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是从富商家族走过来的穷苦人,吃过很多苦和累,这样的人说的话最接地气最是真话,婚姻是什么就是生存关系加上伦理关系,男女双方为了生理和生存需要由于特定时间结合在一起了,加上伦理关系才是夫妻关系。爱情只是在一起美好的理由,而我们都关注于这个理由,忘记真实的生活了,所以离婚分手的很多。

还有幸福,其实就是一个感觉或者是错觉。幸福是穷人一夜暴富,病人起死回生,郎情妾意你侬我侬,缩小范围就是饿了吃什么都香,冷了有个被窝就是暖,不同的境地,不同的幸福感悟。最终得知,知足常乐,知足才会幸福用两个字描述幸福是什么,这两个字应该是感觉,幸福就是一种感觉。

你妻妾成群不一定比得上人家两情相悦感觉幸福,你财大气粗不一定比人家失而复得感觉幸福。比如一对打工夫妻,生活在租房内,简陋甚至是艰苦,但是他们还说是幸福,这就是感觉。真实的情况是都知道这样的环境很不好,过得很辛苦,但是还说幸福,这也是错觉。最终难逃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结果。

曹德旺说的是对的,儒家文化就是虚伪的文化,中国家庭大多数就是凑付着过,无论是价值观,文化背景,经济程度,相合的极少,不配的多,在外还要装出一付配合的嘴脸,这就是中国的人文社会,你说可笑不可笑。
歌德:"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珍惜已有,不妄想,不攀比。但同心何易!我相信他说,就夫妻俩人而言,虽然在一起生活,但是很难说两个人都感到幸福,肯定有一个觉得不幸福,或者不那么幸福。

把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本身就充满了变数,只有寄托在在自己身上,才是永恒,别管别人爱不爱你。别管世事如何变迁,自己爱自己,有能力爱别人,爱护可怜的动物,大爱无疆。儿女情长是小爱不值得提倡,你情我愿,你不情我也不愿,随缘,不要执着,缘起缘灭,顺其自然。自己过都不会幸福,何况是两个人配合!

过日子,就是过个大面,小细节不要纠结。幸福只是一种个人感觉,有时幸福会很简: 乞丐能吃一顿肉就是幸福,沙漠中行走能有口水喝就是幸福。对幸福的理解和标准不一样,当面对镜头面对配偶谁又敢说不幸福?你看到的幸福或许是一段时间或许带着假象,曹德旺以佛教的方法在开导芸芸众生。

任何人看到这句话都觉得生活还不错,起码都不幸福,不伤害任何人。如果说有多少幸福的有多少不幸福的那才是激起人们矛盾。时代不同,理解也不同。社会知名人士言谈还是谨慎点好,一言一行,多少还是有影响的。昨天看到对一个‘’吻‘’的解释。古人先哲们对‘’一口一勿‘’组合的‘’吻‘’字。

隐约告诉的是不轻易张嘴说,言多必失之意,又何况《安娜.卡列尼娜》开篇那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若中国普众经济宽裕,国家福利充分保障跟西学不是不可以。毕竟中国宪法讲究的是结婚自愿,离婚自由说到点子上了。 我们的父辈以上,没有不结婚的自由,生活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我们这一代,终于拥有可以权衡选择的相对自由。我们的下一代,将有更自由的社会环境,婚姻不再是必选项。如果要结婚,可以是因为那是个心灵契合,值得结婚的对象,而非基于社会责任,父母逼迫的无奈选择。

真正恩爱的夫妻是很少很少的,有些夫妻档爱面子对外是装出来的,我是个老年人了,我没有离婚,对老伴也好,但我内心是不满意的,必定要考虑对方及子女,所以说很多夫妻根本谈不上夫妻恩爱,能相互扶持到老的已经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