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路社区 首页
42年前,14万解放军日夜兼程紧急赶往这里……

42年前的今天

一场里氏7.8级的大地震

在人们的睡梦中猝然降临


河北唐山

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

几乎被夷为平地

当时有国外媒体断言

“它将从地球上被抹去”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地震波及天津、北京,共死亡24.2万多人,重伤16.4万多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救援


转瞬之间,生死两隔

24万多鲜活的生命葬身瓦砾

16万多人遭受重伤


但地震撼不动唐山人民

抗震救灾的坚定信念

也挡不住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磅礴暖流


8小时


地震让唐山

几乎与外界隔绝联系

成了一座“孤岛”

震后8小时

第一支部队就急行军进入唐山


1976年7月28日,强烈地震中,唐山矿业学院宿舍楼被震毁。新华社记者 官天一 摄


14万


随后数日

先后有14万解放军陆续赶到

他们顶着频繁余震

用双手和最简陋的工具

从死神手中抢夺生命

让1.64万名群众重获新生


震后,大批人民解放军日夜兼程奔赴灾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1976年8月1日发)新华社记者 武清月 摄


2万


震后6天内

2万名医护人员

从全国各地奔赴唐山

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

借助手电筒的光亮进行手术

在简陋的条件下

保住了众多垂危者的性命


人民解放军某医院的医务人员在唐山地震灾区施行手术,抢救危重伤员。(1976年8月1日发)新华社记者 肖翔 摄


48万


劫后余生的唐山人

或是救人者,或是被救者

或是被人救出后又赶着去救别人


仅在唐山市区

就有48万人在互救中脱险

每3个幸存者中

就有1个是在互救中活了下来


震后,正在唐山钢铁公司进行毕业实践的东北工学院17名大学生刚刚脱险,就立即组织抢救工作。从地震发生时起,60多个小时他们只吃了三餐饭,没合过一次眼。(1976年8月25日发)新华社记者 官天一 摄


8天


矿工王树斌在废墟中

被埋长达8天8夜

数十年后,他还清晰地记得

100多名解放军战士

在废墟挖了整整10个小时

才将他救出来

创造了地震救援的“生命奇迹”


震后第8天,青年矿工王树斌被解放军从废墟中救出。常青 摄


7个小时


“地震婴儿”孙沪的母亲

震后突然临盆难产

上海医疗队的周娟华与王月美

为了将她接生出来

在简易帐篷里跪了7个小时


拼版照片:左图为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上海医疗队在给伤员做手术(资料照片);右图为2016年7月24日,“地震婴儿”孙沪在家中整理老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3000架


大量伤员震后急需运往外地治疗

大量物资需要运往灾区

但当时唐山机场的通信、雷达

气象、导航设施均遭到严重破坏

调度员只能用耳听、用眼看、靠经验

15天内指挥3000多架次

救灾飞机安全降落

超过过去3年飞机起降次数的总和


拼版照片:上图为唐山大地震发生后,李升堂在机场指挥飞机降落(资料照片);下图为2016年7月23日,李升堂夫妇在家中合影(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200斤


强烈地震后

来自全国人民的热心援助

让唐山人至今念念不忘:


一封来自甘肃兰州的信写着:

“对灾区的一点关心

寄去省下的200元”


西藏加查县的一份

汇款150元的电汇附言:

“请唐山人民收下

边疆新农民的心意”


人民解放军把祖国各地人民支援灾区的抗震救灾物资,空投给灾区人民群众。(1976年8月1日发)新华社记者 韩晓华 摄


河南驻马店曾负责接收

给唐山灾区慰问品的工作人员回忆:

一天,门口的大槐树

突然拴了一只200多斤的大肥猪

和一口袋小麦

下压纸条:“我的全部家当”


北京市第一食品厂的工人为灾区群众生产了大量的面包、饼干,源源不断运往唐山地震灾区。(1976年8月1日发)新华社记者 纳一 摄 


重生


改革开放的春风

为这座满是伤痕的城市

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唐山人以不屈意志和艰苦奋斗

让一座新城从废墟中站立起来


10万


紧随人民解放军

来自全国各地的10多万

建筑工人也赶到唐山


震后不到半个月

由国务院派出的工作组抵达唐山

进行重建唐山的规划


遭受强烈地震灾害的唐山在大规模重建。(1980年4月4日发)新华社记者 刘志伟 摄 


第7天


震后第7天

第一批自行车组装完成

震后第10天

第一车煤产出

震后第14天

发电厂并网发电

震后第20天

造出了第一台机车

震后第28天

炼出了第一炉钢


这是1976年唐山钢铁公司工人庆贺唐山大地震后炼出“志气钢”的场景。(2015年2月25日)新华社发


2年


震后不到一个月

供电、供水、交通、电信等

生命线工程初步恢复

震后一年多

工农业生产全面恢复

震后2年

唐山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基本达到震前水平


唐山发电厂在震后不久即部分恢复了生产,工人们坚守岗位,保证供电。(1976年8月26日发)新华社记者 韩晓华 摄


30平方公里


南湖公园曾是130多年

形成的采煤沉降区

大地震又加剧了沉降区塌陷

成了污水横流、蚊蝇滋生的垃圾场


经过多年治理

如今这里已建成为一座

30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央公园

向世界展现了绿色发展的华丽蜕变


河北唐山南湖景区:“工业疮疤”变身“城市绿肺” 。(2017年5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487公里


