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坝社区 首页
沩水春秋|弄潮儿向涛头立(上)

新中国成立以来,宁乡工业已走过70年历程。70年风雨征程,70年砥砺前行,宁乡工业从弱到强,在促进市域经济发展的考卷上,书写出了令人叹服的骄人成就。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宁乡工业的发展历程,聆听一代又一代工业人勇立潮头,为宁乡经济发展奋勇拼搏的故事。

翻开1995年编纂的《宁乡县志》工业卷,宁乡工业壮丽曲折的发展史呈现在眼前。据县志记载,宁乡自古物产丰富,煤炭、石灰、砖瓦、陶瓷等产品生产历史悠久。清代,刀豆花、冰糖姜、砂仁糕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先后问世,黄材铁锅、万寿山斗笠、杨林桥纸伞等远近闻名。民国时期,开始有简陋的半机械化,设工场(厂矿)经营的有造纸业、铁锅业等;设匠铺经营的有首饰、鞋帽、笔墨等。然而时局动乱,工业几经兴衰。至1949年,全县个体手工业共计62个行业,产品以木、竹、铁、铜等制品,以及服装、鞋履、纺织等为主。当年工业总产值为253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88%。

新中国成立后,1950—1952年,县人民政府实行委托加工、统销包购,扶持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生产自救等方式,工业逐渐有了起色。1952年,宁乡的工业企业发展到了2067家,年产值达559万元。 这中间,煤炭坝煤矿公司(后更名为湖南省煤炭坝煤矿)于1951年正式成立,它由衡记守一、福记守一和训惠三家煤矿合并而成,是宁乡第一家县属国有工矿企业。

原湖南省煤炭坝煤矿党委副书记彭望生说:“这个矿有360多年的历史,是湖南的一个老矿,也是湖南的一个大矿,共四大工区(五亩冲工区、竹山塘工区、西峰仑工区、跃进工区)和沙子坡广场。”

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达到高潮。同时,为了壮大国营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全县先后转体和新建了靳江煤矿、砖瓦厂、新生锅厂、发电厂、粮食加工总厂、凫山纸厂、印刷厂和酒厂8家国营工业企业。至此,宁乡工业步入计划经济轨道。至1957年底,宁乡有手工业企业450家,年产值1365万元。

1958年,在“大跃进”的高潮中,宁乡大力开展“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全民大办工业。然而不少企业由于盲目上马,难以为继,自行关闭。这一时期,宁乡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森林植被遭到空前破坏,农村主要劳动力集中炼铁,造成了粮食欠收。1961年5月2日,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回到家乡视察时,特意在县委小礼堂召开了座谈会,为宁乡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61年—1965年,为贯彻党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宁乡进行了工业的调整。对县内国营工业实行了“关、停、并、转”,五年间,全县共停办了16家国营工业企业。这一举措扭转了宁乡工业利润连续亏损的被动局面,1965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545万元。

1966年至1976年,宁乡工业在“文化大革命”中曲折发展。学习大庆艰苦创业精神,兴办全民“五小”工业企业。“五小”即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和小水泥。

宁乡县政协第七、八届主席王斌说:“办企业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中提出来,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但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国家各级对乡镇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并纳入了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所以我县乡镇企业是‘村村点火,处处冒烟’,每一个村都要办企业。”

在“工业学大庆”的热潮中,宁乡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先后新建了氮肥厂、磷肥厂、天井冲水泥厂、双狮岭煤矿、无线电器材厂等8个国营厂、矿。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建材、机械、化工、食品、电力工业为支柱,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到1976年,全县工业企业增至233家,工业总产值过亿元,比1965年增长6.1倍。1977年至1978年,“四人帮”粉碎后,群情振奋,宁乡工业生产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年产值达1.67亿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祖国的大江南北,宁乡工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生机,国企改革、集体企业改制、民营企业新生,宁乡工业一跃成为全省的一面旗帜。

王斌曾担任十多年分管工业的副县长。他回忆,之前宁乡是农业大县,工业发展一直不太受重视。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在县域经济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发展工业成了当时宁乡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点。王斌回忆说:“1987年3月,县里特意增加一名副县长,分管乡镇企业。原来工业企业、交通是一个副县长负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向为市场经济,面对全县轻工业的全面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国营工业企业面临重大压力,“政企不分、产权模糊、冗员过多、负担过重”的根本体制阻碍了企业真正走向市场。1987年8月5日,《宁乡县国营工商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试行办法》实施,对全县国有工业企业全面推行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到90年代,承包经营改革并未真正改变国企经营困难,地方国营工业企业的体制改革迫在眉睫。紧接着,县委、县政府开始尝试对县属国营企业改制,提出打破“铁交椅、铁工资、铁饭碗”,对企业和职工实行两个“买 断”。这一举措,让许多原本死气沉沉的国企找到了重生的机会。

