思课程取得了一致好评。

这三句话看起来非常像一个事实,但是它们都是观点。

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

“误入白虎堂”,“误”是一个极具主观色彩的词,我们怎么知道他究竟是不是误入?这件事情除了他自己,别人不可能知道,

这个“误”字就给整句话定了性,这是一个观点;

第二个“表露心声”,和第一个一样,我们不知道他究竟有没有表露心声,我们只知道他讲了什么,没讲什么,是不是“心声”就不得而知了 。

第三个看起来非常像一个事实,但是就这句话来说,是否是事实有待商榷。

什么人在做评价?什么样的评价算是好评?谁定义的“一致”?

以上这些都是极具主观色彩的词汇,当你在任何地方看到类似这样的,

一定要警惕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是谁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支撑呢?

可以根据这张表来训练自己辨别真伪的能力,

赶紧收藏!

在公众普遍越来越不爱深度思考,甚至不愿意浅层思考的情况下,

很多媒体和自媒体就非常喜欢用这些带有主观色彩的词汇,省去了我们的思考,直接进行洗脑暗示。

再来举两个小例子: 1)某人出来“澄清”某件事情/某人出来“解释”某件事情。虽然看起来比较像,但大家觉得哪一个更有说服力呢?显然,我们下意识地觉得“澄清”似乎更值得相信,力度更强。 2)某群体进行“反对”/某群体进行“反抗”。同样一个行为,我们很明显会偏向“后者”,因为“反抗”带有了悲剧、弱小的色彩,更容易引起我们投入感情。

其实这些都属于常见的。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它们借由一些看见的所谓「事实」操控我们的想法,比如下面这张图:

心理把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些片面的事实往往比谎言更有欺骗性。左边是显示暴力持枪,右边显示给难民喂水,但两者都不对,一张图片被截取为两部分,分别在各自的观点领域大行其道。

那我们如何避免这一点呢?

简单来说,有个「GHC」模型。

这是个很简单、很容易践行的模型。在媒体呈现的只有好处时,你思考一下,有没有可能有坏处,在全部是负面消息时,你跳出来看看有没有好的地方?

当然,这不是要求我们一直都要和新闻做对立面,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虽然不能做到不受新闻媒体的影响,但是足够脱离被「洗脑」暗示的命运了。

我们只是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去对身边的大事小事进行思考、审视,

还有一点很可怕的地方就是:世界上的信息,仍然被少数人把控,他们有选择地发布信息,操控公众,操控我们,我们陷入其中而不自知。

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

我们的一切思考都是基于处理从外界摄取的信息。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讲,你能够看到什么,你就是什么?

所以,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看到的信息并不完整,

你根据之前的信息所形成的感觉良好的价值观被突然否定,这就相当于你要批判否定自身存在的一部分。

这一点是非常难的,首先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很难,其次,即便意识到了,也很难做到,

最重要的是,我们没有能力改变我们所能摄取的信息。

这就叫做【】。

信息的回音壁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在消费社会,我们接触到的商家不断吹捧什么样的东西最精致,最高贵,拥有什么什么东西,才是不亏待自己.....

他们通过

不断灌输这样的思想,促使我们形成与之对应的行为模式,庞大的消费社会由此产生。

在我们无法改变这种趋势的情况下,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只能思考,思考这些东西究竟是你想要的,还是外界的力量告诉你你必须拥有的?

很多时候,公众已经分不清是自己想要的,还是社会的声音逼自己要买的。

这些外在灌输的信息,早已经跟他们内心融为一体,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别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很多事情 我们觉得理所应当,甚至很奇怪,别人为什么不这么想呢?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其实,这是因为我们处在自己的「信息回音壁」,别人处在不同于我们的「信息回音壁」。

比如,在现在的中国乡村,仍有很多人相信“天圆地方”,世界是平的; 比如,在如今发达的美国,还有不少人相信上帝创世到现在是5000年; 再比如,很多国外的公众甚至媒体认为,中国仍处于建国前的年代。

你能说他价值观错误或者思想荒谬吗?其实不能。

我们产生如此大信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我们处于不同的「信息回音壁」,他们接触到的信息导致他们只能产生这样的想法,同理,我们也是。

我在这里希望大家记住两句话:

1)如果你和别人产生了很大的分歧,甚至认为对方的想法不可理喻,请记住,很可能是因为你们接受的信息不一样罢了。

2)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活在一个或小或大的「信息回音壁」里,没有谁的观念、谁的想法是100%绝对正确的。

还有我们必须分清楚的很重要的一点是:现在很多新闻作者会运用一些手法,把自己的观点模糊化,影射成大众的观点、权威的观点,来让我们慢慢接受。

比如,“有权威机构显示,.....”