从震后仅两个月

修复时速60公里的“抗震号”机车

到如今制造时速487公里的

“中国第一速”动车

高速动车组已成为

唐山展示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


拼版照片:上图:抗震号机车(资料图片);下图:2016年7月22日拍摄的中车唐山公司总装车间一角(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7000亿


 今天的唐山

已经变成矗立在渤海湾畔的

一座现代化名城


2004年起

唐山经济总量

一直居河北地市之首

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超过7000亿元


这是2017年5月25日拍摄的唐山市区。经过40多年的建设,唐山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传承


整整42年过去了

唐山人身上地震痕迹

似乎不再那么明显

但伤痛

不会随时光尘封于历史

反而转化成

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拼版照片:上图为震后唐山火车站(资料照片);下图为2014年9月27日拍摄的唐山市新火车站(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这种力量

早已融入唐山人的血液里

铸进这座城市的性格中


拼版照片:上图为唐山市震后照片(资料照片)。下图为2016年5月17日拍摄的唐山市夜景(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这种精神

锻就了充满感恩情怀、团结友爱

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新唐山人

并源源不断地释放着

强大的正能量


第1支


2008年汶川地震时

唐山医疗队和抗战救灾抢险队是

第一支到达成都的

外地医疗队和抢险队


2008年5月13日,一支由8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抢险队从唐山出发,奔赴四川地震灾区。新华社记者 巩志宏 摄 


8万毫升


汶川地震后短短几天

唐山人为汶川灾区

献血达8万毫升

600多名唐山志愿者

第一时间奔赴汶川灾区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唐山市民纷纷到血站和街头流动献血车进行献血,以表达对灾区人民的支持。(2008年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巩志宏 摄


17岁


42年前

17岁的董慧娟在地震中

失去了父母和哥哥

独自在废墟上坐了3天3夜


汶川地震发生时

她已是中国第一位

灾难心理学博士

她说重新站在废墟上

为的是不再让震后的孩子们

活在心理阴影中


2008年6月10日,董惠娟(右)在为绵竹市一名小朋友进行心理疏导。新华社记者 杨俊江 摄


1.1亿


汶川地震发生时

国内民间个人最大数额

灾区捐款1.1亿元

由唐山“地震孤儿”张祥青捐出


2008年5月20日,在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从河北省各地赶来的唐山“地震孤儿”们为四川汶川地震捐款。新华社记者 巩志宏 摄


13位


2008年农历大年三十

13位唐山农民

自费组成一支队伍

赶赴南方冰雪灾害

重灾区湖南郴州救援

被称为“唐山十三义士”


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

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领头人宋志永说

他们最大的愿望

就是做终身的志愿者


“唐山十三义士”。(2009年7月20日发)新华社发


80万


作为我国

志愿者行动发起地之一

目前唐山网上登记注册

志愿者约80万

志愿服务组织近4000家

每10个唐山人

就有1个是志愿者


2017年12月2日,河北唐山市志愿服务组织孵化基地(社会公益志愿服务之家)正式成立。这是当天两名学雷锋志愿服务者准备帮助老人从无障碍通道通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一座城市的劫难与重生

包含着无尽悲欢

也见证着无尽坚强


这是2017年5月25日拍摄的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虽然灾难无法避免

但英雄的唐山人民

用行动向世界宣告

一个民族所拥有的

坚强意志和精神

是任何力量都摧不垮的


2018年4月4日,一名市民在唐山地震纪念墙前悼念逝者。新华社发(董钧 摄) 


42年的沧桑巨变

镌刻着一座城市

凤凰涅槃的发展奇迹

诠释了一个民族和国家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伟大力量



   相关链接   


大力弘扬伟大抗震精神

■作者 贾方亮


发生在42年前的唐山地震和10年前的汶川地震,是中国乃至世界地震史上极其惨烈的地震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广大军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伟大抗震精神。


(一)


在中国人的眼里,唐山和汶川不仅是地理坐标,也是精神坐标。灾难来袭,我们的党、军队和人民所展示的伟力和精神,感天动地。201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40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唐山考察,专门到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向唐山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习总书记指出,40年前的大地震虽然摧毁了一个城市,但没有摧毁唐山人民和全国军民的坚强意志。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2018年2月,在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又来到汶川特大地震震中地考察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看到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强调,灾后恢复重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精神的力量,包括思想、文化、信念、志向、气魄等诸要素,是与物质的力量紧密相联的。在唐山,在汶川,瞬息之间,家园破碎,生灵涂炭,数以万计的生命一瞬间与亲人阴阳两隔。但是,经受磨难的灾区人民,没有低头屈首,没有沉沦绝望。对生命的珍重和眷恋,支撑着他们不甘放弃,用大爱和坚韧创造出一个个生命奇迹;对明天的希望和信心,激励着他们自强不息、重建家园,演绎出一个个凤凰涅槃的奇迹。


