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扶贫政策
从2018年7月1日起,医疗费用实行“四位一体”“一单式”结算,患者不需到各部门报销医疗费用贫困户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实行财政补贴)、大病医疗保险,另由各级政府全额为贫困户购买了商业医疗补充保险。(1)基本医保:一级医疗机构起付线100元,合规费用报销比例90%,二级医疗机构起付线专科200元综合300合规费用报销比例80%,三级医疗机构起付线专科400元综合500元合规费用报销比例70%,转市外医疗机构起付线1200元合规费用报销比例55%。(2)大病保险=(合规总费用-已报销基本医疗+乙类10%自负部分)-起付线5000元x报销比例,起付标准5000元。一个保险年度内多次住院累计费用只扣除一次起付标准金额。在起付标准以上至3万元(含)以下部分报销60%。3万元以上至10万(含)以下部分报销70%,10万元以上部分报销80%。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不设封顶线。(3)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合规总费用-基本医疗-大病保险-起付线1000元)×报销比例。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起付标准1000元以上部分,3万元(含)以下的按50%给予救助,3万元以上的按60%给予救助,年度最高救助标准3万元。(4)扶贫补充保险兜底:精准扶贫兜底=个人实际负担-5000。

教育扶贫政策
一、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1)创业培训。针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民开展创业知识和能力培训。培训形式:理论知识培训、实际操作训练和专家上门相结合。(2)农村劳动力培训。培训内容:种养殖业(养猪、养牛、养羊、养鱼)等专业培训。培训形式:理论知识培训和上门培训相结合。(3)企业岗前培训。培训内容:结合技术进步开展新技术、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训形式: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相结合。(4)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贫困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等为重点培育对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内容:水产、果树、农机、水稻、蔬菜等专业培训。培训形式:结合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实际,通过集中办班、田间指导、观摩学习、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5)巾帼致富带头人培训。以带动妇女脱贫攻坚为主要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多个方面的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广大妇女的思想观念、劳动技能及综合素质,精准助力贫困家庭和妇女尽快致富。培训内容:组织贫困妇女参加种植、养殖、电商经营等综合创业致富技能培训;组织街道社区妇女开展家政服务、手工制作、编织、插花等专业劳动技能培训。培训形式:采取课程教学、学员互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参观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6)农村青年电子商务培训。培训内容:根据电子商务技能要求,结合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开展相关销售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形式: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实际操作训练、组织学员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责任单位:县团委)
二,教育资助:(1)幼儿园教育阶段。就读公立幼儿园的贫困户孩子,每年可享受1000元生活费补助。(2)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户孩子免交学费、书本费,贫困家庭中寄宿制小学生每个孩子每年可享受1000元生活费补助,寄宿制初中生每个孩子每年可得到1250元生活补助,非寄宿的贫困学生享受政府兜底的补助减半实行。(3)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贫困户学生免交学费;每个贫困户学生每年可得到2500元的国家助学金(有名额和条件限制详情咨询县教育局资助中心)。(4)本科、研究生教育阶段皆有相应的扶贫政策具体请联系通城县教育局资助中心,电话:0715――4866710。(5)中高级职业教育阶段。贫困户学生凡参加职业教育都免交学费;每个中职学生每年可得到2000元国家助学金,每个高职学生每年可得到3000元国家助学金;高职学生可申请最高8000元国家助学贷款,在校就读期间免收贷款利息。贫困户学生就读中、高职期间,每个学生每年可申请不低于3000元扶贫“雨露计划”助学补助。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1、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应同时具备三个要件:即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和“搬迁户何愿”。2、易地扶贫搬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安置方式。坚持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2018年我县根据省里意见取消分散安置,统一集中安置。3、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包括搬迁户安置住房、水、电、路、气、网等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绿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纳入统筹规划的同步搬迁人口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4、易地扶贫搬迁必须严守三条政策“红线”:一是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二是搬迁户不得因建房而举债;三是搬迁户新房建好后要拆除旧房。5、所有易地扶贫搬迁户入住新房后一年内必须拆除旧房,实行土地复垦,生态修复。6、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建好后搬迁户在全县脱贫摘帽之前搬迁户不能加屋扩建。

