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镇 首页
会员卡积分年底清零 消费者要理性面对

      众所周知,消费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可兑换礼品,这种“消费后的额外享受”对持卡人的刷卡频率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不知不觉中,人们似乎进入了一个消费怪圈,买东西也为攒积分,以便兑换礼品。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人因担心积分会在12月底清零而开始突击消费。

积分年底清零已成惯例 

      “刚听说积分一到年底就会清零,只有1个月的时间了,赶紧来看看能换点啥。”11月23日,记者在华联超市内看到,不少市民在服务台咨询积分兑换事宜,市民陈女士正和周围的人交流着。据陈女士讲,因家就在附近,所以平常买菜购物都来这家超市,每次付款都习惯于先刷一下会员卡,尽管积分攒了不少,但还没有兑换商品的经历,她想着等积分越攒越多,也许能兑换更好的东西,直到前几天听人说积分如果在12月底没兑换商品就会清零,此前并不知情的她急忙过来了解,“以前真不知道积分还会清零,都是我们自己消费后换来的,凭啥说清零就给清零呢,也没有个通知啥的。”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对不少消费场所而言,年底积分兑换已经成为惯例。不同的是,有的商家积分周期为1年,也有的长达3年。而相同的是,如果消费者未在商家规定的期限内兑换,积分就会被自动清零。消费者在办理会员卡时都会填写姓名及联系方式,有些商家会在积分清零前发短信或打电话提醒消费者,也有很多商家只是在店中张贴公告,不会一一通知。采访中,不少市民都像陈女士一样表示对此并不清楚,也有很多人表示收到过一些商家的提示。

为兑换积分而突击消费

      “亲爱的会员朋友,您的积分将在12月31日清零。”上周,26岁的小琳发现,自己办有信用卡的几家银行都通过短信、微信不断推送积分年末清零的信息,想到这一年没少刷大单应该有好几万的积分了,她第一反应是“最近有时间一定要把积分兑换了”。

      后来小琳告诉记者,她的一张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积分一度达到108000分,她在积分商城看到有一款电蒸笼,页面显示110000积分便可兑换,还差2000分怎么办?没想到她竟跑到商场疯狂购物,按照龙卡信用卡每消费人民币1元积1分以及特定消费、用卡或使用有关产品且参加活动有额外奖励的原则,终于把急需的积分“刷够了”。想想积分没有浪费,还换回一件很实用的商品,起初小琳开心极了,可冷静下来后她才想到查一下这款电蒸笼的价格,在淘宝、京东等购物平台反复搜索发现,同款电蒸笼均价仅199元,“我真是一时心急昏了头,为兑换不到200元的东西竟然消费了2000元,太亏了。”小琳说,当时就是想凑积分,没想到算下来钱花得更多。

      近段时间,像小琳这样突击消费的人不在少数,部分市民为了不让积分作废,还出现了“被迫消费”的情况。11月24日,在东瓦窑菜市场附近一家药店内记者看到,一位市民在积分换购区不停地徘徊,因为积分换购指定的产品都不是她需要的,只因为积分即将清零,所以她勉强选择了几样。采访中另一位市民告诉记者,自己曾经为了保住积分卡的高级别,还选择过“保卡消费”,因为有些卡如果到年底还没有达到高级卡的消费级别,第二年会员卡就会被降级,购物享受的折扣就会变少,所以为了保级别硬是多花了些钱去凑积分,但事后就有上当受骗的感觉,虽然商家给出各种诱人的积分兑换礼品,但真正能以卡内积分兑换的商品并不多,不少商品都需要二次消费。

消协提醒:切莫为积分而盲目消费

      现如今,积分兑礼消费已遍布各个行业,而发放积分卡也成为大多数商家的重要营销手段之一,走访中很多消费者坦言,之所以选择办卡,其实就是看到了可用积分兑换礼品的“好处”,当现有积分与想兑换的礼品分值差距不大时,多数人会刻意去消费凑积分,然后再换礼品,但往往是在换购之后才发现,其实花出的钱远比得到的多,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对此,市消协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商家进行定期积分清零表面上是回馈消费者,实际上是想激发消费者的二次消费,此方式作为商家揽客的手段,是国家允许的,但积分的数字都是用钱累积出来的,消费者一定要理智对待,有兑换需求的应抓住时机,但也不要为了积分而冲动消费,面对年底各种兑换活动,宜权衡之后再下手。同时,积分兑换时也应注意店内有关活动说明,注意留存相应证据,避免兑换时商家称无货可兑或其他偷梁换柱行为的发生。一旦发现权益受到侵害,要及时保留证据并向工商、消协等部门投诉。

(记者 武子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