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园社区 首页
花厅云资讯:探索了一套破解难题的“睢宁办法”

全委会报告指出,睢宁率先在全省开展“多规合一”试点,推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等“多规融合”;成立了县乡村振兴办公室,从县级层面整合涉农资金统筹使用;总结推广村集体增收“十条八法”和精准扶贫“十大模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两年居全市首位。系列报道《全委会报告解读》,今天来了解破解难题的“睢宁办法”。
  近日,在李集镇袁肖农民集中居住区施工现场看到,塔吊林立,工人们干劲十足,正在进行二次结构建设。据了解,该项目位于镇区北外环路北侧,占地170亩,总建筑面积12.28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安置1000户居民。目前一期建筑大部分已经封顶,二期工程正在招标。
  彭胡朋:第一是改变了人文的居住环境,改变了以往这个比较分散的自然村,集中在一起,第二个就是说离咱这个李集镇的一个商圈会更加近一点,包括学校商场配套的一些设施,第三就是说搬到咱们这边之后,我们这边也会配套增建了一个天然气的管网包括污水管网等等这些。
  近年来,李集镇按照“多规合一”规划重新进行了镇域布局,以“做优镇区、以镇补村”的发展思路,确立了1个主镇区、1个新型居住区、3个保留提升村的“1+1+3”镇村规划布局,实现了集中居住区规划与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规划的有机衔接,镇乡建设统筹规划、协同发展。
  胡正利:至2020年镇区规划面积达到8.9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到5万人,辐射带动周边人口40万人。
  近年来,睢宁按照“县城近郊向城区集中、镇区周边向镇区集中、其他村庄向规划布局点集中”的原则,完成15个镇总规编制、中心村布局、农村集中居住点规划调整,将全县城乡规划布局优化调整为1个主城区、5个中心镇、10个特色镇和138个集中居住点(含35个保留村)。同时,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对经济薄弱村优先实施集中居住。“十三五”期间,我县按照一般镇50万平方米、中心镇100万平方米的建设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力推进小镇客厅、商贸综合体、生活燃气管道、供排水等功能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功能性项目配套和集中安置为主、兼顾商品房开发,推进镇区建设发展。预计到2020年,县城人口达到50万人,镇区人口达到30万人,新增耕地8.5万亩。
  此外,睢宁还创新总结“十条八法”“十大模式”,促进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在古邳镇汤山村枣树种植田看到,几位村民正在除草,他们都是村中的低收入户,郑兆席就是其中之一。他今年已经70多岁,被村里聘用为枣树地的田间管理员。
  郑兆席:看管600(元一个月),割草一天50(元)…(一个月总共)2200块钱那样。
  据介绍,古邳镇汤山村今年通过土地流转,由村集体种植了120余亩枣树,每亩栽植枣树1200棵左右,预计九月底能成熟上市。
  戴宗礼:预计今年每一棵能挂果是3斤小枣,在市场价格来说,每一斤达到8块钱一斤,由于我们本地市场,考虑实际问题,按照每一斤5块钱计算,有一亩地收了3000斤,我们达到收入,可观一亩地达到收入15000块钱。
  近年来,睢宁积极探索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扶贫工作路径,结合县域整体规划,创新推广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搬迁扶贫、村集体合作社扶贫、金融扶贫、“企业+基地+农户”扶贫、秸秆综合利用扶贫、健康扶贫、物业投资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的精准扶贫“十大模式”,为加速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睢宁还大力推广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十条途径和八种经营模式,简称“十条八法”,大大增加了全县各村的集体经济收入。截至目前,睢宁村集体平均收入达28.8万元,53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12.13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连续三年进入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第一方阵,连续两年被省政府通报表彰并给予督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