像这样的断言和观点,如果稍不留意的话,就非常容易被作者那种肯定的语气所迷惑,从而下意识地接受它,慢慢地,把这些观点就当成自己的,当成正确的,这就非常可怕了。

所以,当我们遇到这样的言论,我们一定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出处在哪里?是否可靠?证据是什么?为了避免我们被影响,我们必须去做些什么来检验事实的真相。

介绍两个很简单的方法:

1)对于那些你不确定的、网络上也有争议的新闻或观点,用英文在谷歌网站搜索,看它最初的出处是什么。

2)善用搜图功能。

比如19年8月份,亚马逊森林大火,当时各国媒体都疯传现场大火实拍照,比如下面这张:

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但只要你稍微搜索一下,就会知道,这张照片在几年前就出现在网络上了,根本就不是这一次森林大火而很多国家正规媒体竟然也会疯传。

其实很多真假掺杂的新闻或者纯粹的假新闻,都可以通过这么一个举手之劳破解。

有读者可能会觉得有些麻烦,觉得我为什么要去查呢?我对这个又不感兴趣,我不去传这张照片不就行了?

但是,你敢保证,下次提到亚马逊森林大火,你脑海中显现的不是这一张图片?这难道不就是被错误新闻洗脑了吗?

又或者,下次是一件你感兴趣并且乐意去转发的新闻,那你也不想搜索一下,先检验一下信息的真假吗?那不就成了传谣者?我们真的想做这种不理智的人吗?

(写到这里我好累,给我点个关注吧

@是小塘呀

,我爱你们)

02第二道认知筛:态度&判断、论证&说明、因果&相关

1、态度&判断

我认为「态度」和「判断」还是很好区分的,但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却忽视、模糊了二者的界限,就比如:

我看完一本书,我觉得这本书不好看,我会说“我不喜欢这本书”或者“这本书不好”。前者就是一个态度,后者就是判断。

先来看二者的定义:

:在我眼中,我认为它怎么样。这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看法和关系。

「态度」

:结合各种各样的因素,包括主观、客观,最终结合起来,给他一个总的判断打分。

「判断」

我们很容易看出「判断」之于「态度」很不同的一点就是,判断要尽可能客观、全面的作出论断。

再来看刚刚说的看书的例子,「这本书不好」这句话就是不合适的,这表达的是我个人的体验,这本书的好不好不是我能决定的,我可以不喜欢,但我不能这么武断地作出“不好”的判断。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表达判断呢?其实也很简单,

当你判断一个事物之前,先思考一下:

这个事物,它的普世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然后再去看他是否符合普世的判断标准。

比如我看的书,我不能只根据情节判断好坏,它的成书背景、艺术手法、故事情节、现实意义等等。 比如我看的电影,我不能仅根据故事冲突多不多来判断好坏,它的配色、镜头语言、人物塑造、中心思想等等。

那「态度」和「判断」的规定有何意义呢?

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因为很少有人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他长期养成的稳定的态度。

观点是可以讨论的,态度是不能讨论的,也无需讨论

假如双方在讨论中加入了自己自己的主观态度,这样的讨论会演变成什么呢?双方各说各话,你一直在重复你的观点,我一直在重复我的观点,那这样的讨论是没有意义的。

这里分享一个人际交流中关于「讨论」的“潜规则”:

讨论必须建立在「共识」上,「共识」是我们双方都认可的客观的判断标准,摒弃了一些主观的、互不相让的态度。基于这个「共识」,我们去寻找一些值得讨论的话题,「求同存异」的话题。

再附赠一个简单的小方法:

在双方讨论的时候,在自己脑海中划出一条线,将双方彼此争执的问题分为两块,一块是有共识的,一块是没有共识的。

下一步,在没有共识这一边,再画一条线,分成客观真实的一部分和主观不现实的一部分,然后摒弃掉这最后一部分,没有讨论价值。再基于划线的基础上,只讨论剩余的部分。

放一张图,方便大家理解:

2、论证&说明

这个其实是不太好区分的,先上例子: 1)李华高考失败,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因为他在高中时英语作文全部让同学帮忙写,无论是书信还是邀请函。 2)李华高考失败,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因为他高三结束时爆发了一个作弊丑闻,导致失去个人诚信,没办法参加高考。

前者是「论证」:不确定观点为真,通过可信的原因来论证它成立。

后者是「说明」:默认观点/事实为真,去解释它,是因为李华爆发了丑闻,使它更容易被理解。

这个需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了,仔细区分句子的前后关系。

3、因果&相关(相关性偏差)

先来看定义:

两件事情在时空上相关,或是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我们就会下意识地认为,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再来上一张图,大家看看图中的两条曲线,是不是下意识地觉得两条线代表的含义一定存在某种很强的相关关系?