2001年,长宁炭素成了宁乡第一家由国企改制的企业。董事长王新华回忆起十多年前的改制,忍不住感叹,没有改制的浪潮,就没有如今的长宁炭素。

长宁炭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华说:“之前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资金枯竭,生产已经停工,企业人心涣散。通过改制,一个方面是企业的产权更加清晰,管理的团队凝聚力更强,企业的运行机制更加灵活,决策效率更高了。”

通过几次改制,长宁炭素在传统炭素制造领域不断探索、日益精进,工艺水平不断升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实现了与市场对接,与国际接轨。近年来,公司相继申请并获得了12项专利,产品经国家石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国际标准,碳棒的产量和质量都达到了世界第一。

王新华说:“长宁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兴工强县的发展战略,我们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未来长宁的发展,将借助政策的东风,继续坚持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着力创建国家级的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努力建好千亩产业园,确保炭棒产量全球第一,力争石墨产量全国第一。”

“改制”为企业找到了新路子的同时,也为一批富有干劲的年轻人提供了施展拳脚的机会。1995年,中专毕业的周志被分配到县曙光农业药械厂(又名宁乡拖拉机厂),当时厂里生产的“飞燕牌”喷雾器被评为湖南优秀名牌产品,研制开发的曙光—12盘式拖拉机获得省机械工业厅颁发的生产许可证。但是僵化的管理机制加上产品更新换代慢,最终曙光农业药械厂被市场淘汰,1997年企业改制。从人人羡慕的企业职工到下岗工人,周志也经历过迷茫。但是看准了农机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周志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于2005年共同创业,成立了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志说:“我们的转型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技术转型,以客户的需求、市场的变化,牢牢地贴近市场的需要。在我们所有产品开发上,每次客户的回访我们都会问产品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或者说有什么要求。我们走市场的时候,一定要把握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我觉得这两个导向特别重要。”

经过11年的奋斗,桑铼特先后被认定为湖南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等。近年来,桑铼特搭上“一带一路”的顺风车,产品不仅销往全国,还远销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国家,年产值过亿元。作为行业翘楚,周志的心里已经为桑铼特的未来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蓝图。周志说:“我想尽量通过3到5年,争取把这个企业的产值做到3至4个亿左右。”

跟长宁炭素、曙光农业药械厂一样通过改制迎来新生的企业还有很多。位于宁乡高新区的湖南省精量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巷子口量具厂改制后产生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量具产业在原沩山地区悄然兴起,当时的直田、巷子口、沙田、七里山等公社相继建立量具厂。 沩山地区成为了当时全国有名的“量具之乡”,其产值占到了当时全国量具产业的半壁江山。1995年,陈基良被任命为巷子口量具厂厂长。1997年,量具行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相继倒闭。陈基良顶住压力,响应政策号召,在量具厂搞起了改制。

湖南精量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基良介绍说:“2005年,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乡镇企业全面改制为民营企业。就这样,我接过了量具厂,并注册成立湖南省精密量具工业有限公司。改制之后,我投入近两千万元,更新了设备,率先建立互联网销售平台,当年就吸引了法国客户来厂考察。2009年,年产值就已经达到8000万元。”

经历了改制后,陈基良的量具厂重新焕发了活力,他把新厂搬进了园区,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与中南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将传统的平直量具升级为烧结台车,汽车模具风电铸件、机床铸件等,企业成为了享誉业界的“精量重工”。2015年,精量重工被评为“全省铸造企业十强企业”,2016年被评为“长沙市民营企业创新成长百强企业”。

长宁炭素、精量重工、桑铼特仅是宁乡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的缩影。到2002年底,全县1590家工业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15657名职工置换身份并得到补偿,从此进入自主择业之中。这些企业和个人中,有许多选择勇立涛头,在时代的浪潮中激荡起壮丽的火花,在宁乡工业史上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宁乡工业也因为他们,昂首阔步迎来了崭新的时代。

经历了多年的曲折探索,宁乡找准了“兴工强县,园区兴工”的发展道路,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为宁乡工业发展按下了加速键。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迈入新世纪,宁乡市委市政府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将工业推上了新的发展高度。下一期的《沩水春秋》,我们将继续为您讲述宁乡工业的故事。


来源:宁视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