危房改造政策
1、危房改造对象:房屋经评定为c级或D级危房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2、危房改造工作程序:户申请→村评议公示→乡镇资格审查公示→业务部门审核→竣工验收→网上公示→资金拨付。3、危房改造建设标准:C级危房必须采用加固方式改造,D级危房改造不超过一层,建筑总面积人均25平方米(一人户不超过40平方米),脱贫后可加层或向两侧扩建,房型可按户单独建设或连体建设。4、危房改造补助标准:C级危房采用加固方式改造的补助10000元/户;D级危房改造补助15000元/户;D级危房改造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五保户)25000元/户。
金融扶贫政策
贫困户发展产业,可申请“10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小额扶贫信货。具体放贷金额以贫困户贷款项目生产周期和贷款对象综合还款能力等因素确定,申报“扶贫小额信贷”的条件。1、货款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1)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须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有真实劳动意愿和一定的劳动能力;(4)贷款人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不良信用记录。2、“扶贫小额信贷”的用途主要用于发展家庭种养殖业、家庭简单加工业、家庭旅游业、购置小型农机具等自主创业创收项目。3、申请“扶贫小额信贷”要求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自主创业创收项目的,自愿提出贷款申请,需出示以下资料并提供复印件:①贫困户户口本、婚姻状况证明;②贫困户身份证(已婚的提供夫妻双方身份证);③贫困户扶贫手册;④《通城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及贴息审批表》。

产业奖补政策
1、种植业:油茶按照整地和抚育管理700元/亩、苗木300元/亩实行以奖代补;中药材原种繁育、栽植种植按照一年期每亩500元、多年期每亩1000元进行奖补;新发展茶叶每亩奖补1000元;蔬菜按露地蔬菜每亩300元、大棚设施蔬菜每亩3000元进行奖补(无土大棚蔬菜栽培除外);种植再生稻、彩稻等优质稻每亩奖补100元;种植油菜每亩奖补100元;种植食用菌每袋菌棒奖补2元;种植葡萄、猕猴桃、草莓等特种水果或各种花卉苗木每亩奖补500元。2、养殖业:生猪年出栏每头奖补400元,能繁母猪每头奖补1000元;养牛每头奖补1000元;养羊每头奖补200元;养鸡、鸭、鹅等家禽每羽奖补10元;中蜂养殖每箱补助300元;水产养殖(含特种养殖),常规每每亩补助500元,小龙虾粗养每亩补助300元、精养每亩800元;其它特种养殖每亩奖补500元。
3、其他产业:贫困户新办农家乐,每户奖补1万元,每吸纳1个贫困户劳力增加补助1000元(最高不超过1万元);新建一个农村电商网店奖补4000元。具体奖补由相关部门按政策落实。
其他种植业、养殖业及服务业等达到一定规模的通过验收每户奖补3000元。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产业到户奖补上限为3000元/户。
4、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按《通城县扶贫小额信贷实施办法》执行。

民政兜底政策
农村低保的条件是指持当地农村居民户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庭财产符合低保条件可申请享受农村低保。农村低保家庭成员中除二级以上重度残疾的成年子女可以单独施保以外,原则上必须实行按户施保、按标施保。对一户一人或一户多人的低保家庭要认真核对家庭收入,实行按户保障,不符合条件的必须清理取消。
政策兜底的基本条件:一是凡纳入全县精准扶贫对象中的低保户、五保户、农村孤儿为民政兜底救助对象。二是全县精准扶贫对象中未享受低保、五保、孤儿救助的,经核查符合低保条件的纳入低保保障,符合五保条件的纳入五保保障,符合孤儿条件的纳入孤儿救助;对通过就业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实行低保渐退,保留低保待遇时间一年。
2018年通城县农村低保保障标准调至5000元/人/年。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调至9300元/人/年。
信息来源:通城县扶贫办精准扶贫宣传单
编辑:丁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