从42年前唐山“七级地震吓不到,越是艰难越向前”“重灾面前不低头,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誓言中,从10年前“汶川挺住”“四川雄起”的呐喊中,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地震可以摧毁家园,但不能摧垮人们重建美好生活的精神和力量。天灾可以夺去数以万计的生命,但在废墟上升腾起中华民族高昂的伟大精神。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一个民族的精神,经历过一次重大灾难,就像沉过水的木、淬过火的钢,必然会在品质上得到重大提升。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形成的伟大抗震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座巍峨丰碑。


(二)


在唐山,不屈的中国人民表现出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在汶川,英雄的军民展示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尽管所处的年代不同,但反映了同样的本质内容。伟大抗震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


有了伟大抗震精神,就能在危难之际万众一心、守望相助。地震袭来,整个中国一盘棋。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论省份民族;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一次又一次地汇聚到灾区。从中央到地方,从震中到后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规模空前的生命大营救,历经险阻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大协作,汇聚成全民族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强大合力。天灾无情,人间有情。在人类抗灾史上,没有其他任何一次救灾行动能够像唐山和汶川那样,动员起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没有其他任何一种社会制度,能够如此紧密地把全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为了灾区人民,所有中国人都“敞开了心怀,打开了钱包,张开了血管”。汶川地震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展开对口援建,重建村镇、兴建工厂,打造一座又一座学校、医院等。患难与共,守望相助,无私奉献,和衷共济,是灾区人民记忆中不变的朴素底色。有一句话说得很深刻:再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是爱的海洋;再大的灾难除以13亿,就是铿锵有力的四个大字——“众志成城”。


有了伟大抗震精神,就能在灾难面前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转眼间,一辈子为之奋斗栖身的家园没有了,一直相依为伴的亲人没有了。放眼望去,只有坍塌倾圮和生离死别。但在那个时候,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组织群众自救互救;人民教师为了学生的安危,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白衣战士冒着余震的危险,救死扶伤;灾区群众强忍失去亲人和家园的悲痛,积极投身抗震救灾;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更是“用生命拯救生命”,撑起抗震救灾的“顶梁柱”。灾难和死神面前的不屈不挠,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团结协作的勠力同心,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闪耀。灾难过后,灾区人民挺直脊梁从废墟上站立起来,昂着头走到今天,他们不是“熬”过来的,而是“搏”出来的,靠的就是这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精神。


有了伟大抗震精神,就能在重建家园中自强不息、奋力前行。“虽遭灭顶之灾,终未渝回天之志”。灾难毁掉了家园,毁不掉的是人们的意志和信心。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既是战胜灾难、重整河山、重建家园的过程,也是升华道德情操、提振精神力量的过程。从燕山脚下到龙门山麓,从滦河岸边到岷江江畔,灾难阻挡不了社会发展的脚步,艰险也阻挡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的支撑,坚强不屈的灾区人民,穿越灾难,砥砺前行,在破碎的土地上,在震后的废墟上,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惊天动地的艰辛努力,清理废墟,搭起帐篷,回到厂里开工,下地抢收庄稼,走上了艰难但却充满希望的征程。他们相信,虽然夜里有哭泣,但天明一定会有歌声。如今,唐山已经脱胎换骨,实现涅槃,昔日地震废墟满目疮痍,今天座座新家园俊秀挺拔。汶川也从山河破碎走向重生振兴,曾经哭泣的灾区,飞出欢歌笑语;曾经破碎的山河,耀出流光溢彩。伟大的抗震精神,是灾区崛起之魂,展示着迎难而上、自强自信的面貌,彰显着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风尚,体现着化危为机、奋发有为的魄力,发扬着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品格。


(三)


没有精神支撑的民族行之不远。伟大的抗震精神,是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新的结晶。正是一次次灾难的考验、一场场人间真情的倾注,砥砺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推动着中国社会在挫折中奋进、在逆境中前行。唐山、汶川抗震救灾所淬火锻造的伟大抗震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深植,国家政治文明的演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现代科技成果的支撑,合作发展的开放襟怀,人民责任意识的增强,使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和时代元素,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增添了新的瑰宝。


灾难磨砺中国,精神凝聚力量。伟大的抗震精神,是灾区人民以及全国军民在实践中用鲜血、生命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共同铸造的不朽丰碑,将永远载入史册,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习总书记指出,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人间万事出艰辛”。一切美好梦想的实现,都需要强大的精神激励,都需要付出不懈的艰苦努力。只要我们大力弘扬伟大抗震精神,不畏风暴雷霆、不惧急流险滩,就一定能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汇聚起强国兴军的强大正能量。



来源:中国民兵微信公众号, 资料:新华社、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