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桥村 首页
木家湾屋场:人居环境变了样 舒适惬意在心上

走进菁华铺乡陈家桥村木家湾屋场,映入眼帘的是在一片青山绿水环绕之中的错落有致的楼房,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郁郁葱葱,屋舍俨然,垂柳依依,池塘美景,田园阡陌。雨后的木家湾屋场,空气格外清新,村民们在党建文化广场休闲健身,欢声笑语,悠闲惬意。

木家湾屋场菜畦整齐划一

建设小型组合人工湿地
让村民在屋场门口就能逛“公园”

来到党建文化广场旁的村民蔡雪荣家中,她正在忙活着修剪院里的花花草草。铜钱草和一些不知品名的盆栽植物开得正旺、琳琅满目,几十种花草俨然将她家打造成了一个小花园。蔡雪荣告诉记者,她每天都要腾出一点时间打理这块宝地,不但为自己带来舒适,更美了乡村、乐了邻里。

“这几年屋场那是大变样哩。以前生活垃圾到处堆,污水横流,池塘漂着塑料袋和杂物,臭气熏天,连拖把都不能洗。现在闻着清新的泥土气息,日子过得越来越舒适。”蔡雪荣难掩心中的喜悦,高兴地说。

滴滴清水从源头治理。木家湾屋场人居环境能有如此巨大的改变,是因为对家家户户进行了水污分流改造,一条条干净整洁硬底化的雨水排渠取代了过去的土沟,修建在房前屋后,将生活污水引流到人工湿地进行集中净化,解决了农户生活污水对池塘、水系的污染,杜绝脏、乱、臭对环境的危害,提高了村民的人居环境质量。

记者在木家湾屋场看到,一个特殊的水泥池,占地约300平方米,长满了绿色植物,经此而过的污水,靠湿地植物、微生物等净化水质,由浊变清,这就是木家湾屋场打造的小型组合人工湿地,木家湾屋场也因此告别了“污水基本靠蒸发”的时代,水环境得到彻底改观,打造成了小微水体治理示范区。

在人工湿地项目建设过程中,陈建华等村民主动无偿让出田地。“作为党小组长,我肯定要带头为屋场的建设做点贡献。屋场建设好了,对自己、对村民都有利。”陈建华得知要占用自己家的菜地来建设人工湿地时,他毫不犹豫地用实际行动支持屋场建设。

“现在到处种满花草,郁郁葱葱,非常漂亮。”看着污水变清,村民在屋场门口就能逛“公园”,开心地笑了。

改厕改变农村落后观念
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树立文明新风尚

小康不小康,厕所是一桩。农村改厕表面上看事情不大,但事关村民生活质量,事关农村卫生环境,事关农村民生。如今,在木家湾屋场“一个坑、两块砖、三尺墙”这样的简易旱厕已成为历史,改厕率达100%,而且创新推出了四格式厕所工程。

村民潘胜求是精准扶贫对象,作为老党员,曾主动捐资2000元,让出1亩余地,移栽4棵大树,参与屋场建设。走进他家,在前院的左侧一角,通过党员干部、社会贤达等的帮扶,建成了干净卫生的新厕所。“与原来的旱厕相比,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以往每到夏天,老厕所又脏又臭,蚊子多,粪坑里爬满蛆虫。现在好了,刚改建的新厕所,不仅不要花一分钱,还可以坐,不脏不臭还环保,真好。”潘胜求谈到的新厕所是由以前的旱厕改造而成的,土围墙或矮砖墙圈起来的露天旱厕,臭气熏天。尤其到了夏天,苍蝇和蚊子到处飞舞。如厕环境差,影响着村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更影响着美丽乡村建设。如今,木家湾屋场村民家里的厕所彻底变了样,“旱厕”改成了卫生间。

小厕所,大民生;旱改厕,美乡村。在木家湾屋场,以前家门口乱堆乱砌的旱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菜畦整齐划一的小菜园和新栽的花草树木。木家湾屋场的改厕工作,改变了村民落后的卫生观念,树立起文明新风尚。

厕所没了臭味,垃圾主动进行分类,没有了乱搭乱建现象,山清水秀,风景宜人,邻里之间和谐共处,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随着木家湾屋场村民自发筹资40多万元、筹工约200个工时、建造改善的人居环境,村民自觉的行为慢慢发生了变化。随手乱扔的少了,主动投放垃圾的多了。横冲直撞的少了,主动让外来车辆的多了。乱砍乱采的少了,主动修剪的多了。公共区域的卫生,群众自发划分工区、群众自主修剪屋场的植被、乱扔垃圾的小孩被身边的大人责备,木家湾屋场的村民每天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村民们高兴地说:“生活在这幸福的新时代,真好。”

陈家桥村党总支书记黄立平告诉记者,下一步,除了“五治”屋场的建设外,还将打造成一个融农耕文化、农家美食、农业观光等于一体的既美丽又有故事的乡村,让群众获得感更强。


来源:宁视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