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封村 首页
清明节前还有一个节日,在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

寒食节是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文公为感念忠臣介子推,下令在他的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渐渐地融入了清明节……

老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历代诗人写寒食节的诗词很多,除了韩翃这首脍炙人口的《寒食日即事》,还有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诗中有句:“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虽适逢节日,却只能在小舟之上,勉强吃一点冷饭,这是杜甫去世前停留在湖南长沙时写的诗。半年多后凄凉病逝。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句有:“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行走在清明寒食节的旷野之中,看到的是烧纸钱、扫墓的人们,听到的是哀哀的哭声。他低吟着:“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韩偓的《夜深寒食夜》以春景抒发情感,以秋千点出寒食。诗曰:“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苏轼的《黄州寒食诗二首》是苏轼被贬黄州三年时所作。诗中有句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哪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苏轼的这卷诗稿成为天下三大行书名帖之一,其字反倒比诗的内容更为知名。古时寒食清明节,诗人们都会作诗,或咏寒食,或咏清明,或咏踏春,或咏思念。留存甚多,但大多凄凉悲悯。相对来说,我更喜欢韩翃这一首寒食诗。暮春时节,长安城内柳絮飞舞,千树花开。皇宫内外,春意浓浓,东风拂柳。夜色初起,日渐暗淡,宫廷传蜡烛照明,其烟袅袅散入国戚贵族家中。诗中更有借诗讽喻之意。百姓家不见明火,三日食冷。而皇宫贵族依旧灯火辉煌,并无寒意。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据《唐诗纪事》记载:韩翃曾被罢官闲居十年。时李勉任夷门首长,邀韩翃做幕僚。此时的韩翃已经是暮年,政治上的不得已,只能多在家闲居。建中初年的一日,时近半夜。有客人来,叩门之声甚急。来人恭贺说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诰。韩翃非常纳闷,觉得一定是找错人了。来人说,有邸报说制诰阙人,中书上报两人,皇上不同意。又请示选谁。皇上说:选韩翃。当时还有一位叫韩翃的,是江淮刺史。又报上两个韩翃。皇上批复说,春城无处不开(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又批说,选这个韩翃。来客问韩翃道,这是员外的诗吗?韩翃说,是的,这不会错。真是因为一首诗而出名。唐宋时多有以诗取仕,往往因为一首诗而走上庙堂的大有人在。

寒食节是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相传此节是为了纪念晋国功臣介子推。春秋时,介子推曾追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在晋文公危难之时,曾“割股奉君”。文公复国后,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禄,与其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山而求贤,介子推宁死不出山,抱树焚死。晋文公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改绵山为介山,并下令于其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节”。而介山所在地被立为介休县。我的祖籍正是此地。少年时停学,回乡曾往绵山玩耍。庙宇破败,山路崎岖,小桥残缺,荒草侵道,印象并不好。几十年后再登绵山,经过恢复性重建,绵山景区有了很大改观。遗憾的是建了许多酒店餐饮,增添了许多人工景致,少了自然风物、静水幽山。这正是当下历史名胜修复的关键问题。北宋文人皇甫韶舜有五言绝句云:“路尽山尤胜,溪深水愈豪。寺楼今不见,依旧五峰高。”看来不一定是现在的问题。历来战乱割据,官也无心,民也无力,逐渐残破也是自然的。金代大定初年进士、监察御史周昂有《登绵山上方》诗曰:“环合群峰插剑长,山如平掌寄禅房。危栏半出云霄上,秘景中收天地藏。野阔群山惊破碎,云低沧海认微茫。九华籍甚因人显,迥秀殊怜天一方。”可见宋元代时,绵山的景色依旧美丽宜人。历来美景多因文人墨客青睐而有名者,多是因为有诗文传世。周昂觉得绵山景色不亚于九华山,但九华山因李白曾游历于此,才引起后人关注,而绵山景色不输,却因在“天一方”而鲜为人知。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石桐水,即绵水,出介休之绵山,流经石桐寺西。”石桐寺就是介子推之祠。只是今天人们对石桐水也知之甚少。有些遗址和风光如今已经不在,只是留在了古人的诗文里了。

今日寒食节好像已经是非常久远的节了。寒食与清明离得太近,所以人们只是在清明节祭拜扫墓、踏春赏花。明清之时,人们在扫墓祭拜之后,妇人儿童身着艳丽服装,游春玩耍,倒是没有了古时清明的“风吹旷野纸钱飞”。正如张岱小品文《越俗扫墓》中描述:“越俗扫墓。男女袨服靓装,画船箫鼓,如杭州人游湖,厚人薄鬼,率以为常。”如今寒食节不用禁火,不用冷食,却可以驾车去野外领略春天的春风拂柳,万紫千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