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南街道 首页
事业单位制度改革,事业编制即将取消,合同工能否获益?

事业单位一般分为参公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单位的福利待遇相应递减。事业编制人员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部分事业单位改革后,单位类型将由事业单位转变成企业,职工的事业编制也随之丧失。

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个,事业编制超过3100万人。事业单位制度改革,是不是意味着部分事业单位职工即将丢掉“饭碗”?事业单位规模较大的合同工、临时工又将何去何从?

生产经营类活动事业单位将转企改制

事业单位改革,主要针对于生产经营类活动事业单位。将不承担公益服务职能、不属于政府必须提供的公益服务范围,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可以由市场配置资源、能够且应当通过市场获得,以营利为目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划分为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纳入转企改制范围。从去年开始,各地先后清理出生产经营类活动事业单位名单,并逐步进行事业单位改制。

生产经营类活动事业单位作为经营类事业单位的一个分支,依法转制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晰、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有利于解决事业单位从事市场经营活动存在的政企不分、事企不分,以及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

合理选择转企改制形式

根据事业单位类型的不同,以及各自的特点,应当选择适当的转企改制形式。

对完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转为企业;

对以经营活动为主、兼有部分公益性职能的,将其承担的公益性职能整合到其他相关事业单位后,转为企业;

经批准可整体转为企业的,根据需要由政府购买其公益服务。

经营类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

生产经营类活动事业单位改制后,也就意味着事业编制即将取消,不再实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事业单位普遍具有待遇丰厚、工作稳定的特点,改制后单位也将失去这些福利。既然单位类型改变了,那么职工的工资结构和收入方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再受事业单位薪级工资、职级工资等类型的限制。从某些角度来看,制度改革能使职工收入更加多样化,也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型。

事业单位临时工是由于在编职工不够用,又没有多余的编制名额,为了完成工作,额外聘请的合同工。合同工和正式编制员工一直都在说同工同酬,但是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一直存在。编制取消,临时工依旧是临时工,没有什么改变,变的只是在编职员,他们编制取消,转而签订聘任合同;聘任合同依旧是与单位签订,同一般的合同有别。

事业单位改革,合同工能否从中受益呢,能否提高待遇和地位呢?

全国3000多万的事业编制员工,如果取消编制就等同于同工同酬,等同于合同工待遇提高,后果可想而知。因此,原本属于事业编制员工的福利不会变动太大,合同工也不会从中得到多少好处。与其求变革给自己获益,还不如自己好好努力,向他们看齐。

(图文、重庆中公)

来源:重庆中公教育