其实,这两者并无任何相关关系,红线代表着美国每年的科研经费,黑线代表着美国每年的zisha率。

再来上例子:

1)在一堂很有意思的课上,大家都在认真听课,只有韩梅梅在走神看着窗外,老师会觉得是不是韩梅梅觉得我讲得有点无聊?

很可能并不是,这就是一种「巧合」,也许韩梅梅在思念李雷。

2)据权威杂志报道:研究显示,每天喝5杯咖啡的人,患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比每天不喝咖啡的人群低15%。

由此得出结论:多喝咖啡有益于身体健康。

这显然也是一个不充分的结论。情况很可能并非如此,比如,每天喝5杯咖啡的人可能是因为家庭经济较好,在生病的时候能负担的起更好的医疗条件,所以寿命较长。

这种属于「第三者偏差」。

3)据一份职场领域报告显示:每周运动超过10小时的人,平均收入比每周运动低于10小时的人高20%。

由此得出结论:常运动能提高精力,从而使工作表现更出现。

这第三点结论很常见,甚至在知乎常见的干货文中也常出现,我自己看到这种信息也是愿意相信并执行的。

但是不妨思考一下,真的是这样么?会不会有可能是完全搞反了「因果关系」,会不会可能因为收入较高的人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用来去做运动,去锻炼身体?

多思考一下,总是没错的。

03第三道认知筛:【图尔敏模型】

这是第三个认知筛,也是本文的重中之重!!

敲小黑板啦!能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你们简直太优秀了,点个赞集合让我看看有多少努力上进的小伙伴~

先来认识一个概念:

「逻辑谬误」

其实我们的大脑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就是它很喜欢走捷径,特别喜欢直截了当得到结论。

这个特征虽然加快了大脑信息处理的速度,但是也导致大脑容易忽略很多细节信息,从而得出错误的、不准确的结果,这就叫「逻辑谬误」。

逻辑谬误的形式有很多,超过300种,我们不可能一一学完,但是学会了一个工具,可以把这些逻辑谬误全部处理掉。

这个工具就是「图尔敏模型」。

先上一张图:

大家一定要仔细的分析这张图的内容,篇幅有限,我不能一一讲解,但是这张图还是很好理解的。

思路就是:

根据你接收的一段信息,在模型中填写上「前提A」和「结论B」,根据前提和结论分析出这段信息的「骨架C」,注意:分析「骨架C」是「图尔敏模型」的重点。

写出「骨架C」后,对C进行合理有效的「反驳D」,针对D,再对「骨架C」进行有力的「支撑E」,最后,针对骨架、反驳和支撑后,写出「限定F」。

给大家一个例子方便理解:

研究表明:食用有机食品的人群,比食用转基因食品人群,平均寿命更长,所以,有机食品有助于提高寿命。

分析如下:

(图可以用process on网页版绘制,这种图叫概念图,个人认为比思维导图功能强大一些)

大家再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先练习这样简单的易找「骨架」的材料,慢慢熟练了,可以练习「多重论证」,即骨架不止一个的材料,如下:

研究结果显示:父母的成就越高,孩子的成就也越高,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能力是可以遗传的。

骨架1:成就是由能力决定的。

骨架2:父母和孩子的能力呈正相关,且由遗传决定。

这里再跟大家分享一个寻找骨架的原则:

「双向关联」原则:

1)找出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过程中,哪些关键词发生了变化。

2)用一个句子「架在两边」,来解释这些变化。

综上,「图尔敏模型」有三步走战略:

1)检验概念是否模糊。

2)检验前提是否成立。

3)检验骨架是否成立。

05小塘有话说

其实,这篇文章没有教你变成一个深度思考的人,我只是分享给大家关于变成深度思考的人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

「批判性思维」

在生活中,运用批判性思维,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麻烦,的确很麻烦,接受信息会变得很慢,也会很累,但这种麻烦是必要的。

等我们渐渐的把它内化,慢慢建立起一种习惯性地思维习惯之后,你就会发现,

你对于信息的接受,甚至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都会变得完全不一样,看到的风景也会完全不一样。

本篇内容思维方法取自知名自媒体人L先生,这是位思维领域的大佬,希望大家也可以去关注他的公众号【L先生说】,真的超赞!

我是 ,热爱分享正能量文案和思维训练干货文章,

希望这篇文章或者其中某个点能引起你的一些思考。

@是小塘呀

希望得到你的点赞和喜欢,关注和收藏。

我知道不用我提醒你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啦,我会永远温柔永远支持你,见证对方的成长。

编辑于 07-22

赞同 3747

102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查看全部 832 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