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底镇 首页
食指派:最后的修车人

大湘图片腾讯大湘网2018-01-03 11:01


当共享单车占据长沙的大街小巷,从全民骑行到堆积如山的城市新“垃圾”,品牌层出不穷,这个新产品的出现无疑让大部分人受益,但把共享单车炒得烫手的供应商们不会想到,在这场经济红利的背后,会让最后一批修车手艺人失业,修车人也绝不会想到,压垮这一行当的最后一根稻草,竟然会是自行车本身。

共享经济时代下最后的修车人:几天都没有一单生意

在长沙浦沅立交桥下,七十岁的何建业有一个“百宝箱”,箱子是老虎机改造的,水泥浇筑,铁链加上两把大锁,外面锁得结结实实,里面还有一个暗锁。每天早晨,他会准时出现在桥底,守着“百宝箱”,坐在一旁跟桥下的剃头师傅们聊聊天。

共享经济时代下最后的修车人:几天都没有一单生意

“百宝箱”上写着警示:“锁在里面的是不值钱的修单车工具”,旁边再用一张纸写上“修车”和电话,或者直接把这些信息写在墙上。只要电话响起,何建业就拉着“百宝箱”到约定的地点修车,修完以后又回到这里。

共享经济时代下最后的修车人:几天都没有一单生意

何建业并没有固定的摊位,这样的“百宝箱”他在各处修车点附近有好几个,浦沅桥、桔园桥下都有他的广告招牌。尽管依靠手机将修车扩展到几公里的范围,还有周到的上门服务,也并没带来多少生意。

共享经济时代下最后的修车人:几天都没有一单生意

浦沅桥下有几位剃头师傅,尽管各种发廊、理发店林立,但每天还有百来块收入,可在共享自行车的冲击下,修车人的生意却越来越差,经常一整天都没有一单生意。前一天,何建业就空手而归,而这一天快到12点时,他才等来第一个顾客。

共享经济时代下最后的修车人:几天都没有一单生意

顾客在马路对面打来电话,何建业拖着修车工具,穿过马路。顾客是个老人,骑着一辆山地车专门从南站过来,“现在很难找到修车师傅了”,他见到何建业就打招呼。

接过自行车,何建业很快发现了问题,他觉得没有修理的必要,只给换了一个挡位,老人感激地给了何建业5块钱,何建业下午不准备出来,这5块钱就是他一天的修车收入。

共享经济时代下最后的修车人:几天都没有一单生意

何建业曾是一家锁厂的工人,因为工资少,而修自行车成本低,门槛低,他凭着一本《自行车手册》自学成才,在锁厂门口摆摊修车搞了副业。后来锁厂破产,何建业下了岗,就专职修自行车,在王家冲附近搭起了修车棚。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赚100多块钱。那时,长沙几乎人人都有一辆自行车,每天上下班,单位门口全是自行车,场面壮观,那时候自行车也是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算得上是修车人的黄金时期。

共享经济时代下最后的修车人:几天都没有一单生意

到了2010年,因为修路,何建业的修车棚被拆除,他才成为流动修车人,辗转于桔园与浦沅之间。随着汽车普及,自行车逐渐退出舞台,修车人也渐渐消失了。曾经几个同事和何建业一样在单位门口摆修车摊,如今,只剩下他一个人,当年长沙几个有名的修车师傅,不是转了行就是修汽车去了。

共享经济时代下最后的修车人:几天都没有一单生意

何建业今年70岁,修车工具多,又重,他带不动,也嫌麻烦,就把工具藏起来,藏在桥底下,用大锁锁得严严实实的。天气好的节假日,总有无数年轻男女骑着共享自行车经过桥下,只是这些自行车跟何建业无关,共享自行车将自行车和街头的修车人彻底割裂开来。

面对着满街穿行的自行车,何建业想,等到夏天,补胎生意就会多一点,因为热胀冷缩,容易爆胎。他依旧每天到浦沅桥下守着他的修车工具,等待生意,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也许过几年,街头大概就再也找不到修自行车的人了。

(图/金林 潇湘晨报摄影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