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樨园第二社区 首页
探访富阳《富春山居图》诞生地
 位于杭黄线上的富阳古称富春,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山水城市,“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所谓“两山夹江”、“八山半水分半田”便是对富阳半山区地貌的描写。600多年前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正是在富阳富春江畔结庐隐居,创作了绝世名画《富春山居图》
阳春三月,趁着春暖花开的时节,搭乘杭黄高铁线,跟随上铁国旅一行80余人一起来到富阳,探访国宝级国画《富春山居图》的诞生地,心中不免多了几分敬意。黄公望结庐处位于富阳林木葱郁的庙山坞底,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黄公望纪念馆》,纪念馆中有对黄公望生平的详细史料介绍和作品的精彩赏析,对这位为中国画坛做出杰出贡献的画家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一路过去,远处便可见到高大的观音石像安祥地矗立在树林之中,据说早在元代以前富春江的水位很高,庙山坞入口处一带以前都是被江水所淹没,黄公望到此隐居就是在观音像处下船,然后步行到达他的结庐处。再向前走,隐秘的竹海深处便是黄公望生活起居的地方。由于周围山峦起伏,密林遮天,而此地正好有块平坦处,抬头望天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即取名《别有洞天》。临溪、临岩而建的南楼,是黄公望的画室兼书房,这是他和朋友们泼墨挥毫、诗画互酬的地方。也是他呕心沥血,经多年创作完成《富春山居图》的地方。
  虽然,此处的建筑已经在原址上进行了重建,但简陋的居住地,还是让人感到在此生活的清苦。要不是有我们一行作游,即使现在,此处平时也是寂静的只有几声鸟雀鸣叫和远处山溪潺潺的流水声。正如黄公望在80余岁为自画像题记时写道:此富春山之别径也,予向构一堂于其间,每当春秋时焚香煮茗,游焉息焉。当晨岚夕照,月户雨窗,或登眺,或凭栏,不知身世在尘寰矣。可见画家对于这样的隐居生活十分满意,可以说他的精神层面已经将自己完全融入于山水之间。也正因为这样的忘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才能集中精力专研于水墨,创作出这样的作。       

  《富春山居图》一经问世便震惊画坛,被历代收藏家视为至宝爱不释手,后来还被征入宫中。正因为此画是山水画中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也注定了它日后必然会经历坎坷的身世,最后竟然被烧成两节,长的那部分被称《无用师卷》,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短的那部分被称为《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一幅画从此分隔二地。2011年6月1日至9月25日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一幅画历经半个多世纪之后,终于团圆了,此展再此成为画坛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